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是一篇矿山环境工程领域的论文。对赣南某矿区40个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Cu、Zn、Cr、Ni、Cd、As和Hg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江西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而Pb含量高于背景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Cu和Cr、Ni、Cd,Zn和Cd,Ni和Cr、Cd,Hg和As呈现显著正相关,说明其可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或复合关系。分别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分析法对研究区内土壤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和风险评估。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单一元素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Pb>Cd>Zn,但总体污染程度较低;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指出重金属重度污染的样本点主要集中在矿区和河流中下游地区;土壤样本重金属污染系数均值从高到低依次是Pb、Cd、Zn、Cr、Cu、Hg、Ni和As,整个研究区内土壤污染负荷指数适中,污染水平中等;重金属Cu、Zn、Cr、Ni和As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属于轻微生态风险,而Cd、Hg、Pb在研究区土壤生态环境中的贡献率较高。综合四种方法可知,整个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处于...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某铀尾矿下游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其潜在生态风险,选取地积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来对尾矿库周边下游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对生态的潜在危害进行综合评价。数据显示:研究区土壤中Cd和U均超出国家背景值,均值分别为国家背景值的6.89倍和3.16倍。同时,Cd和U也高于当地背景值,均值为当地背景值的4.96倍和2.5倍。铀尾矿下游农田9个样品中Cd和U地累积指数值分别介于1.90~2.82之间和0.81~1.46之间。对于Cd,9个样品中有1个样品为轻度污染,8个样品为中度污染。对于U元素,9个样品中有4个样品为轻微污染,5个样品为轻度污染。铀尾矿下游农田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多为中。总体来看,该农田潜在生态风险较高,主要是Cd和U所带来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3.
以贵州六盘水市2个矿区周边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重金属进行含量及分布特征分析。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和地积累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个矿区农田土壤Pb、Cd、Hg、Cu的含量最大值均超出了贵州省土壤背景值,Cu的污染最严重,2个矿区的含量均值分别是背景值的5.54倍和4.12倍;2个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分布总体上呈现在煤矸石堆放场、矿区洗煤池附近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高于远离矿区的外围农田的现象。矿区WJZ和矿区ZS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系数均值由高到低均呈现CuHgPbCdAs的现象,土壤采样点整体的污染负荷指数分别为1.39和0.75,即分别呈现中等污染和无污染的状况;Cu、Pb、Cd元素的来源可能受人为采矿活动的影响,Hg、As元素的来源可能受人类活动和成土母质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贵州某铝厂废弃场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共采集26个土壤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其Cd、Ni、Cr、Cu、Pb、Hg和As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As和Cr平均含量超出《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平均含量是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的38.5倍和3.85倍,超标率均为100%,其中Cr污染最严重,处于重度污染水平。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N值为27.54,表明研究区土壤处于重度污染,其中以Cr污染贡献最大。研究区土壤中As、Cd、Pb、Hg和Ni等5种重金属的变异系数均大于30%,为强变异,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Hg的地累积指数在2~3之间,处于重度污染水平;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表明,Hg的潜在生态风险很高,极强和很强生态风险样品点数分别占总样点数的30.8%和53.8%,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处于较强的生态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5.
以淮南潘集矿区为研究区域,分别采集该区域煤矸石充填复垦地和未沉陷农田土壤样品,分析Pb、Cd、Cr、Zn、Cu、As、Hg 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受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由此产生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煤矸石充填复垦地与未沉陷农田的土壤重金属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复垦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重金属指标也不存在显著差异;7种重金属含量间无显著正相关关系,推测无明显同源性;研究区域内普遍存在Zn、Cr复合污染现象,单因子污染指数Zn>Cr>Cd>As>Cu>Pb>Hg,综合污染程度介于重度污染和中度污染之间;潘集矿区复垦土地和未沉陷农田土壤中全部7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均小于40,属于轻微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氧化铜矿尾矿区重金属的环境风险,以云南省某典型铜尾矿库为研究对象,在尾矿库及周边区域采集表层样品和主要农作物,分析样品中重金属含量(Cd、As、Pb、Cu、Ni和Zn);运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尾矿及周边土壤的污染状况,基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重金属生态风险程度,并利用目标危害商数法对农作物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尾矿pH在9左右,属高碱性尾矿,尾矿区及周边区域受Cu污染最严重,其平均CF值达到高度污染水平,Cd达到中度及以上污染水平,少部分采样点中As达到中度至重度污染。根据潜在生态风险分析,Cu和Cd均具有较高潜在生态风险,为主要特征污染物。农田玉米粒的健康风险指数中,Cu具有最大贡献率,且植物叶片中铜富集较其它部位高。因此尽管表现为碱性尾矿,不易造成酸性废水排放污染,但该氧化铜矿尾矿周边仍然存在Cu、Cd等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同时该尾矿闭库修复后,应避免种植食用叶片的作物,避免重金属污染及Cu等重金属的摄入累积。  相似文献   

7.
王莹  董霁红 《煤炭学报》2009,34(5):650-655
为了保证矿区充填复垦场地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利用,采用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矿区充填复垦地中Hg,Cd,As,Cu,Pb,Cr和Zn等7个污染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充填复垦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的生态危害性.结果表明: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的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32.20,处于很高的污染程度,其生态风险指数为443.21,潜在生态风险为较高;比照地的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21.85,处于较高的污染程度,其生态风险指数为344.65,潜在生态风险为较高;而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的综合污染程度为17.06,处于较高的污染程度,其生态风险指数为256.96,潜在生态风险为中等.研究区土壤整体处于受污染状态,主要受到Cd和Hg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是监控土壤环境质量和预防土壤污染的前提。本工作对南京某铁矿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采用Hak 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铁矿区土壤8种重金属(Cd、Cr、Cu、As、Hg、Ni、Pb和V)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单一重金属评价结果表明,Hg是矿区土壤中潜在生态危害最为严重的元素,其次是Pb和Cd。Hg、Pb和Cd对土壤污染的贡献率之和高达92.72%,Cr、Cu、As、Ni和V的危害程度为轻微。多种重金属潜在危害很强、极强的土壤样品占样品总数的54.76%,影响面积达56.63%,主要分布于采矿厂、废石场、选矿厂排水口等区域,与矿区的采选布局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是监控土壤环境质量和预防土壤污染的前提与基础。该工作对位于内蒙古草原的某新建大型铜钼矿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铜钼矿区土壤8种重金属(Cd、Cr、Cu、As、Hg、Ni、Pb和Mo)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单一重金属元素和多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平均值均为轻。多种重金属潜在危害中等的土壤占样品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所占面积是总面积的21.41%,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程度中等的区域主要是厂区及周边2~4 km范围,与矿业活动布局一致。  相似文献   

10.
金矿区尾矿渣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小秦岭金矿区内选取姚青村、来福沟和毛沟三个具有代表性研究区,采集研究区内尾渣堆及渣堆周围农田样品30个,测定了重金属Cr、Ni、Cu、Cd、Zn、As、Pb含量。对土壤样品重金属测定结果分别采用地累积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As不是矿业活动污染的典型金属;姚青村和来福沟重金属典型污染物为Cu、Zn、Cd、Pb。采用地累积污染指数法评价,姚青村和来福沟的Pb属于极严重污染,而Cr、Ni均属无污染。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毛沟研究区属轻微生态危害,姚青村和来福沟生态风险程度均属极强,贡献率大的元素主要为Pb和Cd。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某工业园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风险状况,系统采集了园区周边农田15个表层土壤,通过测定土壤的pH及重金属Pb、Cu、Zn、Cd、Cr、Ni,并借助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及内梅罗指数法及Hakanson潜在风险评价指数法等评价方法,进一步揭示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潜在风险。研究结果表明:Pb、Cu、Zn和Cd的平均含量超过了我国农用地风险筛选值,Cd的平均含量甚至超过管制值,该地区土壤已不适合作为农用地用途;距离工业区较近的土壤中重金属浓度较高,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来源与工业园关系密切;内梅罗综合指数污染法评价表明所有采样点的土壤均为重度污染,各金属元素的潜在风险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d>Pb>Cu>Ni>Cr>Zn,其中Cd是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贡献最大的金属元素。人体健康风险评估表明,Pb、V和As对人体造成非致癌风险的很显著,As存在很大可能的致癌风险。周边工矿活动等人为活动对土壤的重金属贡献份额达71.99%,自然源贡献为17.06%。整体来看,研究区土壤呈现极高生态风险水平,应当对该区域土壤污染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长江中游南岸某工业园区表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在园区共采集33组表层土壤样,通过测定土壤中As、Hg、Cu、Pb、Cd、Ni等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ArcGIS的空间插值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及正定因子矩阵分析法研究土壤中的6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土壤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平均值均高于园区企业投产前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背景值,但低于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2)重金属含量整体上为西北部高,向东南部呈递减趋势;(3)样品地累积指数整体上较低,大部分样品无污染或轻污染,仅个别地区达到中—重污染,污染程度依次为Cd>As>Pb>Ni>Cu>Hg;(4)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82.69~585.41,平均为157.07,整体上处于中度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伊犁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4个矿区中Cd、Ni、Pb、Cr、Cu和Zn等6种土壤重金属含量,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伊犁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有差异,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评价依据,4个矿区(13、14、17、87区)土壤重金属总体含量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相接近。运用地累积指数进行评价的结果显示,87区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最高的是Cu,4个矿区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最高的是Cu。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包头某稀土尾矿库周边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d、Cr、Cu、Ni、Pb和Zn的富集特征及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状况,以尾矿库南侧湿地和西侧农田为研究样点,以相对无污染的小白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尾矿库西侧8 km的农田为对照样地,利用国标方法进行重金属含量测定,并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地积累指数和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各样点土壤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国家和内蒙古土壤背景值,其中以Cd和As污染最为严重,且As超过国家二级标准(GB15618-1995)。尾矿库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均显著高于对照样地。湿地土壤污染程度显著高于农田,且随着与尾矿库距离的增大而减轻。该稀土尾矿库是造成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根本原因。研究揭示了该地区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可作为当地土地资源保护与生态恢复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矿区废弃排土场土壤重金属分布及污染状况可为矿区污染整治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测定粤北某废弃矿区排土场土壤中Cr、Cd、Pb、Hg、As共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险指数法对排土场风化土壤污染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As-Cr、As-Cd呈正相关关系,有机质与Hg、As、Cr、Pb呈正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差异。Cd污染地质累积指数达到了偏中度污染水平,Hg为无污染水平,Cr、Pb为极重污染水平,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为CrPbAsCdHg;就潜在生态危险单项指数而言,各研究区Pb均达到极重度潜在生态危险水平,Hg、Cr、As达到轻度潜在生态危险水平,Cd达到偏重潜在生态危险水平,潜在生态危险强弱顺序为PbCdAsHgCr,两种方法的污染分析与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区主要污染物为Pb,对环境的污染最为严重,应加强对Pb污染的预防与治理。  相似文献   

16.
为定量评价钒尾矿库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等3种方法结合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尾矿库周边土壤存在重金属Cd、Ni、As、Cr、Cu、Zn、Pb含量积累和超标情况,Cd的超标率最大,Ni、As 次之。总体上,尾矿库周边土壤中Cd为主要污染因子,其次为Ni、As,其它重金属元素贡献较小。生态风险评价表明,Cd、Ni为主要生态危害元素,Cd以较高风险为主,Ni为中度风险。该钒尾矿库对周边土壤的影响不容忽视,应加强重金属污染的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17.
选择新疆准东煤田五彩湾露天煤矿区域作为研究区,对研究区周围的不同采样点的土壤样品进行采样及室内试验分析,测定了土壤中0-10cm、10-20cm、20-30cm三层土壤中的Hg、As、Zn、Cu、Cr、Pb六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了多元统计分析、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GIS空间插值和降尘重金属分析等方法对六种重金属在该区域的污染程度,空间分布特征,污染范围和等级,污染来源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从重金属含量上看,Hg、As、Cr三种元素的均值含量超过了新疆背景值,分别约为背景值的3.0倍、2.8倍和1.6倍。其中Zn和Cu相关性成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较高,根据主成分分析可以确定这两种元素主要来源于土壤母质,Hg元素主要来源受人为因子影响,As、Cu、Cr元素不仅来源于土壤母质,也受人为因子影响。综合污染评价表明,Hg和As处于重度污染,其中Hg污染程度极重,Cr处于中度污染,Cu,Zn和Pb处于轻微污染状态。潜在生态风险表明,Hg处于较高生态风险,其他元素生态风险较低,该区域的潜在生态风险处于较高。从空间分析看,重金属高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矿区周边,公路附近和两个工业园区附近的区域,煤矿开采,运输,煤化工生产和能源工业等人类对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对废弃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分析,并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生态危害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内梅罗指数法筛选Zn、Pb、Cd、As是主要污染因子,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6.30、9.48、20.16和7.07,属于重度污染;除点位11、12和14以外,其他11个点位的污染程度均为重度污染。地累积指数法筛选出Zn、Pb、Cd三种元素,未污染的元素为Ni、Hg、Cr、Ag,主要的污染点位是点位1、2、3。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主要污染因子为Cd、Hg两种元素,轻度污染的元素为Zn、Pb、Cu、As、Ni、Cr,主要的污染点位是点位1、2、3。  相似文献   

19.
青城子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对青城子铅锌矿区排土场、尾矿库以及周边地区土壤的取样检测结果,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为土壤改良和植物修复提供科学依据。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中Cd,Pb,Hg和Zn的污染最为严重,不同区域的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排序为尾矿库排土场周边农田。根据评价结果,认为矿区周边农田应优先考虑发展林业,待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改善之后再发展农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关于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众多。为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选取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南京市龙潭沿江地区表层土壤样品的Hg、Pb、Cd、As、Zn、Cu、Cr和Ni元素指标进行评价,不同评价方法得出了类似但又有所区别的结果。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结合单因子污染评价能够全面反映重金属对土壤的危害程度,地累积指数法侧重评价各采样点某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污染负荷指数法侧重评价某一区块的综合污染程度,潜在风险指数法则侧重考虑生态效应等方面的影响。后三种方法更合适评价人类活动对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在实际评价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