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次小组""流动性"解析与延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十次小组关注的流动性概念的研究,从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组织性、历时性以及社会的流动属性出发,对城市流动性理念进行解析。流动性以其表象中物质性的可视运动方式与隐性中非物质性不可视的流动并置,为当代城市与建筑设计实践带来启示性思路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流动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共同作用下产生了以流动为特征的新空间形式.从解析流动社会出发,明确了流动空间的概念,重点对流动空间的结构模式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由节点、线和面3个层面构成了流动空间的结构模式.大都市区、城市群、大都市带和全球城市等流动空间节点,通过由交通流线和网络流线构成的网络体系推动了新工业空间、新城市空间以及精英空间的扩展.  相似文献   

3.
武汉火车站现代化交通枢纽综合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火车站是一座运用全新理念设计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文章从城市副中心及站区规划、车站高架式立体空间布局、新型进出站流线模式、建筑形象与地域文化的契合、结构和节能环保技术的运用等方面,论述了车站建设与城市规划的相互作用以及车站建筑设计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拉萨火车站     
《城市环境设计》2010,(4):96-99
拉萨火车站位于拉萨市南部的柳吾新区,与市区隔河相望,站房周围是连绵的山脉,场地宽阔而平坦。它既是西藏面向外界的重要门户,也是青藏铁路的标识性工程。设计力求与自然环境和西藏民族文化的协调,水平舒展的形态与高原的大地景观保持了一致。在功能上,设计强调以人流为主的客运流程,综合考虑了流线关系,保证旅客流线畅通明了,各项活动区域及设施布置相互匹配,并强化了拉萨火车站所特有的旅游服务和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概况,介绍了火车站的设计理念,并对其总平面布局及旅客流线设计、平面功能布局及建筑造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持续的流动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流动所带来的环境恶化、疾病传播等负面问题使得人们对流动空间治理愈发关注,而信息通信技术影响下的智慧流动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在“流动转向”背景下,流动性已经成为包括地理学在内许多学科研究的新范式。信息通信技术改变了城市居民的流动行为、流动体验以及流动表征的社会意义,建构了跨越多重空间的高维流动空间网络。本文从智慧流动性的内涵与特征、智慧流动性的影响因素与机理,以及智慧流动服务与管理三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并以流动空间理论为基础构建城市居民智慧流动性研究框架,试图为智慧流动性研究提供新视角。从实践需求来看,研究智慧流动性为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流动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常常会涉及到建筑流线的概念。建筑流线主要是指人们在建筑活动中的基本活动路线,该研究对象主要应用于对建筑平面的研究。建筑流线根据人们的行为方式将一定的空间互相联系,通过流线对空间进行分割,进而实现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城市综合体建筑是展示城市风貌、表达城市文化理念的建筑尸体,同时也是浓缩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运转效率的集约化空间组织形式。本文对城市综合体建筑的流线设计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的设计规划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长白山站的建设背景及项目概况,基于建筑设计理念,对其站区规划设计与进出站流线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长白山站既能与当地环境相融合,又能充分体现现代气息,是简约、高效、舒适的交通综合建筑。  相似文献   

9.
火车站作为城市门户地区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区域,也是城市设计关注的重要目标,该文结合如东火车站广场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实践,探讨了门户区与城市互动发展、前期综合定位、规划策略制定、门户区形象塑造、站前广场规模尺度研究、商业综合一体化开发、交通流线组织等多方面内容,以期对同类地区的城市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西方城市第三空间研究及其规划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不断演进,时间与空间的弹性逐渐增强,第三空间的概念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雷·奥尔登堡提出的第三空间的概念、内涵以及国外相关理论研究进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了再认识,强调了第三空间的可进入性、社会交往、信息密集与流动性。希望通过对第三空间概念和本质属性的理解,为我国转型期城市公共空间破碎化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为智慧城市建设中流动场所的营造提供理论参考,并提出智慧城市空间建设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1.
龚雯 《山西建筑》2007,33(27):54-55
结合项目概况,介绍了南通火车站的设计理念,并对其总平面布局及流线设计、平面功能布局、空间形态及建筑造型、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南通站的正式开通对改善苏中、苏北地区对外交通条件,加速江苏腹地经济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高速铁路网的建设,许多城市陆续新建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如何打造便捷的交通流线组织,实现车流、人流的快捷疏散,并给旅客提供舒适的配套服务,是此类交通工程设计中的核心问题。结合三明南站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组织设计,阐述此类工程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南京浦口火车站是中国近代火车站的典型案例。研究梳理总结了浦口火车站的历史背景;以车站整体站区为对象,解析了站区整体空间序列以及站区与周边环境的空间格局;分别从形体组合、功能分区与流线组织、建筑尺度、立面构图、结构与材料等方面对站房主楼的建筑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选取雨廊与月台雨棚、车务段大楼、电报房等车站的附属建、构筑物,剖析其形态与结构特征。此案例分析希冀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生以及后续相关专题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新武汉火车站功能布局.流线分析的简要阐述,理解武汉火车站这个具有代表性的交通建筑,透过它,展示一部分现代交通建筑的走向。  相似文献   

15.
《新建筑》2020,(3)
文章梳理了京张铁路的建造背景以及北京西直门火车站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西直门火车站选址过程、选址局限性以及站场总体布局的演变;在对建站初期和重建后站房建筑的形制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系统剖析了站房建筑的特征,包括建筑的平面功能、流线与尺度,建筑形体组构方法、立面构图逻辑与形式,建筑结构体系与材料特征等;最后,对站房建筑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进行解读,以期为西直门火车站的活化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费移山 《建筑师》2022,(2):62-67
空间流动性曾经是现代建筑的主要成就之一,也是其不断创新的主要推动力。正是通过绵延于建筑、城市、景观之间的流动性,使得建筑师能更为主动而深入地介入当代城市空间重构的过程中。但是面对流动速度的不断提升,以及由此而来的流动空间对于场所空间的宰治,如何为人类创造生活的场所与交往空间,仍然是当代城市建筑领域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17.
费移山 《建筑师》2022,(216):62-67
空间流动性曾经是现代建筑的主要成就之一,也是其不断创新的主要推动力。正是通过绵延于建筑、城市、景 观之间的流动性,使得建筑师能更为主动而深入地介入当代城市空间重构的过程中。但是面对流动速度的不断提升, 以及由此而来的流动空间对于场所空间的宰治,如何为人类创造生活的场所与交往空间,仍然是当代城市建筑领域 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18.
伦敦滑铁卢火车站国际站房工程建设受到欧洲和国际建筑界的普遍赞扬。它的成功在于它既反映出90年代的特点,又表现出英国传统火车站的建筑风格。它在伦敦老城中心区,妥善地解决了设计和施工的各种难题,获得了合理的功能流线和使用空间,保证在高峰时间每15分钟进出1500名旅客。该工程的建设对设计和施工都极具挑战性。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后期,随着法国的TGV、日本的新干线和德国的ICE等快速客运系统相继出现,一批新型的铁路客站应运而生,这些客站已开始由单纯的铁路客站逐步演变发展成为综合交通枢纽,更加强凋与关注和城市轨道交通、航空、水运以及城市路网等各种运输资源的整合.其次,客站的城市性更加突出,兼顾城市开发的需求,为城市的改造和发展做出更多贡献.第三,站房的设计与建设,以及对原有站房的改造,都更加注重和关心旅客在使用上的感受,开敞自然的空间元素的运用,便捷通畅的流线设计,更加人性化的设施的应用以及最新建筑科技成果的应用,都彰显出铁路站房建筑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庭作为商业动线上的重要节点,其作用是在动态的交通流线中适当组织静态的休闲节点,与流动的步行路线共同组成一系列的地下空间秩序,使地下空间形成深远、立体而富于变化的层次、错落有致的空间,明确商业动线的方向,增加地下空间的趣味性,使商业空间更具有流动性和观赏性,改善地下商业空间的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