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热力学计算及热态实验,研究了Ti脱氧VN微合金钢中,含Ti夹杂物析出行为及其诱导晶内铁素体析出行为.结果发现,夹杂物与铁素体、珠光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存在六种形式,通过赋予这些形式不同的诱导能力系数,定量比较夹杂物类型、尺寸与诱导能力的关系.Ti的复合氧化物诱导能力最强,Al2O3最弱.Ti的复合氧化物诱导最佳尺寸4~6μm,其他夹杂物最佳尺寸为2~4μm.通过控制夹杂物种类、尺寸促进晶内铁素体析出,能够细化晶粒.  相似文献   

2.
利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试验机,研究了1种低碳微合金钢的形变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行为以及终轧温度、终轧变形量对相变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在研究的冷速范围内均可得到一定量的贝氏体组织。随着冷速的增加,冷速达到50℃/s时,贝氏体组织由粒状贝氏体逐渐过渡到板条状贝氏体。在较快的冷速下,随终轧温度的降低或终轧变形量的减小,贝氏体转变开始与结束温度均降低,获得的贝氏体具有不同的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3.
热变形和加速冷却对低碳微合金钢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热变形和加速冷却工艺对3种低碳微合金钢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再结晶或未再结晶温区实施1道次变形的晶粒细化效果不如2道次形次的效果明显,在再结晶和再结晶温区实施4道次变形可以得到更细的组织,配合较高的冷却速度可以形成部分针状铁素体组织。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组织变得更细,并且针状铁素体的数量增加。在相近的变形和冷却条件下,碳、锰含量较高的试样具有更细的组织。  相似文献   

4.
微量Nb在低碳微合金钢中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微合金元素Nb在低碳微合金钢中的作用,讨论了添加微量合金元素Nb对推迟再结晶发生、轧制过程中细化晶粒的过程,实验表明微量Nb即使在高温发生析出,低温时效时仍然有沉淀发生。  相似文献   

5.
磁场处理对微合金钢由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过程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铁素体的形核率和晶粒长大速度两个方面.磁场处理增加了铁素体的形核率,同时也提高了晶粒的长大速度.由于磁场对铁素体形核率的影响效果显著,缩短了相变时间,最终得到细晶组织.  相似文献   

6.
马强 《河北冶金》2006,1(5):12-16
利于Formast-F膨胀仪、金相等方法,测定了低碳微合金钢的等温相变动力学TTT曲线和连续相变动力学CCT曲线,结合连续冷却曲线及组织分析,从相变动力学的角度,阐明了低碳微合金钢的针状铁素体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7.
安钢1780热连轧生产线生产的汽车用钢和高强度钢板主要以Ti微合金化为主,Ti微合金元素含量在0.02%~0.10%范围内。而轧制工艺对Ti微合金钢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某Ti微合金钢进行不同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的工艺试验,对比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终轧温度在890℃、卷取温度在600℃时,Ti微合金钢达到强度最高值。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Ti含量的Ti-Mo微合金钢为研究对象,利用OM、SEM及EDS对试验钢夹杂物进行了研究,探索Ti含量对Ti-Mo微合金钢TiN形成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TiN尺寸大小与Ti含量有较大关系,其尺寸随Ti含量升高而增大;N含量过高也会产生较多大尺寸的TiN及Ti(N,C)夹杂;本实验条件下,当Ti含量≤0.1%,...  相似文献   

9.
10.
根据低碳含铌钢表面微裂纹形成的机理原因,分析出裂纹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采取对应措施,有效控制了微裂纹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以于微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抗腐蚀性能非常重要,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应力腐蚀,氢致裂纹腐蚀和疲劳腐蚀等方面,关于磁场处理后微合金结构钢抗腐蚀性能的研究未见报道,在微合金钢由奥氏体向铁素转变的过程中施加稳恒磁场,将导致其室温组织发生变化,而组织的改变必然对微合金钢的抗腐蚀性能产生影响,作主要研究了磁场处理后试样的失重量和腐蚀率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斯特方程的修正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冷成型对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类型低碳微合金热轧钢板拉伸行为及性能的影响。用弯曲和压平变形模拟高频直缝焊管制管及取样钢板所经历的冷成型过程。对冷成型前后材料拉伸行为和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冷变形不同程度改变材料拉伸行为及性能,且这种变化是由冷变形方式和程度所决定;包申格效应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材料背应力随塑性应变增加而增大,且到达某一数值后当塑性应变继续增加,背应力增加幅度明显减小;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冷成型导致的钢板性能变化是由包申格效应和加工硬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并给出了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比国内外硫化物的控制水平,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了国内外含硫钢中硫化物的特征和分布。结果表明,国外含硫钢硫化物变形程度小、分布均匀,国内含硫钢中硫化物的变形程度大,存在聚集现象;硫化物类型主要有单一MnS和复合硫化物,复合硫化物主要可分为外围高CaS含量的(Ca, Mn)S和低CaS含量的(Ca, Mn)S 2种类型,核心氧化物都为CaO-MgO-Al2O3。与国内相比,国外含硫钢中单一MnS数量更少,纵横比更低,低CaS含量的复合(Ca, Mn)S数量更多,核心中w(CaO)/w(Al2O3)更低。增大钢中低CaS含量的(Ca, Mn)S比例,将有利于降低单一MnS的数量和尺寸,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氧化物核心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利用特殊微合金设计及终轧控冷工艺得到超细贝氏体/铁素体双相低碳微合金钢.该钢的组织由原奥氏体晶界上及晶粒内部的约5μm的准多边形铁索体及超细化的贝氏体板条束组成.铁素体的体积分数约20%.该双相低碳微合金钢的强度比同成分的全贝氏体钢略低,但其延伸率却大幅度提高.采取适当的回火处理,该双相钢屈服强度可达到700MPa,而延伸率大于25%,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塑性的新型低碳微合金双相钢.  相似文献   

15.
利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一种低碳微合金钢中Nb、Ti碳氮化物的回溶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延长,第二相粒子发生回溶,第二相粒子的数量减少,尺寸也逐渐变细小.同时,粒子形貌由主要呈近球形逐渐变为主要呈方形.加热过程中,Nb和Ti的碳氮化物均会发生溶解,Nb的回溶速度要比Ti快.  相似文献   

16.
在2007国际会议上,法国米塔尔钢铁公司研发部门的B.Resiak。M.T.Pedrrot—Simo-netta和M.Confene在一篇论文中讨论了含铌低碳微合金钢。文章题目为“用于汽车部件中高强度零件的新型贝氏体钢”,作者论述了用于冷成形、冷锻和热锻而无需最终热处理的合金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真空条件下,在低碳微合金钢中添加微米级ZrC颗粒,使其成为钢在热轧时奥氏体的形变核心及其形变诱导铁素体的再结晶核心以细化晶粒,获得了屈服强度为518 MPa的低碳微合金高强度钢,对钢中第二相粒子包括碳化物析出相及外加ZrC颗粒对钢的强化作用进行了讨论。采用化学相分析及X射线小角散射法研究了钢中析出相的成分、数量及粒度分布,同时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钢中第二相粒子的形态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发现尺寸小于18 nm的MC析出相含量较少,未发现小于10 nm的析出相。研究结果表明:细晶强化是试验钢的主要强化方式,位错强化次之,而沉淀强化和固溶强化较小,外加ZrC颗粒在细晶强化和位错强化中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彭云  许祖泽 《钢铁》1997,32(2):53-56,18
采用热模拟方法研究了焊接热循环对Nb-V-Ti微合金钢组织和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韧性与t8/5和热循环类型有关。Nb-V-Ti微合金钢母材组织为P+F。经1320℃焊接热循环,t8/5冷速较小时,组织为B+F+P;冷速较大时,组织为B;冷速继续增大,组织为B+M。冷速过大或过小都会降低韧性。经1320℃、1320℃+1320℃和1320℃+780℃三种热循环后,韧性均有较大下降,以1320℃+780℃热循环韧性最低。  相似文献   

19.
变形工艺对V、Ti微合金钢连续冷却相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结合显微硬度测试,建立了含V、Ti微合金钢的未变形和50%形变奥氏体的CCT曲线.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分析研究了冷却速度、变形条件及微合金元素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使铁素体 珠光体相变区左移,获得铁素体 珠光体组织的临界冷速增大.变形也使贝氏体相变温度有所提高,同时在较高的冷速下,变形可使显微组织变得更加细小.V、Ti的复合添加,提高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使相变温度降低,有利于得到细小的组织.  相似文献   

20.
应用金相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多种试验手段,研究了钢的厚度、卷曲温度等对T i微合金化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