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2)
<正>一个好的设计品牌应该是注重设计与美学的,而一个好的设计产品,应该是蕴藏着一些美学因子,可以让观者及使用者感知到它的美的。设计往往需要有"特色"才能够吸引人,而"特色"则需要不同的设计元素或者美学因子以及区别于大多数的表达方式来支撑实现。本期我们将与大家分享三个来自国内原创品牌的设计产品,它们分别是自然家、多少以及哲品,作为本土原创设计品牌,它们在自己  相似文献   

2.
孔祥云采访 《家饰》2008,(11):35-50
这位来自荷兰的设计师能够在设计界赫赫有名的根本原因,就是他的设计作品虽然怪,却有着其独特的创意美学。纵观这些年来Richard Hutten的设计作品,总是以“怪”而闻名.却又“怪”得无可厚非,充满幽默感和创意美学。对他而言.“设计不是一个理性的过程.是一个感性的过程,你可以用心感受得到,而我想做的正是要把设计变得有趣。”  相似文献   

3.
林磊 《山西建筑》2009,35(32):4-6
分析了幼儿园建筑空间的行为心理层次,提出了幼儿园建筑空间的设计原则,探讨了幼儿园建筑空间的美学范畴,指出一个好的幼儿园建筑空间设计应该是真、善、美高度统一的空间综合体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布正伟 《建筑创作》2006,(7):i0023-i0024
每个历史时期的建筑话语,都会有一个中心词:20世纪50年代是“形式与内容”,60年代是“建筑美学与建筑风格”.70年代是“设计革命化”,80、90年代是“个性、创新”,90年代末至今是“特色、标志性”,在设计舞台上跌跌撞撞地走过了40多年后,我确实感受到了时代的巨大变迁,但同时也悟出了一个基本道理:绕来绕去,我们并没有跳出如来佛的手心,还是要回到人类建筑活动的“出发点”上来。尽管当今要考虑的因素(问题)要广泛、深远得多,也尽管当今我们的价值取向因历史和现状的千差万别而各有不同,但是终归还是需要我们在一定的“规则”下,去“玩”各种建筑因素(即影响建筑的各类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最佳组合”与“系统整合”的这类“游戏”。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
在设计产业成为热门名词的同时,人们看到更多的是关于创意背后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多的外国设计产品反客为主地充斥着中国市场,中国设计被淹没在滚滚巨浪下。包豪斯的建立是欧美现代设计史的开篇,"少即是多"的美学观念已深入设计意识,而中国的设计似乎停留在模仿、借鉴的基础上,如婴儿学步般地进行着。如何找到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理念和风格,摆脱窘境,驶入美学经济的快车道,被新生代设计师抛弃到旮旯的文学是一个有价值的参照。  相似文献   

6.
装饰装修设计就是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条件,在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的支配下,通过对空间的限定、人为组织而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在生活节奏逐步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特别是室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使家庭装修做到“以人为本、突出个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设计者的“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一个好的设计师,并不是单纯设计什么,而是在理解人们需要的基础上设计”高仪设计副总裁Paul Flowers如是说。[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寒地城市设计对策简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从“寒地”需要出发 ,对寒地城市设计概念、机遇及国内外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分析 ,提出寒地城市设计对策 ,以求为寒地城市特色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9.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更是艺术和文明的固化见证。当前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入,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建筑怎样才能继承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中国建筑在“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影响下应该如何发展?在设计中又应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地域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举世瞩目的2010年世博会将在中国上海举行,如何利用这次契机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的特色和当代上海的文化,这便是我们在设计中所需要关注和探索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2)
在现代设计美学学科的建构过程中,设计美学与美学、设计之美的特质、设计之美与艺术之美、设计之美的实用性、设计美学的教学内容等问题,是首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胡媛媛 《南方建筑》2006,(5):123-125
目前居室装修已是入住前必备程序,但居室设计较少专业设计师参与,往往设计是依流行而动,少有考虑到居住的具体细节。本文结合居室设计中的实际情况,对收纳空间进行分析,提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的要点,说明设计师应该思索设计的本源,“为人们所需要的设计甚于人们所想要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我们这次是对在北京拥有悠久历史的王府井新华书店书架部分进行的设计改造。这里结合“为儿童而设计”理念主要想介绍的是位于卖场核心部分的特色书台。此次项目家具设计中,我们把立足点放在了“全方位设计”上。“全方位设计”是在“无障碍设计”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延伸。“无障碍设计”侧重从残疾人的角度出发,在设计中注重该人群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先探讨了美学、设计美学和书籍设计的概念以及分析“美”在设计中的多层面表现。设计美学在书籍设计中的体现不仅是在书籍布局中所体现的内涵,还有体现在色彩、布局、创新等方面,并且还要合理的编排与设计,把书籍的内涵完美地展现出来,这也是所谓的内容、形式与艺术完美结合。所以本文的最后从美学中的色彩、布局、创新等方面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进行逐步剖析。  相似文献   

14.
《城市建筑》2005,(3):67-75
工作室简介:刘晓钟工作室依托于有着丰富住宅设计经验的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六设计所,以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为主项,兼顾城市设计和公共建筑设计,注重策划,创新,市场认知的“整体设计”过程,以平实自然,贴近生活的创作方法,通过对“反映功能,美学及精神需要”的建筑产品进行刻画,体现“建筑服务于社会”,“建筑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冯国安 《城市建筑》2009,(12):41-42
何为一个好的城市?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已经太多了,因此我不想用学术的观点探讨。我相信一个好设计和一个好城市不需要太复杂的理论,而需要设计者的敏感观察力和对细节的把握力。我是相信美好的城市环境该从设计教育开始。  相似文献   

16.
王曼 《建筑设计管理》2012,(12):38-40,48
以建筑美学的眼光审视,介绍了建筑美学思想及其发展趋势,从影响、联系、作用三方面系统分析了建筑美学与城市物质空间属性之间的关系。并从城市设计角度判断城市物质空间属性走向。本课题的研究是针对现有城市规划内容、方法和城市特色理论的深入和细化,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从新的视角和切入点了解城市规划的“物质空间属性”走向。  相似文献   

17.
美国设计家普罗斯曾说过:“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而忽视了更重要的第四维:人性。”在技术水平、市场需求、审美取向等条件不断变化的今天.一个设计的好与坏很难有恒久不变的评判标准,但有一个标准是不变的,那就是设计中对人的关注,设计要以人为本.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城市设计、景观和建筑艺术在“小脚美学”的指导下,塑造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所谓风格,也让我们的建筑和城市艺术终于迷失了方向。我们的城市设计、景观和建筑需要走向新美学——大脚的美学,追求健康的生态过程之美、丰产之美。这种新田园城市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不是乌托邦,而是新美学下的生存艺术。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9)
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概括总结出了产品设计的十原则:1、出色的设计是需要创新的。它既不重复大家熟悉的形式,但也不会为了新奇而刻意出新。2、出色的设计创造有价值的产品。因此,设计的第一要务是让产品尽可能地实用。不论是产品的主要功能和辅助功能,都有一个特定及明确的用途。3、出色的设计是具有美学价值的。产品的美感以及它营造的魅力体验是产品实用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每天使用的产品都会影响着我们的个人环境,也关乎我们的幸福。4、出色的设计让产品简单明了,让产品的功能一目了然。如果能让产品不言自明、一望而知,那就是优秀的设计作品。5、出色的设计不是触目、突兀和炫耀的。产品不是装饰物,也不是艺术品。产品的设计应该是自然的、内敛的、为使用者提供自我表达的空间。6、出色的设计是历久弥新的。设计不需要稍纵即逝的时髦。在人们习惯于喜新厌旧、习惯于抛弃的今天,优秀的设计要能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让人珍视。7、出色的设计贯穿每个细节。决不心存侥幸、留下任何漏洞。设计过程中的精益求精体现了对使用者的尊重。8、出色的设计应该兼顾环保,致力于维持稳定的环境,合理利用原材料。当然,设计不应仅仅局限于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应注意不让人们的视觉产生任何不协调的感觉。9、出色的设计越简单越好。10、设计应当只专注于产品的关键部分,而不应使产品看起来纷乱无章。我们每天生活在大量产品中,工业产品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很多时候细节决定成败,好的产品可能在潜移默化中给我们带来便利,而有缺陷的设计给生活带来各种不便。本文则从设计的细节来论优秀设计与设计缺陷。  相似文献   

20.
Lara 《现代装饰》2010,(1):28-29
德国设计大师Dieter Rams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曾对其当时所出的现实环境深感忧虑,他形容设计行业仿佛是一个“充斥着奇异形状,色彩和噪音的让人无法理解的混沌世界”。而他始终在考虑着一个问题:“我的设计到底是不是好设计?”带着这个问题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同时代设计师所走过的轨迹,在进行了大量的考察研究后,总结出了优秀设计的十大诫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