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聚氯乙烯薄膜增塑剂迁移速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富里叶红外光谱(FTIR)法,研究了聚氯乙烯薄膜增塑剂的迁移速率规律,研究结果表明,PVC增塑剂的迁移是有时间性的,在迁移初期,迁移速率较快,其迁移浓度与迁移时间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随的迁移速率逐渐减慢,最后趋于平衡。温度对增塑剂的迁移速率有较大影响,温度升高,迁移速度加快,其迁移系数与热力学经对温度成正比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用全反射红外技术对聚氯乙烯薄膜及其胶带进行了增塑剂迁移性能研究,增塑剂迁移经一定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出聚氯乙烯薄膜中增塑剂迁移的扩散系数约为0.1nm^2/min,实验证明:影响其增塑剂迁移性能的因素是催化剂的类型,用量及胶粘剂的种类。 相似文献
6.
PVC中增塑剂迁移和抽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聚氯乙烯(PVC)中增塑剂抽出和迁移的危害性和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影响增塑剂抽出和迁移的主要因素,如:增塑剂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环境温度、增塑剂含量、介质和时间。归纳总结了各种能有效抑制PVC中增塑剂抽出及迁移问题的解决办法及研究成果,主要为添加聚酯增塑剂、添加纳米粒子、使用离子液体、表面改性、表面交联、表面喷涂防护涂层等。 相似文献
7.
用全反射红外技术对聚氯乙烯薄膜及其胶带进行了增塑剂迁移性能研究。增塑剂迁移经一定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出聚氯乙烯薄膜中增塑剂迁移的扩散系数约为01nm2/min。实验证明:影响其增塑剂迁移性能的因素是催化剂的类型、用量及胶粘剂的种类。 相似文献
8.
9.
用全反射红外技术对聚乙烯薄膜及其胶带进行了增塑剂迁移性能的研究。增塑剂的迁移经一定时间后达到平稳。对聚乙烯薄膜来说,增塑剂迁移的扩散系数约为1×10-7mm2/min而对不同配方的聚氯乙烯胶带,影响增塑剂迁移性能的因素是催化剂的类型及用量,及胶粘剂的类型。 相似文献
10.
11.
12.
用纳米SiO2和纳米CaCO3来抑制喷绘用聚氯乙烯(PVC)膜中增塑剂的析出,并探讨了纳米SiO2和纳米CaCO3对喷绘PVC膜喷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CaCO3和纳米SiO2可以有效抑制喷绘PVC膜中增塑剂的析出,纳米无机粒子含量越高,其抑制作用越明显,但纳米无机粒子含量超过20份时,PVC膜的力学性能和喷绘性能下降;纳米无机粒子提高了喷绘PVC膜的油墨吸收速度;当纳米SiO2和纳米CaCO3团聚颗粒较大时,对PVC膜的喷绘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超临界CO2为发泡剂,用自制的动态模拟发泡装置研究了聚氯乙烯(PVC)配方中改性剂丙烯酸酯类高分子聚合物(ACR)含量和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含量对PVC微孔塑料泡孔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工艺条件和配方相同的情况下,ACR为4份时得到的PVC微孔泡沫塑料泡孔密度最大,泡孔粒径最小,DOP为2~6份时比较适合PVC微孔发泡,并且振动力场的引入有利于得到细小均匀的微孔结构. 相似文献
14.
15.
用全反射红外技术对聚氯乙烯薄膜及其胶带进行了增塑剂迁移性能的研究。增塑剂的迁移经一定时间后达到平衡。对聚氯乙烯薄膜来说,增塑剂迁移的扩散系数约为1×10~(-7)mm~2/min.而对不同配方的聚氯乙烯胶带,影响增塑剂迁移性能的因素是催化剂的类型及用量,及胶粘剂的类型。 相似文献
16.
软质PVC中增塑剂在不同溶媒中的迁移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软质PVC交联前后,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在蒸馏水、3%乙酸、10%乙醇和橄榄油浸泡溶媒中的迁移行为。结果表明:增塑剂在蒸馏水和乙醇浸泡溶媒中,前24 h缓慢上升后趋于平缓;在乙酸浸泡环境中,交联改性延迟了增塑剂迁移出来的时间;在橄榄油浸泡溶媒中,前24 h迅速上升后也逐渐趋于平缓,交联改性对增塑剂迁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凝胶含量越大,迁移率越小。无论PVC交联与否,增塑剂在不同溶媒中的迁移率大小顺序均为:橄榄油>10%乙醇>蒸馏水>3%乙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