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陵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与油气勘探区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油气富集在长期继承性隆起构造的顶部。利用地震资料质量和速度研究围绕有利生烃向斜周缘进行原生和次生油气藏勘探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经勘探表明:资福寺向斜生油量有限,纵向上受主力烃源层分布限制,一定规模的断层控制了次生油气藏纵横向分布;深层原生油气藏勘探还存在较大油气资源潜力。目前江陵凹陷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为次生油气藏、深层油气藏和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2.
洪浩尔舒特凹陷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勘探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浩尔舒特是近年来二连新区勘探高速度、快节奏取得重要突破的一个凹陷。研究表明,该凹陷具有阿尔善组、腾一段两套有效烃源岩,阿尔善组、腾一段是主要储油层系,腾二段是重要含油层系,斜坡带上的鼻状构造、洼中的反转背斜、陡带断鼻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储油岩主要为扇三角洲、水下扇沉积的岩屑砂岩、含砾砂岩,富含火山碎屑成分,凝灰质、高岭石粘土含量高,储层物性差,油层易受污染,油层保护是获得油气勘探突破的重要保障,压裂改造是获得较高产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南部地区现有老新、新沟、拖市、马王庙等4个油田,这些油田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经过几十年的勘探开发,仍有较大的剩余资源量和勘探潜力。今年,滚动勘探使老新油田的老一区、老二区含油叠合连片;老新-建新地区除构造圈闭发育外,还具备形成构造-岩性圈闭的地质条件,沙市组具备次生成藏的地质条件。通过对三维连片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和研究,认为新沟-老新圈闭群、拖市-建新圈闭群、马王庙圈闭群剩余资源量丰富,勘探潜力大,是下步勘探的主要目标区。  相似文献   

4.
双河地区核三段砂岩储集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阐述了双河地区核桃园组第三段储层物性受沉积作用、沉积后作用(或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三大要素的控制;指出了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与粒度中值和填隙物含量紧密相关;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是次生孔隙发育程度的关键。文中总结出扇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体系的中部扇部位是最有利的含油气远景区,外部扇部位是油气二次勘探值得注意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周返地区处于潜江组砂岩尖灭线附近,是岩性油藏形成的有利地区,是近期挖潜增产的重要目标区。通过综合评价,认为位于研究区东侧水下分流河道末端的指状砂岩体发育区是潜四段岩性油藏滚动勘探的有利区,返Ⅲ断层上升盘是潜三段断层-岩性油藏勘探的有利区;精细小层对比和地震振幅属性储层预测是该区岩性油藏勘探的主要方法;水下分流河道末端的砂体物性差,干带范围较宽,在井位部署时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鄂西建南地区天然气勘探成果认识与勘探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西建南地区经过天然气勘探和研究,在飞仙关组三段鲕粒滩储集体中实现了天然气探明储量翻番,二叠系长兴组生物滩普遍含气,在方西潜伏构造带勘探新发现新场含气构造。经过综合研究,认为建南深层构造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远景潜力。根据勘探取得的认识,提出下步气藏勘探可行性建议,以便开拓勘探新领域,发现新的天然气储量资源。  相似文献   

7.
干些沟地区是柴达木盆地西部较有油气勘探前景的地区。以剪切-逆冲边界断层控制的湖盆充填序列在第三纪极为发育,可划分为4类沉积体系、3个构造层及4个成因层序。每个层序及其体系域具有不同生储性能和圈团能力,其中第II构造层序湖进体系域是最好的生油层系,高位体系域则为最佳储集层,由此形成的下生下储或自生自储的生储盖组合最具生油潜力。  相似文献   

8.
分析文北地区的地层、构造、生储盖及后期的油气保存条件,总结了该区油气富集规律。结合近几年的勘探开发实践,认为文西地区北部下步滚动勘探应以沙二下亚段、沙三中亚段层系为主,采用定向井技术,进行多层兼探,着重寻找“墙角”式断块油藏及隐蔽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9.
东濮凹陷深层油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东濮凹陷石油地质条件,对深层重点勘探目标进行了评价与解剖。从构造演化、大型封闭高压舱的形成及成烃演化条件三方面探讨了深层油气藏形成条件与成藏规律,进而分析了砂体发布、构造条件、次生孔隙发育带对深层油气藏的控制作用,认为东濮凹陷深层油气藏可划分为构造型、岩性型及两者相结合的混合型,其中的构造型主要分布在隆起带,岩性型分布于洼陷中。砂体的分布直接控制了油气藏的位置与规模;构造条件是油气的另一主要控制因素;次生孔隙发育带成为深层油气的有效储集空间。这对东濮凹陷及相似地区深层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综合分析,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影响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一是油源是油气成藏的物质基础;二是断裂活动和期次控制了构造圈闭的形成,沟通了生油层和储层;三是沉积相奠定了成藏的有利区带;四是储层控制了油藏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潜江凹陷潜江组鲕状灰岩石油勘探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近年来,在高场油田附近曹8X井区和钟市油田相继发现鲕状灰岩油藏。鲕状灰岩可形成背斜油藏、断块油藏、地层油藏,是值得重视的油气勘探后备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江陵凹陷复兴场地区地质结构特征与油气成藏规律研究,揭示出该区地质结构特征、储层物性变化与油气运移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油气聚集过程和分布规律,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利用MDI油气地质综合预测软件对圈闭的含油气信息进行了预测,指出油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3.
根据潜江凹陷100个油藏和钻测井资料,利用油气藏油气充满度方法研究表明,潜江凹陷潜江组油藏的充满度分布在3.1%至97.6%之间,大部分在50%以上,但总体偏低,平均为49.5%。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潜四段、三段地层中,其中潜四段岩性油藏充满度最高达70%;远离烃源岩层或生烃中心的油藏油气充满度低,低于49.5%。潜江组油藏受成藏动力、油源条件、构造活动及砂体储层物性等控制,造成油气充满度偏低。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钻探的钟112、钟113等井首次在潜江凹陷发现了近岸陡坡扇三角洲沉积,包括砂砾岩扇和灰质角砾岩扇,这一发现丰富了潜江凹陷潜江组沉积类型,总体上受边界断层潜北断层活动、古物源、古气候共同控制,潜江组沉积时期,潜江凹陷自北向南依次为三角洲(扇三角洲)-淡-半咸水湖-盐湖沉积特征,自西向东依次为淡-半咸水湖、荆门三角洲、乐乡关扇三角洲(砂砾岩、灰质角砾岩)、汉水三角洲和淡-半咸湖沉积,具有缓坡带三角洲延伸距离远,陡坡带三角洲(扇三角洲)延伸距离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潜江凹陷东部斜坡物源主要来自西部及西北部,王场东、黄场地区潜江组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发育,其中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的油井产量较高,尤其是在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的储层中。经研究认为:东部斜坡仍存在较多的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成因的含油砂体,对于井控程度差或尚未钻井的区块,有较大滚动扩边和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6.
潜江凹陷潜江组地层剥蚀厚度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声波时差法和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地震剖面法相结合,对潜江凹陷潜江组的地层剥蚀厚度进行恢复.研究发现潜江凹陷剥蚀强度大致可以分为3个区:东北部的强剥蚀区、中部的稳定剥蚀区和西南部的斜坡剥蚀区.  相似文献   

17.
潜江凹陷是一受北部单向物源控制的断陷盐湖,其北部以砂泥岩地层为主,南部为盐韵律地层;经过近五十年砂岩油藏的勘探开发,在北部以机械沉积作用为主的砂泥岩地层的沉积相划分体系已基本成熟。中南部的盐间地层以机械-化学沉积或化学沉积作用为主,其岩石相随沉积环境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别,在测井曲线上有明显的响应特征。不同盐间层岩石相类型的测井响应特征,可为寻找盐间泥质白云岩有利区以及指导隐蔽性砂岩油藏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潜江凹陷潜江组的岩性主要有砂岩,盐岩和泥岩,岩性复杂难以区分,砂层薄,纵横向变化大,而且渗透性砂岩的波阻抗与盐岩的波阻抗大体相当,储层与非储层波阻抗差异小,在砂体预测上存在困难,但是经细致分析研究后仍发现砂岩、盐岩和泥岩的波阻抗值的有细微差别。从潜江凹陷储层的岩石物理特性出发,采用岩性识别技术、地震储层预测,地质与地震相结合,对潜江凹陷潜江组砂体进行预测研究,明确潜江凹陷潜江组以湖水相对淡化期的滨、浅湖相形成的砂坝及水下分流河道砂坝为主要储层,砂坝由中心向侧缘逐渐减薄为滩砂、席状砂等。潜江凹陷潜江组砂体分布广,多呈朵状展布。沉积相带和构造背景控制了砂体的类型和规模,地震反演方法是预测砂体展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