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析了 0Cr13Ni5Mo/Q345C马氏体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性。通过抗裂性试验、复合板补焊及复合板对接焊、焊接工艺评定 ,提出了该复合板配套的焊接材料及可行的焊接工艺 ,按此工艺焊接的 0Cr13Ni5Mo/Q345C复合钢板接头的力学性能满足技术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1Cr12Ni3Mo2VA马氏体不锈钢经不同温度回火的组织,碳化物的析出及位错结构。研究表明,采用1050℃保温60min空冷+650℃保温2h空冷能获得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3.
渗层中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的金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抗SSC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点弯曲实验方法、电化学测试技术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在模拟工况和标准工况中的H2S应力腐蚀开裂(SSC)行为.结果表明:超级13Cr 马氏体不锈钢在标准工况条件下具有很高的SSC敏感性,裂纹起源于表面点蚀坑处,H2S腐蚀性气体的存在及Cl-浓度的增加显著降低超级13Cr...  相似文献   

5.
谢苗  贾凯  王书举  刘治翔  毛君 《材料保护》2021,54(5):98-102
为了改善9P-150型膨化机膨化头的表面耐磨性和耐蚀性,以12Ni马氏体时效钢作为基体,利用固体渗硼和渗后热处理对其表面进行处理,并采用金相、XRD、显微硬度、拉伸、耐蚀性能等方法研究了渗硼及渗硼后热处理对12Ni马氏体时效钢渗硼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渗硼后热处理未改变渗硼层的微观组织(依然为板条马氏体),但...  相似文献   

6.
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油管表面缺陷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管表面缺陷为折叠裂纹和轧制沟槽,其产生原因主要是工厂轧制工艺不当所致。针对该表面缺陷对油管使用寿命的影响、油管表面缺陷的修磨和检验标准等进行了探讨,建议严格油管表面质量验收标准。  相似文献   

7.
采用真空感应炉熔炼了4种不同Mo含量的00Cr12Ni9Mo(x)Cu2Ti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研究了Mo含量对合金的完全固溶温度,以及随后的冷加工和时效处理工艺对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金相观察发现在950℃~1100℃之间固溶时,晶粒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Mo含量达到3.3%时,合金在1000℃以下固溶会有δ-铁素体析出。硬度分析发现,固溶温度对固溶态硬度几乎没有影响;增加Mo含量能提高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的峰值硬度以及抗过时效温度。耐腐蚀后的试验显示,1%的Mo含量即可有效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时效4h对耐蚀性影响不大,当延长时效时间至400h,合金的耐腐蚀性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8.
黄敏平  任英  任强  张立峰 《材料导报》2023,(S1):371-376
低碳马氏体不锈钢凭借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已在航天航空领域和海上平台建设中有一定的应用。不同的不锈钢最佳耐腐蚀性能的热处理参数不同。本文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对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的组织和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根据实验现象探究了低碳马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机理。随着回火时间的延长,碳化物析出越多,耐蚀性越差。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不锈钢的耐蚀性先下降后上升。当回火温度为550℃时,样品的耐蚀性最差。通过这项工作为热处理手段优化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的耐腐蚀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对1Crl3马氏体不锈钢进行了辉光离子氮化处理试验,并对氮化试样的金相和硬度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520℃辉光离子氮化8h,使1Crl3马氏体不锈钢的氮化层深度达到0.25mm,最高硬度达到HV732,约为基体硬度的4倍.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温度的高温高压鲜酸(15%HCl+1.5%HF+3%HAc+4.5%缓蚀剂)腐蚀试验及极化曲线测量,研究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油管材质在鲜酸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及其与酸化缓蚀剂的匹配性。结果表明:鲜酸中加入酸化缓蚀剂,超级13Cr的开路电位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显著降低,酸化缓蚀剂主要改变了超级13Cr的阳极过程;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超级13Cr与酸化缓蚀剂的匹配性良好;随着鲜酸试验温度的提高,超级13Cr材质的均匀腐蚀速率增大,其在160℃的均匀腐蚀速率为47.08mm/a,接近50.8mm/a;温度低于120℃,超级13Cr未出现明显点蚀,超过160℃,其点蚀程度显著增大;140~160℃应为酸化缓蚀剂缓蚀效果显著降低的突变区。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质硫悬浮实验法,利用失重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和pH计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单质硫沉积对国产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在模拟高温高压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分析了腐蚀产物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及其含量、组分以及单质硫对高浓度NaCl溶液酸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国产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的耐蚀性能因单质硫的添加而降低,其均匀腐蚀速率随着单质硫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在90℃取得最大值,但均小于0.0125mm/a;单质硫的添加改变了腐蚀产物膜的组分,硫化物的含量随单质硫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单质硫/金属界面处的pH值因单质硫与水发生歧化反应而降低,进而降低了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的耐蚀性能,Cl-与单质硫协同作用进一步加剧其腐蚀。  相似文献   

12.
田艳红 《中国科技博览》2013,(34):403-403,405
2Cr13马氏体不锈钢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不同的机械零部件对马氏体不锈钢又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要求,但传统的固溶处理热加工工艺难以满足特殊的力学性能要求。低温退火的热处理工艺比传统的固溶处理工艺能够得到更理想的铸件延展率,有效提高铸件的耐磨性能;高温软化退火比低温退火能够得到较低的铸件硬度,能有效提高产品的易加工性能,适宜产品后期的进一步加工;同时在高温软化退火工艺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温度,以便获得更为理想的零件的耐磨性、抗断裂性和适宜的硬度。  相似文献   

13.
利用热力学计算软件Thermo-Calc,研究了马氏体时效不锈钢Fe-13Cr-7Ni-4Mo-4Co-2W在不同温度下的基体组织和析出相的变化.通过TEM、SADP法分析研究了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在固溶处理与时效处理过程中显微组织与析出行为.热力学计算与实验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马氏体时效不锈钢高温析出Laves-Fe2Mo相,固溶温度超过1050℃,Laves-Fe2Mo相全部溶解;时效析出R相,其含量在8%左右.根据计算结果优化了相应的热处理工艺,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用所确定的时效工艺进行热处理后,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的强韧性最好.  相似文献   

14.
强流脉冲电子束对4Cr13不锈钢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晖  易赟  陈燕  朱其柱 《材料保护》2011,44(8):72-74,91
为了改善4Cr13不锈钢的表面强度和耐磨性,对其进行了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辐照处理,研究了该处理对4Cr13的形貌、相结构、显微硬度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处理后,不锈钢表面出现多种形态的熔坑,20次脉冲处理时熔坑边缘出现了大量的变形孪晶;脉冲电子柬处理使不锈钢发生了由α相向γ相的转变,表层晶粒细化至纳米尺度;...  相似文献   

15.
吴大兴  杨川 《材料保护》1989,22(2):33-38
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透射电镜分析了钢样的渗硼铬及CVD复合处理后涂层的组织形态,相结构等。涂层的组织由Ti2N、Cr_7C_3及Fe_2B等相组成:对比了GCr15钢复合涂层与其它处理的耐磨性能,证实了渗硼渗铬及CVD复合处理的耐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激光增材马氏体不锈钢可应用于600℃以下的高温部件,为了进一步提高其高温耐磨性能,制备了4种不同铝含量(0、1%、2%、3%,质量分数)的马氏体不锈钢试样,采用箱式电阻炉对4种马氏体不锈钢试样分别在25、200、400、600℃温度下进行热处理。采用OM、XRD、SEM、3D景深显微镜、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等仪器和JMatPro软件研究了试样的金相组织与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铝含量的增加,试样的平均硬度从57.87 HRC降至42.46 HRC,随着600℃保温时间的延长,试样的硬度均快速下降并趋于稳定,其值从44.79 HRC降至28.70 HRC,铝含量的增加对试样在25℃下的摩擦系数的影响并不明显,其值均在0.8~0.9之间;当铝含量达到3%时,试样在600℃环境中的摩擦系数降至0.45左右,约为25℃下的52.94%,体积磨损量降至0.021 4 mm3,约为25℃下的9%,试样主相为马氏体相及少量碳化物等析出相。添加3%铝可显著改善激光增材马氏体不锈钢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7.
将含铜5Cr15MoV马氏体不锈钢在不同温度热处理并使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硬度测试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其表征,研究了淬火温度对其组织、硬度以及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铜元素的添加提高了材料中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而使其硬度降低.淬火后钢中的...  相似文献   

18.
19.
为提高马氏体不锈钢的耐蚀和耐磨性能,选择40Cr13不锈钢为基材、纯铌板为靶材,采用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不锈钢表面制备合金化层.用SEM、GDOES、XRD等方法分析渗铌温度对铌合金层组织、成分、相组成、表面形貌及硬度的影响,并对渗层形成机制及表面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900~1 000℃形成的铌合金层组织均匀致密,合金层主要由Nb2C、Nb C、Fe2Nb、Cr2Nb及铌组成;合金层表面粗糙度随渗铌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合金层厚度随渗铌温度改变发生不同变化规律,950℃渗铌形成的渗层约13μm,900和1 000℃渗铌后合金层厚度均为7μm左右;不同温度渗铌后试样的表面硬度与基体相比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 000℃渗铌后试样表面硬度高达约985 HV0.025,900℃渗铌后约758 HV0.025,而950℃渗铌后表面硬度最低,约698 HV0.025.  相似文献   

20.
谭晓霞 《材料导报》2022,(S2):422-425
04Cr13Ni5Mo马氏体不锈钢具有高强度、良好的低温韧性、较好的耐腐蚀性和可焊性,被广泛应用于水电行业。随着我国水电机组装机容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冲击式水电机组正在快速向高水头大容量方向发展,对大型04Cr13Ni5Mo马氏体不锈钢锻件的需求越来越大,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首先介绍了04Cr13Ni5Mo马氏体不锈钢锻件的冶炼方法、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热处理、显微组织及晶粒细化的要求及国内研究进展,之后总结了转轮用国产大型04Cr13Ni5Mo马氏体不锈钢锻件的发展方向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