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波和分形都是新兴的图像编码方法,它们都突破了基于局域内相关去冗余的传统压缩方法的局限性,而一各有其优点,两种方法的结合,将更加发挥它们的潜力,文中介绍小波和分形结合的编码的最新进展,其中重点介绍了在PPC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二进制小波变换的无损图像编码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进制小波变换的嵌入式无损图像编码算法渐进式分裂二进制小波树编码器(PPBWC)。PPBWC采用混合系数扫描方法按模值大小排序小波系数得到中间符号序列,通过非因果的自适应上下文条件编码考虑了不同频带小波系数的自相似特性,并利用待编码系数的未来信息提高了PPBWC的压缩编码性能。混合系数扫描和非因果的自适应上下文条件编码是PPBWC高效编码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嵌入式无损算法相比,PPBWC具有最优的无损编码性能。 相似文献
3.
4.
小波图像编码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回顾了现代小波编码的发展历程,以嵌入式零树小波编码(EZW)算法和分层树中的集分割(SPIHT)编码算法为例,对其基础理论和基础思路进行了深入阐述,介绍了该领域的一些新的应用和研究成果,并分析指出了小波图像编码算法进一步改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静止图像的小波图像编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波图像编码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图像编码方法,目前对其研究较为广泛。主要介绍了当前基于静止图像的小波编码的原理、基本特性、现有方法和发展前景,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希望以此进一步推动这一前沿领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一种结合人脸检测的小波图像编码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基于人脸检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矢量量化(VQ)的小波图像编码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人眼的视觉特性,高压缩比时恢复图像仍能保持较好的主观质量。 相似文献
7.
8.
小波变换由于其良好的空间-频率局部化特性和诸多的统计特性给图像编码算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对基于小波变换的嵌入式小波编码和基于形态学的小波编码进行研究和比较,着重分析了几种典型算法的原理、实现和编码性能,并探讨了可能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小波与分形相结合的混合图像编码方法。对图像的高频部分运用分形编码。对图像的低频部分运用小波编码。实验证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格点量化的小波图像编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小波变换应用于图像的压缩编码已显示出其诱人的前景,本文首次半格点量化与游程编码方法的相结合,采用复合熵编码来处理非零格点,采用游程来编码零格点,得到了很高的编码效率,该方法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灵活地控制编码器的输出速率,同时,由于格点量化有其快速算法,因此整个编码器的运算杂义很低,其综合性能不仅优于DCT,也优于通常格点量化算法。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平滑双正交小波和自适应分割算法的小波域分形图像编码算法,在基于离散有限方差(DFV)最优准则下得到了适合图像编码的一种新的平滑双正交小波,从而改善了分块效应。在小波域的分形编码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信息分布特征的自适应分割算法,实验表明,该文算法在相同压缩比的情况下,解码图像的主观视觉质量和峰值信噪比都明显优于SQS方法、基本分形图像编码方法和SPIHT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和小波变换的立体残差图像编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立体图像,三维视觉通信能给人提供一种现场真实感。为了产生一个3D系统,必须同时传送两个图像(左图像和右图像)。因此应当研究一种更有效的编码方案。本文首先研究了立体图像的统计特性和左右图像间的交叉相关性,并在分析了视差和残差图像的统计特性后,提出了一个基于小波变换的视差补偿残差(WDCD)的编码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比特率为0.23bit/pel时,本文的方案重构的残差图像的信噪比(PSNR)和基于DCT的编码方案相比,要高0.58dB。 相似文献
13.
基于小波变换的预测四叉树图像编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图像编码的新算法,该算法利用了图像小波系数在频带内部与频带间的相关性,属于带内编码与带间编码的混合.在同一频带内将系数分块,随比特面的移动,将块由大到小进行四叉树分裂,以期最大限度的利用块内系数的相关性,克服了固定大小块的不足.同时在编码的过程中加入了预测过程,用上一比特平面的显著系数在当前比特面对其邻域和子节点系数进行预测,将上一比特平面的显著系数的邻域和子节点系数从块中取出单独编码,从而实现对块的裁剪,以使块的形状更符合实际的情况.最后熵编码采用的了基于上下文的算术编码,提出了四种上下文编码模型.通过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的压缩性能较SPIHT、SQP、QT_L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The run-length coding and the morphological representation are two classical schemes for wavelet image coding. The run-length
coders have the advantage of simplicity by recording the lengths of zero-runs between significant wavelet coefficients but
at the expense of yielding an inferior rate-distortion performance. The morphology-based coders, on the other hand, utilize
the morphological dilation operation to delineate the clusters of significant coefficients for improving coding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a novel dilation-run image coding algorithm is developed by taking the advantages of both schemes, in which the clustered significant coefficients
are extracted by using the morphological dilation operation and the insignificant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extracted clusters
are coded by using the run-length coding method. The proposed dilation-run image coder is implemented in the framework of
bitplane coding for producing embedded bitstreams. Compared with several state-of-the-art wavelet image coding methods, the
proposed dilation-run image coding method achieves comparable rate-distortion coding performance, especially more attractive
for fingerprint type of imageries. 相似文献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