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示宇  尤石  陆开星  梁晨 《炼铁》2023,(4):34-37+43
2020年上半年,马钢1号高炉存在炉腹冷却壁热流强度偏低、炉身中部冷却壁周向热负荷不均匀的问题,操作炉型发生变化,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下滑。通过采取调整初始煤气流、内推料面平台、监控炉体热负荷等操作炉型的优化措施,1号高炉生产效果逐渐显现:炉腹冷却壁热流强度升高、渣皮变薄,能接受较大的炉腹煤气量;炉身中部冷却壁热负荷周向均匀性、稳定性提高,产生异常气流的概率大幅降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2021年12月,1号高炉日产量达到6660t/d,煤比升高至148 kg/t。  相似文献   

2.
《炼铁》2017,(4)
对柳钢6号高炉炉役中后期稳产低耗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并认为由于配罐周期长、喷煤系统易堵煤等问题制约了6号高炉生产指标的进一步优化。针对6号高炉炉役中后期出现冷却壁破损、内衬侵蚀的状况,通过采取改善原燃料质量、优化装料制度、控制冷却强度、量化操作参数等措施,6号高炉取得了稳产低耗的生产效果,2016年12月,高炉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其中,焦比331kg/t,燃料比519kg/t,利用系数达到2.69。  相似文献   

3.
韶钢8号高炉于2020年12月25日停炉中修,集中更换烧损的8、9段冷却壁,同时对炉缸进行整体浇筑,快速恢复炉型;在线对热风炉进行修复,将风温从1 160℃提高到1 200℃。高炉投产后,实现了高炉炉型快速修复和热风炉在线修复,且通过加强原燃料质量管控、提升高炉操业能力和强化炉前出铁管理等措施,使得高炉炉况长周期稳定顺行,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燃料比从原来506 kg/t下降至499 kg/t,达到低燃料比生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郑明泉  高冰 《河北冶金》2021,(5):45-48,59
针对3200 m3高炉自产干熄焦配比低、落地矿配比高以及炉缸侧壁碳砖温度升高等问题,采取了稳定原燃料质量、优化操作制度、改善出铁组织、优化护炉方法等措施,炉缸活跃性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兼顾了高炉长寿和技术经济指标的提高,高炉炉况持续向好.2020年1~6月完成煤比154 kg/t,燃料比511 kg/t,利用系数2.52...  相似文献   

5.
对武钢2号高炉生产操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今后生产操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2号高炉大修改造投产后,不断改进和优化高炉操作,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取得了较大进步,2001年上半年利用系数达到2.002,人炉焦比降至403.2 kg/t,煤比113.3 kg/t。  相似文献   

6.
蒲道勤 《炼铁》1996,15(5):43-44
马钢13号高炉第五代(容积300m~3)于1987年7月1日开炉至1995年12月12日停炉,历时8年5个月12天,产铁1960625t,单位炉容产铁6535t/m~3,超过冶金部规定的5000t/m~3、一代无中修8年以上的长寿标准,基本实现了高产、优质、低耗、长寿。据停炉后观察,炉墙基本无粘结,炉缸无堆积,完全有可能再生产1~2年,使高炉寿命达到10年以上。回顾该高炉长寿生产全过程,我们觉得:长寿生产是一项综合工程,设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济钢1750m3高炉投产以来在强化冶炼工艺技术方面所取得的进步。重点阐述炉顶布料、活跃炉缸、富氧喷煤及炉型维护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措施。通过技术创新,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显著提高,月焦比降至350kg/t,煤比升至165kg/t。今后发展方向是在高冶强下追求更低燃料消耗和高炉长寿,以求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李向伟  帅照  严琳波 《炼铁》2018,(6):42-44
对武钢1号高炉炉墙结厚的处理过程进行了总结。认为原燃料质量下降、高炉处于护炉生产状态、铜冷却壁冷却强度较大、INBA设备故障导致高炉经常憋炉是导致1号高炉炉墙结厚的主要原因。采用热洗炉和强烈发展边沿气流等措施,分三个阶段对炉墙结厚进行处理,20天后炉况彻底恢复正常,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利用系数提升至2.485,燃料比降至491.6 kg/t。  相似文献   

9.
刘水洋  王涛  王颖生  马泽军 《钢铁》2004,39(5):8-11
简述了首钢 2号高炉大修时在炉型、高炉寿命、提高风温等方面的技术进步 ,开炉后 5个月的时间里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迅速得到强化 ,其中高炉利用系数达到 2 .6 t/ ( m3· d) ;入炉焦比小于 30 0 kg/ t;喷煤比接近 1 70kg/ t;对比分析了在强化过程中 ,2号高炉所用原燃料的情况以及在送风制度、装料制度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的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庆喜  曾伟涛 《炼铁》2020,39(1):1-6
武钢8号高炉投产10年来,不仅没有一块冷却壁损坏,而且年平均产铁量达到设计指标(330万t)的108.3%,特别是2019年以来,8号高炉继续维持高产长寿的态势,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再创新高。从设计、高炉操作两方面出发,概要总结8号高炉的高产长寿工作,认为优良的设计炉型、中心加焦的技术、高炉经验诊断模式、炉前均衡出铁操作技术是实现高产长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孟淑敏  陈凌  王冰 《工业炉》2016,(2):50-54
印度JSPL公司445 m~3高炉升级改造后将炉容扩大至686 m~3。利用现有445 m~3高炉基础及框架,高炉本体重新设计,采用长寿综合技术:矮胖操作炉型;炭砖+陶瓷杯炉底炉缸结构;冷却壁全覆盖薄壁内衬;炉腹到炉身中部高热负荷区域采用4段铜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系统;水冷炉底结构;完善的炉体检测。高炉投产后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平均日产量达到2 100 t/d,利用系数达到2.77 t/(m~3·d),燃料比为530 kg/t,煤比为180 kg/t,风温为1 200℃。  相似文献   

12.
包钢4号高炉由于原燃料质量的波动、外部设备故障率较高,炉况稳定性一般,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始终未能达到理想状态。稳定的操作炉型、合理的煤气流分布是高炉生产过程中提产降耗的基础条件,近年来,通过采取强化原燃料质量管控、优化上下部调剂、强化日常管理等措施,4号高炉实现了顺行周期的有效延长,提产降耗效果显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2021年4号高炉平均日产量6486 t/d,利用系数较2019年累计提高0.232t/(m3·d),燃料比540 kg/t,较2019年累计降低9.55kg/t。  相似文献   

13.
《炼铁》2016,(5)
宝钢3号高炉停炉以后,对高炉的炉体侵蚀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合调查结果,重点从高炉长寿设计、不同炉役时期的高炉操作和长寿维护等三个方面,阐述了3号高炉的长寿经验。认为3号高炉能够取得一代炉役寿命19年、单位炉容产铁量1.57万t/m~3的长寿业绩,一是高炉长寿设计,为长寿奠定了基础;二是高炉操作上保持长期的炉况稳定顺行,为长寿提供了重要保障;三是炉役后期加强高炉的长寿维护,为长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济钢一铁炉役中后期高炉的操作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本科 《炼铁》2005,24(3):46-48
济钢一铁2号、1号、3号、4号4座高炉处在炉役中后期,通过加强操作管理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护炉措施,高炉不但实现了长寿的目的,而且还创造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5.
刘新生 《天津冶金》2010,(3):9-11,18
天铁4号高炉第四代炉役已经连续生产进入12年,单位炉容产铁量达10395t/m^3,至今仍保持较好的操作炉型,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仍然较好。结合生产实际从炉型的设计、耐火材料的选择、生产操作、生产管理等方面对保证高炉长寿高效的经验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左俊  尤石  赵世丹 《炼铁》2023,(2):1-4
马钢2号高炉自2018年以来炉缸工作状态持续下降,2019年8月炉芯温度一度下降至300℃以下。炉缸工作状态差的原因主要是铁水钛含量高、装料制度不合理和鼓风动能偏低。通过采取优化铁水成分改善流动性、调整装料制度优化两道气流、积极用风提高鼓风动能等技术措施,高炉两道气流趋于稳定,炉缸工作状态逐步好转。2020年5月炉芯温度明显回升,持续保持在400℃以上。随着炉缸的活跃,炉况明显改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提升,10月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54t/(m3·d)、燃料比522kg/t、焦炭负荷4.40。  相似文献   

17.
韶钢炼铁厂5号高炉炉役后期通过采取精料、改善高炉操作、加强高炉炉体管理等措施,取得了利用系数3.35 t/(m3.d)、入炉焦比395kg/t的良好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8.
宝钢3号高炉1994年9月20日投产,至今已稳定运行了18年,创造了多项宝钢高炉技术经济指标纪录和国内最长寿高炉记录。经过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具有3号高炉自身特点的长寿设计和操作维护综合技术。主要长寿措施:合理的炉型和冷却系统设计;强化入炉原燃料质量管理,优化操业配置,确保炉况稳定顺行;保证足够的冷却强度、改善并稳定纯水水质;采取安装微型冷却器、硬质压入、人工造壁、更换破损冷却壁、稳定铁口深度、适当压浆、完善炉缸监控等多种长寿维护措施,确保炉体炉缸状态良好,从而有效延长高炉寿命。  相似文献   

19.
青钢1号高炉长寿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德政  刘全兴  于鹏 《炼铁》2007,26(1):26-28
青钢1号高炉炉役历时9年11个月零5天,单位炉容产铁量10 185 t/m3,在国内已属长寿高炉.重点对青钢1号高炉近10年来的长寿经验进行了总结,其主要经验是:加装炉底强制循环冷却装置,保证炉底冷却效果;精心维护冷却壁,以保证冷却效果;长期小剂量加钒钛物料护炉;采用无水炮泥,保持合适铁口深度;选择适宜的操作制度,维持相对合理的操作炉型等.  相似文献   

20.
2017年3月,三宝2号高炉炉缸侧壁环炭温度迅速上升至721℃,严重威胁高炉的安全生产.通过采取间断性低钛护炉、调整操作制度和加强原燃料管理等措施,高炉炉缸侧壁高温点温度逐步下降至可控范围,并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实践证明,保持钛负荷在4kg/t左右,铁水[Si]在0.35%~0.65%,[Ti]在0.0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