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炼铁》2020,(3)
凌钢5号高炉酸性球团矿长期维持在35%左右,入炉原燃料结构不合理,并全部使用外购焦炭,给高炉稳定生产、指标改善带来较大困难。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优化高炉操作制度,特别是坚持"开放中心,稳定边沿"、大风量及高压差操作、稳定操作炉型、强化炉前渣铁排放等措施,5号高炉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2019年1—7月,5号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利用系数最高达到2.53左右,燃料比最低达到524kg/t。  相似文献   

2.
燃料比是高炉炼铁生产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降低高炉燃料比对企业节能减排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包钢6号高炉燃料比高的原因,在6号高炉大修开炉后,通过原燃料提产攻关稳定高炉供料、改善原燃料质量、高炉操作严格控制压差、调整装料制度、稳定高风温、合理使用富氧和喷煤、加强基础管理等措施的实施,高炉燃料比降低,2021年累计燃料比为545.84 kg/t,较2020年降低10.58 kg/t。  相似文献   

3.
刘水洋  王涛  王颖生  马泽军 《钢铁》2004,39(5):8-11
简述了首钢 2号高炉大修时在炉型、高炉寿命、提高风温等方面的技术进步 ,开炉后 5个月的时间里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迅速得到强化 ,其中高炉利用系数达到 2 .6 t/ ( m3· d) ;入炉焦比小于 30 0 kg/ t;喷煤比接近 1 70kg/ t;对比分析了在强化过程中 ,2号高炉所用原燃料的情况以及在送风制度、装料制度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的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俊  徐辉  张培峰  朱清天 《炼铁》2020,39(4):1-7
宝钢4号高炉(第二代)自投产以来,截至2019年10月底,累计顺行1824天,并持续维持低耗生产,工序能耗保持约365kg标准煤/t的国内领先水平。从原燃料的管理、综合调剂、强化出渣铁作业管理等方面,对4号高炉长期低耗生产管理进行了阐述,其主要理念有:①操作高炉就是操作"操作炉型",实现操作炉型圆周方向的均匀、稳定,尤其是形成稳定的渣皮,避免波动,是低耗的关键;②在高炉投产35年内的炉型转换期内,通过摸索与原燃料质量相匹配的操业模式等,是可以避免、甚至消除炉型转换之"阵痛"的,并能维持较高经济指标生产。  相似文献   

5.
通过监督改善原燃料质量,适时调整煤气流分布,提高压差和高富氧大喷吹等措施,提高了邯钢4号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4号高炉在原料不太好的情况下,在确保炉况稳定顺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操作参数并实施低硅冶炼,高炉利用系数达到3.0t/(m3d),煤比达到了160kg/t,实现了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6.
韶钢8号高炉于2020年12月25日停炉中修,集中更换烧损的8、9段冷却壁,同时对炉缸进行整体浇筑,快速恢复炉型;在线对热风炉进行修复,将风温从1 160℃提高到1 200℃。高炉投产后,实现了高炉炉型快速修复和热风炉在线修复,且通过加强原燃料质量管控、提升高炉操业能力和强化炉前出铁管理等措施,使得高炉炉况长周期稳定顺行,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燃料比从原来506 kg/t下降至499 kg/t,达到低燃料比生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旭  韩成  张明刚  秦愉 《河南冶金》2021,29(1):42-45
通过加强对宣钢2号高炉的原燃料管理,采取合理的操作制度,加强外围保障等措施,逐步实现了高炉的高产低耗,并且在风温水平得到提高后,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2019年1~8月,2号高炉的利用系数达到2.38t·m3/d,焦比341 kg/t,煤比155 kg/t,燃料比530kg/t,取得了开炉以来的最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炼铁》2019,(4)
柳钢2号高炉由于原燃料条件的变化,各项操作参数与冶炼强度匹配性较差,炉况发生失常,主要经技术济指标下滑。采取改善入炉原燃料条件、加强设备的维护与改造、优化操作制度及加强日常制度化管理等一系列强化冶炼的措施后,高炉稳定顺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逐渐改善。2018年11月,高炉平均日产量达到7200t/d,相对2016年、2017年均有大幅提高;平均风温稳定在1200℃以上,煤比在157 kg/t左右;铁水[Si]稳定在0.50%以下。  相似文献   

9.
马钢1号高炉大修开炉初期,面临风口小套频繁被砸、炉缸蓄热能力不足、铁口区域窜气喷溅及风量偏低鼓风动能不足等问题。通过采取优化上下部制度、原燃料精细化管理、休风后快速恢复炉况、加强炉前渣铁处理、优化煤气流分布及提高炉缸活跃性等措施,1号高炉逐渐实现了强化冶炼,日产量持续提高,燃料比持续下降,高炉强化冶炼达到投产以来最好水平。2019年12月,1号高炉日产量达到6866t/d,燃料比下降至494kg/t,中心气流指数及边沿气流指数逐渐趋于合理、稳定。  相似文献   

10.
《炼铁》2017,(4)
对柳钢6号高炉炉役中后期稳产低耗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并认为由于配罐周期长、喷煤系统易堵煤等问题制约了6号高炉生产指标的进一步优化。针对6号高炉炉役中后期出现冷却壁破损、内衬侵蚀的状况,通过采取改善原燃料质量、优化装料制度、控制冷却强度、量化操作参数等措施,6号高炉取得了稳产低耗的生产效果,2016年12月,高炉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其中,焦比331kg/t,燃料比519kg/t,利用系数达到2.69。  相似文献   

11.
杨建鹏 《炼铁》2021,40(1):51-53
对龙钢1号高炉快速开炉操作实践进行了总结.此次1号高炉从送风开炉到顺利出铁用时22h,并实现了3天达产、5天达效的目标,随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持续改善,第4周日产量3 484 t/d,燃料比510 kg/t,煤气利用率47.45%.认为科学精准地配料和选择合理的送风参数,有利于快速提高炉缸整体温度;在技术成熟、原燃料质量...  相似文献   

12.
由于原燃料质量差,操作制度不合理,酒钢2号高炉长期炉况不顺,技术经济指标较差。1996年后,通过加强精料工作,采用合理的装料制度和送风制度,加强中部调剂,合理控制喷煤量等措施,并坚持采用钒钛矿护炉,在入炉品位只有50%左右和炉役进入后期的情况下,成功地实现了高炉的强化冶炼,高炉各项技术指标得到改善,利用系数达到2.364,焦比降到551 kg/t,煤比达70.81 kg/t。  相似文献   

13.
赵淑文  王志堂  聂长果  陈军  蒋裕 《炼铁》2019,38(1):46-49
马钢4号高炉受焦炉干湿转换影响,入炉焦炭结构有较大幅度的调整,给炉缸活跃性造成较大影响,炉内气流波动增大,炉体热负荷剧烈波动,高炉技术经济指标下滑。认为原燃料对炉缸活跃性的影响存在一个较长的作用周期,在日常操作中要重视入炉原燃料的管理。通过采取强化原燃料管理、适当的上下部调剂、控制适宜的热制度、调整炉前出渣铁制度等措施后,炉缸工作状态明显改善,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快速提升,利用系数提高至2.374,燃料比降至508kg/t。  相似文献   

14.
莱钢3200m3高炉2014年在入炉综合品位55.32%的条件下,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开发煤气流控制模型、改善炉缸活性、加强高炉生产管理等措施,取得了利用系数2.456 t/(m3·d)、焦比340.5 kg/t、煤比175.4 kg/t、燃料比515.9 kg/t的良好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高炉经济冶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洋  陈军  马群 《炼铁》2020,39(1):44-47
马钢4号高炉投产后虽能保证稳定顺行,但操作炉型未能达到最佳状态。影响操作炉型的主要因素,一是铜冷却壁的使用,二是原燃料质量波动,三是煤气流分布不合理,四是无计划休风或慢风。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优化上下部制度、控制合适的热制度与造渣制度、改善炉前操作及设备管理等,实现了高炉操作炉型的优化,技术经济指标得到进一步提升,特别是高炉燃料比长时间保持在500 kg/t以下。  相似文献   

16.
卢保军 《炼铁》2019,38(6):52-55
山钢日照1号高炉开炉1年后,为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高炉燃料比,开展了取消中心加焦布料模式的摸索。通过采取提高原燃料质量、优化装料制度、调整送风制度、改善出铁制度等措施,逐步形成"平台+漏斗"的布料模式,煤气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燃料比降低到500kg/t以下,成功取消了中心加焦,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19年6月,1号高炉平均日产量10600.5 t/d,煤气利用率约50.61%,燃料比481.20kg/t。  相似文献   

17.
瞿涛  李方  秦涔 《炼铁》2023,(2):33-37+43
宁钢2号高炉炉役后期存在炉缸侧壁炉底温度升高、炉身各平台煤气浓度高、重要设备问题较多以及除尘效果较差等问题,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有所退步。在2号高炉大修改造时,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如高效长寿技术、智能化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推动炼铁过程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有助于高炉达到高产、低耗、长寿的效果。2022年1—12月,2号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持续改善,其中12月的利用系数提升至2.610 t/(m3·d),燃料比下降至498.9kg/t,工序能耗降低至360.72kgce/t。  相似文献   

18.
《炼铁》2019,(5)
川威两座1750m~3高炉长期冶炼钒钛矿,2013—2015年高炉长期陷入难行、悬料、炉况失常的被动局面,数月利用系数低于1.7。认为高炉要建立适合自己原燃料特点的工艺技术路线,以高炉稳定生产为中心,不断消除任何阻碍"高炉顺行"的不利因素。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强化高炉操作管理、提高设备稳定运行率等措施,2016年高炉开始进入良性循环阶段,2018年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80,燃料比521.2kg/t,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取得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19.
《炼铁》2017,(1)
对新钢9号高炉在低品质人炉原燃料条件下的低燃料比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在入炉品位逐年降低、焦炭质量较差的情况下,不断地摸索和总结经验,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如取消中心加焦、提高入炉烧结矿比、提高风温和顶压、加强精细化管理等,9号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2015年,9号高炉实现了入炉品位55.64%的情况下,燃料比509kg/t.达到国内同类型高炉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0.
安钢7号高炉高煤比攻关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低成本的原燃料,通过理论统计计算和实践相结合,改善入炉原燃料,优化高炉操作制度和管理,预警预控数据化、细化量化标准化高炉操作,使安钢7号高炉2008年9~12月连续4个月煤比突破180kg/t,期间平均焦比与攻关前8月份相比降低49kg/t,炉况稳定顺行.2009年上半年多项技术经济指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