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铁路客车轴承套圈中频感应加热等温淬火生产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光顺  戴雅康 《轴承》2002,(5):12-15
近十多年来,国内对GCrl5和GCrl8Mo轴承钢的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进行的很多研究表明,该工艺可显著提高轴承钢的韧性、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实现无裂纹淬火,从而提高轴承使用的可靠性。因此,这种热处理工艺在铁路机车和客车轴承上得到了推广应用。特别是对于高速机车和车辆的轴承套圈,铁道部有关部门规定,必须采用等温淬火工艺。  相似文献   

2.
更正     
孙钦贺 《轴承》2007,2(3):15-15
针对常规马氏体淬火后GCr15钢制辗压辊使用寿命不高的问题,在参考GCr15钢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在轧机、铁路等轴承上的应用的基础上,给出了GCr15钢制辗压辊的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  相似文献   

3.
张增岐  常保良 《轴承》1991,(2):14-17
洛阳轴承研究所和有关轴承钢生产厂联合开发了轴承钢GCr18Mo新钢种。经过大量的热处理工艺试验,GCrl8Mo钢热处理最佳工艺参数为:淬火温度850~865℃、回火温度160~220℃;贝氏体等温淬火时,加热温度为850~875℃、等温温度210~230℃和等温时间4h。该钢种淬透性能好,可用于制造轧机轴承。附图4幅,表3个,参考文献3篇。  相似文献   

4.
针对常规马氏体淬火后GCr15钢制辗压辊使用寿命不高的问题,在参考GCr15钢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在轧机、铁路等轴承上的应用的基础上,给出了GCr15钢制辗压辊的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  相似文献   

5.
利用液淬带温等温淬火工艺对中碳低合金钢进行热处理,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和时间、出液温度、等温温度和时间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对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理想的工艺参数是奥氏体化温度为840℃,保温时间60min,出液温度为238℃,等温温度为300℃,等温时间60min;在此工艺下淬火后试验钢的基体组织为下贝氏体+马氏体,硬度为50 HRC,冲击韧度为26J·cm~(-2),磨损量18mg。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室温油分级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参数对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磨球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为奥氏体化温度930-950℃,出油温度180~220℃,出油入炉时间60s,等温温度220-240℃,等温时间1~1.5h;此时材料基体组织为下贝氏体+少量的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碳化物,其冲击韧度大于14J/cm^2,硬度为52-56 HRC。  相似文献   

7.
(4) 淬火冷却 拉刀的淬火冷却方式要认真选择,它对造成拉刀淬火裂纹、弯曲变形及是否有利于校直至关重要。我厂生产的大直径拉刀采用两次分级——等温淬火的冷却工艺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次分级冷却:分级温度580~650℃,分级时间为1/5淬火加热时间。 第二次分级冷却:分级温度450~560℃,分级时间为1/4淬火加热时间。 等温冷却:等温温度250~290%,等温时间30~40min。 两次分级冷却大大减缓了冷却速度,因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卢旭东  叶斌  王洪军  王军辉 《机械传动》2012,36(1):26-27,34
以汽车分动器链条总成用超高强度钢50CrNiMoVA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工艺的等温淬火工艺验证和金相分析,考察了淬火温度的变化对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该钢种的最佳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采用910℃加热+320℃盐浴等温淬火工艺,明显改善了钢的强韧性。  相似文献   

9.
电磁脉冲回火炉,可用于高速钢、轴承铜、弹簧钢等各种钢的回火工艺、等温淬火工艺及化学热处理等。钢在电磁脉冲回火炉中回火,时间可缩短50%,机械性能明显增高,并可取消精密零件、油泵油嘴偶件等的冷处理工艺。具体试验参数:脉冲磁场强度为20~100kA/m。高速钢经脉冲磁场回火后,其工艺由常规淬火+560℃×lh×3~4次,缩短为淬火+560℃×45min×2次。残余应力由197MPa,下降为66MPa。抗弯强度υ_(bb)、冲击韧性a_k值提高30%。残余奥氏体量为2%以下。  相似文献   

10.
尤绍军 《轴承》1996,(2):15-15
197726铁路轴承套圈表面碳浓度低的补充渗碳工艺洛阳轴承(集团)公司(471039)尤绍军叙词铁路轴承,套圈,渗碳,工艺197726/弘铁路货车轴承套图渗碳时,因渗碳剂苯中含水,致使渗碳屋表面含碳量低。二次淬火后,表面硬度仅55HRC,该批产品十多...  相似文献   

11.
吴琼  李鸿娟  丁志敏 《哈尔滨轴承》2020,41(1):27-32,49
采用德国莱卡PZ-20B型金相显微镜、200HVS-5型维氏硬度计及200HRS-150型洛氏硬度计,对渗碳G20Cr2Ni4A钢轴承套圈三种不同淬火工艺后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出精准渗碳热处理工艺,使其组织及性能指标达到国外客户的要求,实现了风电增速箱轴承国产化。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油浴二次淬火工艺和常规二次盐浴等温淬火工艺虽然在材料表层组织、心部组织、晶粒度及心部硬度等方面可以满足要求,但在表面硬度及硬度梯度等方面均不能满足技术要求;低温快冷二次盐浴等温淬火工艺在所有指标上均可以很好地满足套圈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薄壁零件制造过程中的变形控制研究是现代制造领域的重要课题.针对某新型航空相机上薄壁轴承环零件复合制造工艺的复杂性,对该薄壁轴承环(GCr15轴承钢)进行了淬火工艺的Deform 3D仿真研究.根据淬火工艺参数范围列出多因素多水平的正交实验表,进行不同的试验组合模拟试验,分析影响淬火质量因素的主次关系并优化出最佳水平条件:以5℃/min的加热速度将零件加热到840℃,保温15min后在20℃流动油中淬火冷却.最后对该优化条件下的薄壁轴承环进行了淬火变形仿真分析,获得了淬火变形影响规律以及较好的淬火质量,为轴承环的后续机加试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30CrMnSiNi2A 钢Ms 点以上采用等温淬火工艺, 其强度指标随等温温度升高而降低, 且低于淬火200℃回火的指标值,而塑性、韧性指标相对于淬火200℃回火有明显提高,硬度稍有降低。在340℃等温淬火获得最佳性能组合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引锭杆铸造生产工艺特点及其铸态组织要求,详细分析了主要合金元素的作用,运用正交试验法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引锭杆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试验,并对该引锭杆的淬透性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最大壁厚为140mm的ADI锭杆需要进行必要的合金化,合金元素的加入量为:WMo=0.2-0.3%,WNi=0.4-0.5%,WCu=0.5-0.8%;该ADI引锭杆的优化热处理工艺为:在900℃奥氏体化保温90min,再进行360℃等温淬火,等温“时间窗口”为90~120min;在该成分与热处理工艺条件下,引锭杆可以淬透,能够获得以针状铁索体十残余奥氏体为基体的组织,其力学性能达到QT900-8。  相似文献   

15.
感应加热进展5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苏联与美国均在1935年应用曲轴颈感应淬火工艺,此后感应淬火工件逐步扩大到发动机耐磨零件与汽车底盘零件。轴承、铁路、机车、机床和纺织机械等各个行业,也逐步采用感应淬火工艺,使感应热处理件在热处理件中的比例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16.
将表面渗碳处理的SAE8620轴承钢在855℃奥氏体化后,在225℃盐浴中进行等温淬火处理,再在225℃下进行回火处理,研究了等温淬火时间(7,21 h)对试验钢显微组织、物相组成、硬度和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温淬火7 h时试验钢表层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残余奥氏体、马氏体和碳化物,等温淬火21 h后表层组织中的马氏体消失,贝氏体板条平均宽度增加,针状贝氏体铁素体含量增加,残余奥氏体含量减少;与等温淬火21 h相比等温淬火7 h试验钢的表层硬度更大,接触疲劳寿命也更长,这主要与其表层残余奥氏体含量更高、贝氏体板条平均宽度更小、表层硬度更大,可以更好地抵抗塑性变形有关。  相似文献   

17.
30rMnSiNi2A钢Ms点以上采用等温淬火工艺,其强度指标随着温温度升高降低,且低于淬火200℃回火的指标值,而塑性,韧性指标相对于淬火200℃回火有明显提高,硬度稍有降低。在340℃等温淬火获得最佳性能组合。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为铁路货车轴承二次淬火开发研制的卧式旋转压床工艺试验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9.
高碳铬轴承钢贝氏体淬火工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涛  梅亚莉 《轴承》1998,(3):15-18
高碳铬轴承钢贝氏淬火能显著提高钢的强韧性,比例极限、屈服强度和断面收缩率;与相同温度回火的M组织相比有更好的耐磨性;尺寸稳定性;可以实现无裂纹淬火等一系列优点,所以广泛应用在轧机轴和铁路轴承上,介绍了国内外对贝氏体淬火工艺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贝氏体球墨铸铁的成分和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由实验得出:贝氏体球铁经860℃等温淬火+290℃回火,能大大提高耐磨性,用其取代45钢作球磨机衬板,效益显著。同时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贝氏体球墨铸铁和45钢的耐磨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实验中得出的数据可对贝氏体球墨铸铁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