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土壤后期供氮对烤烟产量和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采用田间试验和土壤原位培养法在贵州的凤冈和金沙研究了土壤后期供氮对烤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施氮量条件下,由于凤冈试验点土壤后期氮素矿化量远高于金沙试验点,在烟株生长的中后期(7~16周),前者的土壤氮素净矿化量(56kg/hm2)儿乎相当于后者(30kg/hm2)的2倍,造成前者烟叶的产量、产值远低于后者,但前者上部烟叶中的烟碱浓度远高于后者,且均超过了3.5%的适宜标准.凤冈试验点在移栽后5周土壤NH+4-N利NO-3-N已被大量消耗的情况下,烟株后期吸收的氮素主要来自于土壤氮素的矿化.后期土壤氮素矿化量对烟叶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施氮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在福建三明和南平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烟株农艺性状、烟叶产量、产值、化学成分、外观品质和评吸质量均有显影响。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单叶重和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在适宜的施氮量下表现较好。不同部位烟叶烟碱含量随施氮量增加显提高,还原糖含量和还原糖/烟碱比值降低。综合烟叶内在化学分析、外观品质和评吸结果,三明试验点以施N76.5kg/hm^2和102kg/hm^2处理较好,而南平试验点则以施N102kg/hm^2和127.5kg/hm^2较好。  相似文献   

3.
施氮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通过在福建三明和南平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烟株农艺性状、烟叶产量、产值、化学成分、外观品质和评吸质量均有显著影响.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单叶重和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在适宜的施氮量下表现较好.不同部位烟叶烟碱含量随施氮量增加显著提高,还原糖含量和还原糖/烟碱比值降低.综合烟叶内在化学分析、外观品质和评吸结果,三明试验点以施N76.5kg/hm2和102kg/hm2处理较好,而南平试验点则以施N102kg/hm2和127.5kg/hm2较好.  相似文献   

4.
施氮对烤烟氮素积累、分配及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通过设置不同的施氮量处理研究了施氮对烤烟氮素累积、分配及棕壤氮素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烟株氮素累积量增加;不施氮处理的氮素快速累积期在移栽后9—11周,之后烟株氮素累积量降低;而施氮处理烤烟的氮素快速累积期提前至移栽后7—9周,之后烟株氮素累积量继续增加。氮素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为叶片>茎>根系,随生育进程,中部叶及下部叶的氮素分配比例降低,烟茎氮素分配比例增加,根系氮素分配比例变化较小;施氮推迟了上部叶最大氮素分配比例出现的时间,不施氮、施纯氮82.5、105.0 kg/hm2处理分别出现在移栽后11周、13周和15周。随施氮量增加,土壤无机氮含量及氮素表观矿化量增加;施氮推迟了土壤无机氮含量高峰值及阶段氮素表观矿化量高峰值的出现时间。在植烟条件下,移栽后5周内各处理的氮素表观矿化量均为正值,6周后均为负值,与施氮量无关。  相似文献   

5.
施氮方式对烤烟氮素吸收积累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基追肥比例对烟株氮素吸收累积、土壤硝态氮、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烤烟生长前期干物质积累量、烟株氮素含量和氮素累积量无明显影响,减少氮肥用量与基肥用量降低了成熟期叶片氮素含量和氮素累积量,减少氮肥用量显著降低了生长前期和后期的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烤后烟叶还原糖含量、糖碱比表现为下降趋势,而总植物碱、总氮含量表现为增加趋势。相同施氮量基追肥比例为30:70处理的还原糖含量、糖碱比较大,总植物碱含量、总氮含量较小,香气质、余味得分较高。施纯氮90 kg/hm2,基追肥比例为50:50和30:70的处理经济效益明显增加。本试验条件下,兼顾烟叶产量与品质的最佳氮肥运筹模式为施纯氮90 kg/hm2,基追肥比例为30:70。  相似文献   

6.
氯素营养对黔北烟区烤烟产量和品质的效用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淋溶作用较强,游离氯含量低的贵州北部烟区,适当施用含氯的肥料对烟株生长和烟叶开片有促进作用;在施氯量22.5-50.0kg/hm^2范围内,不仅可以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增进香气质,香气量,改善烟叶内在品质,而且能明显提高上等烟比率,原烟均价,烟叶产量和产值,从经济,安全施氯考虑,贵州北部烟区,施氯量以45-5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7.
在低肥力地块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烤烟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可提高烟株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和根、茎、叶的氮素含量;土壤中无机氮含量变化可分为前期增加、中期降低和后期相对稳定3个阶段,增施化学氮肥可以短期内明显增加植烟土壤中无机氮含量.在0~105 kg/hm2施氮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烟叶产量、均价、产值增加,烟叶化学成分趋于协调.施氮对烤烟生物产量、氮素吸收积累和烟叶产质量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马里兰烟施氮量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设计施氮量60、90、120、150、180、210kg/hm^2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前两个处理施氮太少,田间长势较弱,烟株发育不良,叶少、片小、均价、上等烟比例、产量、产值较低,收益少。后两个处理,施氮量太多,田间长势过旺,叶多、片大、病害较重,特别是210kg/hm^2处理,尽管获得较高产量,但均价和上等烟比例低,产值不高,加上成本增加,收益减少,烟叶评吸质量较差。施氮量120-150kg/hm^2,田间长势正常,烟株个体生长发育良好,群体结构合理,均价和上等烟比例较高,产量和产值最高,收益最大,烟碱含量适中,评吸质量较好。可初步认定,在当地条件下,施氮量120-150kg/hm^2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9.
有机肥使用技术与烟叶品质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就饼肥对土壤微生物群系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与烟草根系生长发育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探讨了烟株生长后期含氮化合物中氮素来源与饼肥对土壤氮素释放的关系;对烟株碳、氮化合物在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循环的影响,最终通过对烟叶化学成分和各类致香成分含量的分析;对饼肥使用技术与优质烟品质形成的关系进行了较详尽的讨论。结果证明,尽管施用占总氮量40%的饼肥能更好地促进土壤生物活性,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但40%饼肥用量又会增大后期土壤氮素的释放,使烟叶烟碱含量增高,糖碱比降低;而20%饼肥施用量有利于致香成分含量的提高。因此,综合结果认为施用占总氮量20%饼肥、硝态氮和铵态氮为1:1时,对烟草优良品质形成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又对厩肥和绿肥在土壤中不同时期的矿化量给出了具体的数据,说明它们对土壤氮素矿化也会有重要影响。因此,烟草施用有机肥,不但要考虑有机肥自身氮素释放对优质烟形成的影响,更要注重有机肥与土壤环境的互作产生的结果与优质烟需氮规律的吻合。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广东南雄烟区砂泥田、牛肝土和紫色土3种主要植烟土壤的供氮特性及相应土壤中种植烤烟的氮素吸收规律,采用田间试验探讨了烤烟大田生育期植烟土壤氮素矿化特征及烟株对氮素的吸收和积累规律。结果表明:1在烤烟大田生育期中,砂泥田、牛肝土和紫色土3种主要植烟土壤中氮素矿化量随烤烟生育进程的推进而持续增强,总矿化量分别为360.27、327.50和277.82 kg·hm~(-2),且烤烟成熟期氮素矿化量均占总矿化量的60.00%以上;2烟株氮素积累总体上均表现出"缓慢—快速—缓慢"的增长趋势,积累高峰期出现在移栽后45~60 d,总积累量分别为5.36、4.81和4.19 g N·株~(-1);3氮肥利用率分别为34.04%、33.11%和30.53%。因此,在烟草生产实践中可以通过氮肥施用时间前移和少量多次的施氮方法来提高肥料的有效性和利用率,同时避免烤烟生长后期的供氮过量。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氮处理对烤烟生长和植物碱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营养诊断与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种氮肥优化措施对烟株氮素吸收和总植物碱积累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烟株最新平展叶硝酸根浓度诊断结果或根据烟株吸氮规律,决定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时间,比常规措施减少施氮量20%~30%;调整氮肥施用时期,对烟株不同时期生物量积累的影响较小,但能够保证烟株在旺长期对氮素的吸收,明显减少烟株后期对氮素的吸收与积累,降低烟株总植物碱的合成与积累量,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较适宜。根据烟株氮素营养诊断推荐施氮,或根据烟株吸氮规律推荐施氮,均可减少烟株后期吸氮和降低总植物碱积累,同时能够保证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2.
有机肥使用技术与烟叶品质关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就饼肥对土壤微生物群系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与烟草根系生长发育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探讨了烟株生长后期含氮化合物中氮素来源与饼肥对土壤氮素释放的关系;对烟株碳、氮化合物在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循环的影响,最终通过对烟叶化学成分和各类致香成分含量的分析;对饼肥使用技术与优质烟品质形成的关系进行了较详尽的讨论.结果证明,尽管施用占总氮量40%的饼肥能更好地促进土壤生物活性,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但40%饼肥用量又会增大后期土壤氮素的释放,使烟叶烟碱含量增高,糖碱比降低;而20%饼肥施用量有利于致香成分含量的提高.因此,综合结果认为施用占总氮量20%饼肥、硝态氮和铵态氮为11时,对烟草优良品质形成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又对厩肥和绿肥在土壤中不同时期的矿化量给出了具体的数据,说明它们对土壤氮素矿化也会有重要影响.因此,烟草施用有机肥,不但要考虑有机肥自身氮素释放对优质烟形成的影响,更要注重有机肥与土壤环境的互作产生的结果与优质烟需氮规律的吻合.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发酵饼肥中氮在土壤中转化、氮在烟株体内积累及对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发酵饼肥与土壤混合后在室内外培养条件下,发酵饼肥中氮在土壤中转化于60d后趋于稳定,土壤中无机态氮含量在培养前期明显增加,60d后呈稳定下降的趋势,此后再没有明显的供氮高峰,符合烟草对土壤氮素供应的需求;施用发酵饼肥150kg·hm-2处理,于烤烟移栽75d后,地上部(烟叶+茎杆)和烟叶内氮素积累量呈下降的趋势,与烤烟氮素吸收规律相吻合,有利于烟叶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而300kg·hm-2处理,移栽75~105d之间氮素在根内积累较多,90d后,烟叶中氮素积累量呈增加的趋势,表明过多施用饼肥,其氮素积累规律不符合烟叶质量要求。施用自然发酵饼肥具有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的作用,烟叶效益增加,但增加烟叶的杂气和刺激性,降低了烟叶工业可用性;烤烟施用适量的发酵饼肥,不仅可改善烟叶外观和内在品质,提高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并且克服了自然发酵饼肥对烟叶内在品质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了烟叶工业可用性。发酵饼肥用量以15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土壤氮素调理剂对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影响。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氮素调理剂能够显著降低土壤速效氮含量,施用调理剂25d后土壤速效氮含量最低降到19.81mg/kg。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打顶后施用土壤氮素调理剂,可以有效降低中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提高产值和中上等烟的比例,改善原烟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施用量以1500kg/hm2 微生物Ⅱ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烟叶结构、探索高海拔烟区适度密植条件下的施氮和留叶技术,采用云烟87品种,在四川盐源烟区(海拔2 350 m)进行了施氮量与留叶数调控对烤烟等级结构、部位结构、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的9个处理组合中,施纯氮90.0 kg/hm2、单株留叶16片的处理组合,中部叶比例最高,上等烟比例和上中等烟比例较高;烟叶均价最高,产量适中,产值较高;中部叶感官品质最好,上部叶感官品质较好;烟叶外观品质和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综合考虑烟叶等级和部位结构、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外观及感官品质,在盐源高海拔烟区中等肥力土壤上,种植密度20 800株/hm2时,以施用纯氮90.0 kg/hm2、单株留叶16片为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查明江西紫色土上种植模式与浓香型烟叶质量的关系,以江西省主栽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烤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增施氮肥后株高显著增高、烟叶显著增宽、叶长/宽显著减小、烟叶鲜重/干重显著提高。当施氮量≤142.5 kg/hm2时,株距越小烟叶越宽,烟株密植能显著提高烟叶产量;但当施氮量≥142.5 kg/hm2时烟株稀植有利于上等烟比例的提高;当施氮量为165 kg/hm2时,烟株稀植有利于叶长与叶宽的增加,同时显著提高上等烟比例;当施氮量为165 kg/hm2、株距为0.5 m时,烤烟产量与产值均最高。故建议今后紫色土烤烟种植模式为行距1.2 m,株距0.5 m、施氮量165 kg/hm2。  相似文献   

17.
贵州不同生态区施氮量与烟叶质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2003年,分别在威宁、道真、安龙、瓮安、独山进行了不同施氮量(无机氮60 kg/hm2、90 kg/hm2和120 kg/hm2)与烟叶质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对不同生态烟区烟叶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随施氮量增加,烟叶产量提高;施无机氮为90 kg/hm2处理对改善烟叶香气、吃味等感官评吸质量有明显影响;高海拔的威宁施无机氮量应控制在60-90 kg/hm2范围内,其他烟区以施无机氮90-120 kg/hm2、密度为16 500株/hm2、单株留叶20片为宜.  相似文献   

18.
在鄂西南烟区研究了化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植烟土壤有效氮时空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雨量较大年份,烟叶移栽后一个月内化学肥料带入的有效氮基本全部损失,有机肥料带入的氮素(有机态氮)则在移栽后45~70 d内在0~20 cm土层内发挥作用;移栽后60 d左右土壤自身有机氮开始矿化加速导致土壤有效氮升高。揭膜可以使化学氮素大量淋失,而全生育期覆膜则使后期土壤有效氮升高。提前施肥可能会使无机肥料氮素转化为有机氮,使氮素淋失的风险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氮用量对湘西晒红烟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晒红烟生长发育、养分含量、经济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50 kg/hm2的施氮量范围内,随氮肥用量的增加,晒红烟株高增加,叶面积扩大,烟株中总N、P和K含量升高,调制后烟叶产量、产值和上中等烟比例提高,烟叶中总氮、烟碱和蛋白质含量增加,糖含量下降。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施氮量为150kg/hm2时,烟叶的烟碱含量较为适宜,香气较足,刺激性较小。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态措施对改善土壤性状及烟叶品质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对施用秸秆、饼肥、微生物肥等农业生态措施改善土壤性状及烟叶品质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中施用3750kg/hm^2腐熟秸秆,配以复合肥和豆饼,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并可改善烟叶质量,尤其对提高香气质、香气量效果较好;施用7500kg/hm^2腐熟秸秆,配以复合肥,虽然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效果较好,但对烟叶品质有负面影响;在土壤中施用微生物肥料对改善烟叶质量,提高香气质、香气量效果较好,但由于施用微生物肥后,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耗损,使土壤环境恶化,对持续发展不利;单独施用等氮量腐熟饼肥,对改善土壤环境及烟叶品质的效果均不及施3750kg/hm^2腐熟秸秆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