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分析了工作场所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检测中的焦磷酸法,对实验过程中各个控制要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实验前应通过多种方法对样品中关键成分进行确认,实验过程中焦磷酸的制备、对溶液温度的控制、操作速度等都是保证分析数据准确可靠的关键因素,同时要加强实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2.
王琰 《聚酯工业》2018,(1):22-24
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192.4-2007)中焦磷酸法的主要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制订该方法的过程控制、消除影响因素、提高其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焦磷酸法对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检测的准确度,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滤纸、样品溶解温度、灰化温度和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得到了焦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最佳方案,即:选用无灰定量滤纸、样品溶解温度247~250℃,灰化温度900℃,灰化时间35 min。研究可用于保障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准确性,为粉尘类职业病监控和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泥制造业的生产性粉尘作为该行业主要危害因素严重影响着人身健康,为了解水泥行业的职业病危害情况,于2011年对某水泥生产厂进行了职业危害因素调查。对该企业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和检测,依据粉尘浓度检测结果、分散度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分析粉尘的危害程度。该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石灰石粉尘、煤尘、石膏粉尘、矽尘等,生产过程中危害最大的工序为生料研磨配料工序,该工序产生的石灰石粉尘的超标率达86%。我国水泥生产行业职业病危害严重,要保护从业人员健康可加强作业现场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等相关措施,从本质上减弱危害影响可进行技术革新,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替代立窑等落后生产线的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寻一种操作简易,方法可靠的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硅的含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了改良的滴定法测定三氧化二铝的含量,采用重量法检测二氧化硅的含量,结果,三氧化二铝的平均含量为14.03%,RSD为0.64%。二氧化硅的含量均在50%左右。该方法专属性好,可用于蒙脱石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江湖 《山东化工》2023,(19):151-153+163
电气石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决定了电气石在开采、加工过程中对劳动者的危害程度。先后使用焦磷酸、氢氟酸对电气石样品进行处理,用重量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和量化,不确定度来源包括实验过程的重复性、天平称量质量、样品处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电气石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7.13%,在置信因子为95%时,取包含因子k=2,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76%。测量结果的主要不确定度来源于实验过程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肺炎链球菌多糖结合物中游离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Lowry法与凝胶色谱法相结合的方法检测结合物中游离蛋白浓度,再计算出结合物中游离蛋白含量,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准确性和精密性验证。结果采用本方法测定3个浓度肺炎链球菌多糖结合物中游离蛋白含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98.5%和97.0%;检测同一批肺炎链球菌多糖结合物的试验间变异系数CV值为3.0%。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性和精密性较好,可准确检测出肺炎链球菌多糖结合物中游离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焦丽丽 《中氮肥》2003,(4):61-62
脱碳溶液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通常都是采用重量法。重量法的优点是测定结果比较准确 ,缺点是操作复杂 ,费时太长。一定量的二氧化硅在脱碳液中能起防腐作用 ,但二氧化硅含量太高 ,就会发生硅胶凝聚析出 ,在较高的二氧化碳分压下 ,引起溶液 p H值下降 ,在 1 0 0℃左右 ,硅胶开始脱水生成二氧化硅 ,堵塞管道 ,造成停车事故 ;二氧化硅含量太少会造成设备腐蚀 ,使总铁增多 ,固体颗粒增多 ,这也是造成拦液的原因之一。又因为硅在溶液中以硅酸盐形式存在 ,对脱碳液性能有影响 ,所以要分析、控制。因此 ,及时、准确测定脱碳液中二氧化硅含量十…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丁醇醚化氨基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是考核配方、反应条件的合理性及树脂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测定甲醛的一般方法,数据相差十分悬殊,因而难以准确判断树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通过试验,我们认为,准确测定的关键在于能否将树脂中的游离甲醛全部萃取入溶液中进行定量反应。本文比较了测定甲醛含量的不同方法,并采用丁醇作溶剂,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二、试验和结果1.测定方法的比较(1)配制甲醛标准溶液确定理论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生产、贸易和施工的要求,亟需建立快速、简洁、有效的方法测定钾水玻璃二氧化硅的含量。采用氟硅酸钾容量法对钾水玻璃中二氧化硅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易操作、准确度高等优点,可用于钾水玻璃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有效测定。通过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和实验条件的讨论,为实验室测定二氧化硅含量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与重量法相比,该方法提高效率30倍以上。除此之外,该方法可在20 min之内得到结果,方便、快捷、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
赵谊  何磊  杨丹  张建民 《广东化工》2012,39(13):18-19,17
以堆煤场煤尘为对象,对粉尘颗粒在大气中的受力状况进行了分析,对开放性尘源表面的粉尘起尘及其在大气中扩散的运动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利用Lagrange方法,研究了堆煤场煤尘颗粒群的扩散运动方程,并借助MATLAB语言,编制了环境中粉尘浓度的计算程序,对颗粒运动进行了模拟,为评价露天矿堆煤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于希华 《辽宁化工》2014,(3):304-305
轻油裂解法生产氰化钠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焦粉,十分易堵塞管路,怎样合理地除尘,是各个企业努力方向,做到经济合理、环保、安全,还需要一定技术。结合营口三征公司氰化钠生产工艺的现状,进行改进,并取得一定效果,并在同行中取得先进地位,简单对这种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转妒厂二次烟尘的产生,并提出了治理二次烟尘的技术措施:通过烟尘的工艺参数、风量的确定,除尘流程的分析,确定除尘器和风机参数;经除尘后烟气排放质量浓度≤30mg/m3,操作现场含尘量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房献宝  李超 《广东化工》2009,36(6):187-188,268
锅炉的烟尘监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监测结果准确可靠,在实际监测工作中必须加强质量控剁。根据有关资料和结合多年的烟尘监测工作经验,从基础条件、监测准备、监测过程、数据处理等几个环节对烟尘监测的质量控割做了一些小结和探讨,相应的提出了做好锅炉烟尘监测工作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5.
汽车涂装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缺陷如:颗粒、针孔、流挂、缩孔等。根据解决一次中涂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缩孔来论述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电炉炼钢烟尘生产高品位氧化铁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遵安 《辽宁化工》2005,34(8):329-331,334
以含有50%以上杂质的钢厂电炉烟尘为原料,通过对原料的主要成分、含量及烟尘的粒度分布的宏观分析和对产品的X-光衍射谱图及其电镜的微观分析,研究了烟尘的结构和物化性质。在采用了物理和化学联合筛选的方法后,有效地清除了其中所含的杂质,并且通过高温煅烧变相,获得了纯度达99.5%的Fe2O3氧化铁红产品,并经过改良,有效地把SiO2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1%以下,最终得到了高品位的氧化铁红产品。对实验过程、酸浓度、滴定速度和pH值等对实验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得出了合理的工艺条件为溶解烟尘的c(H2SO4)=3.5mol·L-1;中和滴定终点的pH值为3.2~3.3;中间停顿时间为10min;最后在600~700℃高温下煅烧1.5~2.5h。  相似文献   

17.
钢铁厂典型粉尘的基本物性与利用途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钢铁生产流程中产生的几种典型粉尘采用化学分析,激光粒度仪,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RD等手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粉尘含铁量高,粒度细且含有多种杂质元素;高炉干灰碳含量为34.00%,锌含量为16.60%且以铁酸锌形式弥散分布;烧结三电场除尘灰钾含量为15.88%且以氯化钾形式存在.对比了烧结、球团、直接还原和炼钢处理粉尘的优缺点,着重分析转底炉直接还原处理粉尘的优势,并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在1250℃下还原15min时,得到金属化率大于75%,脱锌率大于95%,脱钾、钠率大于80%和残碳量低于0.2%的金属化球团.  相似文献   

18.
统计技术是质量管理中进行质量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必要工具。本文阐述了该技术在玻璃钢过程控制中的应用,重点探讨了其应用范围,作用,方法及相关说明。力求为玻璃钢过程控制提供科学系统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满昌  侯学杰  林明  郑永宏 《涂料工业》2011,41(6):51-53,57
风电叶片在生产过程中,复合材料表面会由于各种原因粘附有粉尘.在叶片的涂装过程中,粉尘的存在会对漆膜在复合材料壳体上及漆膜层间的附着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该研究设计实验,使叶片壳体或涂层表面沉降粉尘后进行下道涂装,涂层固化后通过拉开法考察了涂装过程中粉尘对漆膜附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尘的存在对涂层对复合材料壳体及涂层层间...  相似文献   

20.
韩晶  郭希贤  辛广谦 《辽宁化工》2005,34(6):275-276
通过对大量的炉窖排尘的测试,给出了不同炉型烟尘粒度分级,从中看出排尘中飘尘和微粒占有较大的比重,对环境和人群危害是较大的,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