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均质乳化法制备了W/O型乳液,研究了高分子水溶性聚合物(黄原胶、透明质酸钠)和油相增稠剂(山嵛酸甘油酯、二甲基二硬脂基铵锂蒙脱石)对W/O型乳液稳定性和流变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黄原胶后,W/O型乳液在不同稳定性测试条件下的稳定性均下降;添加透明质酸钠后,乳液的常温储存稳定性下降,但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乳液的高温储存稳定性;山嵛酸甘油酯加入W/O型乳液体系后,常温和高温储存的稳定性均增加;二甲基二硬脂基铵锂蒙脱石添加后,乳液在不同条件下稳定性均增强。高分子水溶性聚合物加入后,内水相黏度上升,但W/O型乳液的表观黏度显著降低且线性黏弹区范围缩小,这可能是由于内水相黏度升高阻碍乳化剂分子在油/水界面的吸附;油相增稠剂的添加均增加了W/O型乳液的表观黏度和线性黏弹区范围,这可能和乳化粒子粒径降低和油/水界面能的变化有关。此外,流变调节剂加入后,乳液的滞后环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助乳化剂对化妆品乳液稳定性和液晶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硬脂酸蔗糖酯和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的复配物(SSE)为主乳化剂,十六/十八醇及甘油为助乳化剂制备含液晶乳液化妆品。通过观察乳液的温度稳定性和液晶性,用三元相图研究助乳化剂含量对此乳液体系液区的影响。实验条件下,用该乳化剂体系可获得较好的液晶化妆品乳液,总之,较高的助乳化剂量有利于乳液的温度稳定性和液晶性,但助乳化剂量较低时经合理配方也能获得稳定的液晶乳液,其中含3%高碳醇和5%甘油的乳液稳定性及液晶性均较好,5%高碳醇和3%甘油的助乳化剂体系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3.
液晶乳化体系是一类新型的载体体系,可包裹功效物质,是化妆品乳液制备的研究热点。文章概述了常见的液晶乳化剂以及液晶乳状液制备的影响因素,包括配方组成成分、乳化方法;总结了液晶乳液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优势,包括化妆品的安全性、功效性、感官性和稳定性;介绍了液晶乳液在不同功效化妆品中的应用情况,包括保湿产品、防晒产品,旨在为液晶乳液的制备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使用液晶乳化剂与传统油包水乳化剂通过两步法制备了一种多重乳状液,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油水界面存在层状液晶,即该多重乳为水包液晶包油包多元醇的结构(P/O/LC/W)。系统考察了液晶乳化剂种类以及乳化温度、均质速率对多重乳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液晶乳化剂使用IST-LC001,制备工艺控制乳化温度60~75℃,油包醇乳液制备阶段均质速率7 000~8 400 r/min,水包液晶包油包醇乳液制备阶段均质速率4 400~6 000 r/min时,可以获得理想的多重乳。使用该多重乳分别包覆活性物质白藜芦醇与紫草素,实验结果显示,该乳液不仅可以解决难溶于水、油的功效成分在配方中的运用,有效包覆、缓释活性物质,还能够掩盖包裹成分的颜色、改善产品的肤感。乳液稳定性良好,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与聚酯多元醇(PE-3020)合成了聚氨酯预聚体,再加入扩链剂2,2二羟甲基丙酸、改性剂黄原胶,通过黄原胶中的—OH与HDI中的—N襒C襒O反应合成了黄原胶改性水性聚氨酯(WPU)乳液。采用粒径分析仪、XRD、FTIR等研究了黄原胶添加量对改性WPU胶膜的耐水性、力学性能和乳液粒径等影响。结果表明,当黄原胶的加入质量分数为0.2%时乳液呈半透明状,泛蓝光,乳液粒径均匀,拉伸强度达到17.856 MPa,断裂伸长率489.25%,水接触角为57.5°。通过黄原胶改性,WPU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绘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R12TAB/正丁醇/正癸烷/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确定了微乳液区、微乳液/液晶共存区及不同液晶区域的范围。用^2HNM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与液晶纹理相互对照,研究了该体系的液晶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含质量分数为25%~75%正癸烷的各相图内,除了存在着层状、六角状单相液晶区和层状/六角状/立方状共存的混合液晶区域外,还存在着液晶/微乳液共存的区域,且随着正癸烷质量分数的增加,微乳液及液晶区域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7.
以玉米黄粉酶解液为氮源应用于黄原胶发酵培养基,探讨了蛋白酶种类、玉米黄粉酶解液添加量和酶添加量等因素对其发酵黄原胶粘度和产胶率的影响,并优化了复配氮源的种类及其复配比例。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液作为氮源发酵黄原胶的粘度和产胶率优于其它蛋白酶解液;当酶解液添加量为6%、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8kU时,发酵黄原胶的粘度和产胶率可以达到4235cp和24.4g/L。大豆蛋白与玉米黄粉酶解液复配效果优于与棉籽粉、豆粕粉、花生粉的复配;玉米黄粉酶解液与大豆蛋白复配比为3:7时,发酵黄原胶的粘度和产胶率可以达到5833cp和32.4g/L,与单独以大豆蛋白为氮源无明显差异。本研究为提高玉米黄粉资源利用率、降低黄原胶的发酵生产成本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制备纳米BaSO4的W/O微乳液体系组成及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敏  王玉军  朱慎林 《化工学报》2003,54(10):1450-1454
以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水制成W/O微乳反胶团体系,通过测定体系的电导率和观察液晶相的出现确定相点绘制了各体系的拟三元相图,研究了温度、盐浓度和油相组分对W/O微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实验发现助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活性剂的配比对微乳液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W/O微乳液稳定区域减小,可通过升高温度对微乳液进行破乳;与以纯环己烷为油相的体系相比,油相中含有少量正己烷的体系具有更优异的性质.所得结果为利用该W/O微乳液体系制备纳米颗粒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工艺参数对层状液晶乳液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由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直链脂肪醇和挥发性物质组成的层状液晶乳液的制备过程中乳化时原料的加入顺序、乳化时间、冷却时搅拌速度及冷却时间对乳液的形态(脂质体结构,洋葱结构),特别是对乳液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过程的时间对粒径的分布无明显影响;将水加入到含表面活性剂的油相中有利于形成完整结构的液晶乳液;冷却过程中的搅拌速度及搅拌时间对粒径的影响最大,为了得到较大颗粒为主的粒径分布,较佳冷却条件是搅拌速率在1 500 r/min、冷却60 min;慢速冷却有利于形成层间距较大的层状液晶,快速冷却易形成层间距略小的层状液晶。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的分析技术测定顶空中挥发性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研究了层状液晶乳液体系在应用到织物柔顺剂中时其乳液结构及香精的极性对香精在应用基体中的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由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长链脂肪醇、油和水组成的球形层状液晶乳液LO相或者球形层状液晶乳液LO相与平面层状液晶乳液Lβ的混合相能够在应用过程中有效地延缓挥发性物质的释放平衡。具有不同的油相ClogP的液晶乳液,其缓释性也各不相同,含高极性香精的液晶乳液在水溶液中的缓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以聚甘油-2-二油酸酯、十聚甘油单月桂酸酯分别替代Span-80、Tween-80作为W/O、O/W乳化剂,以液体石蜡作为油相制备W/O/W多重乳液;以乳液的分层率作为乳液稳定程度的标准,探讨了乳化剂种类、乳化剂质量分数及油水体积比对W/O/W多重乳状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借用旋转流变仪对乳液流变性能进行测定,探讨脂肪醇(C_(m )H_(2m+1)OH,m=12,14,16,18和20)、高聚物(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小核菌胶)对W/O/W多重乳液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的W/O/W多重乳液较优组成,初级乳液(W/O):聚甘油-2-二油酸酯质量分数为10%,V(液体石蜡)∶V(水)=?2∶1;W/O/W多重乳液:十聚甘油单月桂酸酯质量分数为6%,V(初级乳液)∶V(水)=9∶10,脂肪醇(十六醇)质量分数为2%,高聚物(黄原胶)质量分数为0.15%。  相似文献   

12.
系统地研究了配方组成和乳化工艺对聚甘油酯类乳化剂PolyAquol-2W形成液晶结构的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复配脂肪醇和多元醇可以促进乳液中液晶结构的形成;油脂极性会影响液晶结构的形成;PolyAquol-2W对电解质具有较强耐受性。在乳化工艺上,直接乳化法和PIC转相法(水相加入油相)都能形成清晰的液晶结构,但PolyAquol-2W对机械力的耐受度一般,过高的均质速度和降温搅拌速度都会影响液晶结构的形成。体外保湿试验表明,制得的液晶结构乳液的保湿性能优于普通乳液。  相似文献   

13.
系统地研究了配方组成及物化环境对烷基糖苷类乳化剂体系液晶形成的影响,探讨了可能的影响机理。配方组成主要包括4种不同种类的乳化剂、5种不同分子结构的助乳化剂、4种不同极性的油脂和4种不同分子结构的聚合物及其用量,物化环境主要包括p H及离子强度,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均质乳化获得液晶体系。实验结果表明:4种乳化剂中,花生醇葡糖苷所形成的液晶结构单元较多、尺寸较大,且结构规整;5种助乳化剂中,菊粉月桂基氨基甲酸酯可以有效促进液晶结构的形成,相对提高乳液稳定性;4种油脂中,白油所形成的液晶结构单元最多,尺寸较小且均匀;4种聚合物均可促进烷基糖苷类乳化剂液晶结构的形成,且随着聚合物质量分数的增加,液晶结构单元增多、尺寸更小且均匀;pH及离子强度对体系的液晶形成没有明显影响;然而,高离子强度(w(NaCl)0.3%)会影响液晶乳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将Tween 80,PluronicL64和聚醚胺JEFFAMINE M-2070(M-2070)分别与Span 85复配制得了N,N-二甲基甲酰胺(DMF)/液体石蜡非水乳液体系,从亲水亲油平衡值(HLB)、液滴粒径和稳定时间等方面研究了二元表面活性剂复配对非水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在Tween 80和Span 85复配基础上,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别添加到非水乳液体系中,从粒径和乳液稳定时间2个方面考察了三元表面活性剂复配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ween 80和Span 85复配可得到较稳定的非水乳液;添加CTAB后,非水乳液的稳定性反而降低;添加PVP后,非水乳液的稳定性有一定程度地加强;而添加SDBS后,乳液的稳定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5.
绘制了3-十二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R12TAB)/正丁醇/水三元体系的相图,确定了不同区域的范围。用电导法测定了微乳液区域内由W/O型微乳液经双连续结构到O/W型微乳液的变化过程。用^2HNM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并与液晶纹理对照,研究了该体系的液晶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固定R12TAB和正丁醇的比例,随含水量的增加,体系的液晶相结构发生如下变化,从层状液晶→层状与六角状液晶共存→层状、六角状与立方状液晶共存→层状液晶与微乳液共存。  相似文献   

16.
两类羧基单体在丙烯酸酯乳液聚合中的应用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为羧基单体,合成了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它们对乳液稳定性和涂膜耐水性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丙烯酸合成的乳液稳定性好,凝聚物少;甲基丙烯酸合成的乳液则耐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流变性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流变学基础知识为出发点,系统综述了胶束、微乳液,溶致液晶(层状、六角状、立方状),囊泡、虫状胶束等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流变性质及其剪切诱导结构转变现象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自流变性质的特点和理论模型,对具有黏弹性的表面活性剂活性剂聚集体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胶束稀溶液和微乳液多为牛顿流体;溶致液晶为非牛顿流体,有应力服价值和较高的黏弹性,囊泡的弹性性质比较突出,;虫状胶束体系具有非线性黏弹性,易形成网络结构;层状液晶、囊泡和虫状胶束等结构在剪切作用下能发生变化。这些结论对指导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和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三元聚合纳米复合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童忠良 《化工进展》2003,22(10):1085-1088
通过在聚合过程中加入含Si/MPC、MMA、BA粒径较小的单分散纳米种子乳液、制备出具有三元分散粒径分布的纳米乳液;研究了聚合动力学和OP—10、SDS、HV25、APS用量及对乳液的反应速率;并探讨了第2种子及第3种子乳液对乳液粒径及粒径分布等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该聚合反应过程中当加入第3种子乳液得到三元分散粒径分布乳液且大粒子质量分数越来越低,粒径也越来越小,乳液的稳定性也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9.
乳液型PVC薄膜复合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合成了一种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乳液性能的影响;通过加入改性增粘树脂以提高乳液对PVC薄膜的初始粘接强度。该胶可应用于木材、家具、音箱等行业中PVC薄膜的粘接。  相似文献   

20.
要用改性聚乙烯醇为保护胶,添加VAE乳液,用自来水代替去离子水,进行单体聚合反应,制得的高速卷烟胶,具有初粘性好,干燥速度快,稳定性高,耐寒性优良以及成本低等特点,满足车速5000-8000支/分的粘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