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建筑物特别是古建筑物都有可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地震,其框架结构,受力支点都有可能有一些改变,如果再加之爆破振动的影响,就有可能使建筑物扭曲变形,甚至倒塌。在爆破震源影响的范围内,结合了地震震动对建筑物的影响后,才能对建筑物的抗震级数做出准确的判断,本文主要从地震震动与爆破振动异同点入手,着重介绍震源位置、传播途径、震波强弱、能量释放方式、峰值速度,最后根据建筑物的框架结构和受力点的受力能力,判断出爆破现场的装药量和应该采用的爆破方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地铁隧道施工不同穿越角度与上方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对建筑物沉降及其受力的影响,选取五种地铁隧道与上方建筑物不同穿越角度的工况,并利用MADIS-GTS建立隧道-建筑物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首先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对地铁隧道开挖引起建筑物沉降的影响,其次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建筑物的受力情况。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角度的增大,建筑物基础沉降逐渐减小;随着角度的增加,建筑物承受的最大剪力和弯矩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3.
主井井塔利用箕斗提升矿物,是矿井生产的重要建筑物。以纳林河二号煤矿主井井塔为例,对其设计过程进行了探讨。首先论述了结构分类和优缺点,确定采用钢筋混凝土外箱内框的结构形式,平面尺寸26 m×21 m,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总高度83.5 m。接着从井塔的平面及竖向布置、结构受力分析、基础设计、抗震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分析认为,井塔工程首先要满足工艺的提升要求,因为与普通民用高层建筑在使用功能和受力特点上有显著的不同,其设计中还有诸多因素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可逆移动带式输送机的工况特点的分析,主要从结构特点入手,对其进行选型设计和行走机构的设计选择,从而使可逆移动带式输送机达到其最大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5.
崔国强  李洪刚 《煤》2008,17(6):38-41
通过对曹庄煤矿71012倾斜采煤工作面和走向长壁采煤工作面71011矿压观测资料的比较,发现了倾斜长壁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的新特点,并从矿山压力理论上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倾斜采煤改变了老顶的受力状况和运动状态,采场周期压力显著减弱,大大减轻来压的威胁,有利于顶板管理,有利于安全生产,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从镐形截齿的受力状况分析其结构特点和性能要求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通过对采煤机镐形截齿的使用条件和受力状况分析 ,讨论了有利于其工作的结构特点以及截齿应满足的机械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抗变莆建筑物的采动变形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大量的观测资料,分析总结了抗变形建筑物与其地表的移动变形关系,为抗变形建筑物的设计与保护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国内与国外井塔的产生、发展及应用概况,并针对国内部分井塔的情况从平面形状、基础类型、主体结构形式及其优缺点、提升机大厅高度及设计建造年代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并从设计角度阐述了张小楼新井主塔的平面尺寸、结构形式、提升设备能力、经济技术指标等主要特点,指出该井塔在国内目前已设计建造的井塔中均处于较高的地位,同时也是徐州矿务集团公司第一座采用89系列规范设计施工建造的井塔。  相似文献   

9.
刘金娃  于磊 《煤矿机械》2011,32(8):152-153
介绍了CST可控驱动装置的结构,分析了CST可控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总结了其主要特点,最后将CST可控驱动装置与几种常用的软启动装置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便于选择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倾斜长壁综采放顶煤采场矿压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倾斜长壁综采放顶煤采场顶板受力与破坏情况,用材料力学理论推导出了基本顶岩层初次次垮落和周期垮落步距的计算公式,并简单分析了仰、俯斜开采采场矿压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建筑工程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出了建筑工程中地质特征及岩土工程支护研究。以昆明市某深基坑高层建筑工程为例,从区域地貌与地层结构分布特征、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变化特征和水文地质与地震效应特征三方面,分析该建筑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特征。采用CFG桩复合地基与基坑围护结构,处理建筑岩土工程。基于加固区与下卧层内的附加应力,确定地基整体沉降量。基坑支护处理选用喷浆土钉墙基坑支护方案,利用圆弧滑动面条分法,确定建筑工程基坑的整体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分析建筑工程地质特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岩体工程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建筑工程基坑内桩的沉降量与基坑水平位移量,提升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采煤沉降区面积较大或建筑平面面积较大时,建筑结构稳定性分析结果往往不准确,设计了一种新的采煤沉降区建筑结构稳定性分析方法。通过多源SAR数据融合,实现采煤沉降区的建筑地面监测,构建采煤沉降区的建筑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实施建筑结构数值模拟,对建筑地基在建筑荷载作用下的土体空间实施受力分析,获取地基沉降和变形情况;通过模拟沉降区建筑结构应力场特征分析采煤沉降区的建筑结构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模拟准确度较高,且计算性能比较优越,能够满足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岩石地球化学及微量元素的分布分配特征的研究,阿达龙地区地球化学异常与地层分布和构造有密切关系,总结出矿体与地层、岩性、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的空间分布关系;通过对大量样品中的元素进行相关关系和R型聚类分析,得出成矿过程中成矿元素与伴生元素的组合特征,总结出该地区低温热液型金矿找矿标志;通过异常查证在As61号异常区内的北东角发现了阿达龙金矿,综合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提出川西阿达龙金矿类型成矿有利地质条件、地球化学特征、找矿标志及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4.
泉店-灵井铁矿床位于河南省中部,是近年来河南省地质勘查基金在许昌铁矿成矿区发现的又一大型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矿体赋存于太古界登封岩群武庄岩组二段,呈层状、似层状多层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由于受古断隆构造和含矿地层控制,矿体呈北西—南东向带状展布、且多呈断块产出。笔者在讨论矿床地质特征的同时,对区内磁异常特征、构造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该区深部沿矿体倾向方向和部分磁异常分布区尚有较大找矿空间。通过进一步勘查,矿床规模将会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煤粉颗粒粒度对煤质分析特性与燃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姜秀民  邱健荣 《煤炭学报》1999,24(6):643-647
采用Malvern 公司的马尔文粒度仪测量煤粉颗粒的平均粒度和粒度分布、及Leco 公司的MAC- 500 型工业分析仪测量煤粉的工业分析成分, 对合山劣质烟煤、晋城贫煤的各4 种不同粒径的细化和超细化煤样进行了试验研究, 应用库仑滴定法测定了煤粉颗粒粒度对煤质全硫元素分析的影响. 结果表明, 煤粉颗粒粒度对煤质分析特性有很大的影响, 并进一步影响煤粉的热解、着火、燃烧等特性. 煤粉颗粒粒度是进行煤质分析与燃烧系统设计的重要物理参数.  相似文献   

16.
豫西地区地层中赋存有较丰富的硅化木,是重要而又典型的古植物地质遗迹。分析了豫西地区硅化木的分布、赋存层位及特征,研究了赋存硅化木地层的沉积环境,古气候特征以及硅化木的成因。分析研究得出,豫西地区硅化木成因主要为高大的乔木植物、适宜的古气候条件、高浓度的硅质溶液、快速埋藏和缺氧条件。  相似文献   

17.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用阻尼器连接双塔楼的简化分析模型,利用时程分析分别对两个单塔楼和用阻尼器连接的双塔楼进行分析,比较了各单塔楼结构的减震效果。通过工程算例对双塔连体结构的各层加速度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地采诱发建筑物损害预测中指标与建筑物损害的关系不确定性问题,综合应用相关分析法、鱼骨图理论及SVM原理构建地采诱发建筑物损害的分析模型。采用相关分析法及原因型鱼骨图模型分析指标与建筑物损害的关联度,计算各因素权重,用建筑物损害观测数据对指标加权的SVM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测试结果良好。研究结果表明:鱼骨图模型可获得指标与建筑物损害的关系,量化输入指标的重要性;建筑物本身条件中与空区位置、建筑物状况的重要性明显高于其他指标,加大建筑物本身建设,可较好地改善建筑物抗损害能力;基于鱼骨图的SVM分析模型可以更好地考虑各指标对建筑物损害的综合影响,回估误判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李格锐 《中国矿业》2014,23(6):63-70
为了从经济、环境等角度综合研究矿业城市的发展态势,找出其与国家优化目标的差距,本文结合相关规划资料,研究了矿业城市类型、空间的分布特征,并通过对比分析法和泰尔指数对矿业城市发展态势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近1/4的矿业城市进入衰退期;西部地区矿业城市最多,且大多数成长型矿业城市分布在该地区。目前超过一半的矿业城市经济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部分矿业城市还存在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环境污染严重、矿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不一致、产业布局与区域资源承载力不相符等问题,其发展态势与国家优化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