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驱动型风力发电系统由于其更高的机械效率与可靠性,目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发展非常快,市场份额不断增长。本文以直驱型风电系统为对象,对直驱风力发电机、变流器以及国内外的直驱风电产品现状进行了概要总结。直驱风力发电机结合全功率变流器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在性能、可靠性与低电压穿越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4.
5.
针对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中传统解耦策略易受系统参数变化的影响、对负载变化的适应能力差和抗干扰能力弱等缺点,本文将内模解耦控制引入双三电平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网侧和机侧控制系统,并对机侧内模控制器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电流内环采用内模解耦控制后,可有效抑制干扰及模型失配对输出的影响,克服传统的PI控制不能动态解耦以及对电机参数敏感的问题,并增强对给定信号的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矢量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在详细推导永磁发电机数学模型基础上,采用电流矢量解耦独立控制永磁发电机输出电流的有功和无功分量,实现无静差控制。同时通过最佳叶尖速比法最大风能跟踪方法,获得最大风能利用系数,实现系统的最大效率运行。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兆瓦级三电平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数学模型,采用双三电平PWM结构的全功率变换器;机侧采用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技术并结合PMSG较为常用的零d轴电流控制方案,提高了系统效率;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网侧变换器应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建立了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包括:SVPWM矢量控制模块,零d轴电流控制模块,abc到dq坐标变换模块,电压补偿模块。对风速阶跃变化时系统运行情况进行了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及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9.
以基本的单相正弦脉宽调制逆变器为对象,对其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采用电压电流闭环控制,通过MAT-LAB对系统进行仿真,并以DSP(TMS320LF2407A)为控制芯片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显示采用双环PI控制的离网逆变器输出效果良好,能满足交流负载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装置(化学电池)的不足,研究了飞轮电池的充电控制策略,并将其应用到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中,分析了飞轮电池的d-q模型.在飞轮电池充电控制过程中,把飞轮电池所用电机的定子电流进行d、q轴分解,通过控制id等于0,进而控制q轴电流即可控制飞轮电池的充电电流.搭建了飞轮电池充电控制系统的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了所用控制策略合理,能够满足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中小功率风力发电系统中,采用三相PWM整流器取代传统的二极管不控整流方式。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无速度控制方法,着重解决了电机飞速跟踪时整流器的启动问题。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风力发电机、变流器及其低电压穿越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力发电技术发展很快,单机容量不断增大,风电在电网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讨论了几种典型的风力发电系统,包括失速型风电系统、双馈和直驱型变速恒频风电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齿轮箱结构和发电机不同,讨论了其他类型的风电系统,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说明了常用的风电变流器拓扑,多电平变流器将得到更多的应用;为适应新的电阚规则对并网风电低电压穿趣与无功支持功能的要求,风电机组必须采取应对措施,对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风电系统发电机、变流器和低电压穿越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不同风电公司的相关产品与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以直驱式永磁同步电机和变流器为对象,提出了电机侧变流器和电网侧变流器分开控制的控制方法。在电机侧采取基于最佳叶尖速比的最大风能跟踪可以在起动风速、额定风速和功率恒定三个区域最大限度地捕获风能。在电网侧采用直接功率控制策略,动态响应性能优异,算法本身也相对简单,实现了网侧功率因数恒定。系统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的仿真波形和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从电机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双馈电机的等效电路以及在同步坐标和d-q坐标系下电机的数学模型,其次阐述了矢量控制原理和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最后利用MATLAB 7.6仿真软件搭建了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以电压空间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为基础,结合Matlab/simulink软件包构建了永磁同步电机变频调速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详细给出各模型的具体参数。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简单,控制精度高,用于永磁同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中具有良好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立足于我国风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风能专业人才需求结构和教育衔接进行了细致分析研究,在综合分析目前国内9所设置本专业高校所制定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可行的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方案,可对专业建设起到教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