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致变色材料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热致变色、光致变色、电致变色的原理,并讨论了这些致变色材料在建筑节能窗上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这一方兴未艾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柏立岗 《建筑科学》2007,23(6):57-59
本文介绍一种光致变色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建筑玻璃,它能调节室内光线和温度,让人感觉更舒适。作者首先研制出一种光致变色PVB薄膜,即用一种光致变色复合材料制备光致变色PVB薄膜,并找出了光致变色建筑玻璃的最佳生产工艺,最后对薄膜的光致变色性能和其合片后的建筑玻璃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薄膜和合片的性能都非常好,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23)
采用化学方法在不同的退火温度下制备了Ag/TiO2纳米薄膜材料。对300℃、400℃和500℃热处理条件下制备的Ag/TiO2纳米薄膜样品进行了形貌表征、XRD晶型分析和UV-Vis光吸收表征,发现Ag/TiO2纳米薄膜在650nm激光照射后发生了光致变色现象,本文对此光致变色过程中涉及的电子发射转移机制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对样品差分吸收光谱的分析,发现对TiO2进行500℃热处理后的Ag/TiO2样品具有更高的光致变色效率,分析了锐钛矿晶型的TiO2在光致变色的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的出现促进了人们对材料本质、结构、性能认识的深入和材料制备手段的进步,使得材料科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涌现出了大量性能优良、功能多样化的新概念功能材料。本文简介一些可用于建筑领域的新型功能材料如下: (l)光、热敏感材料:这类材料的颜色,能随外界光照强度或温度的改变而可逆变化,称之为光致变色或热致变色材料。利用其中一些材料随光强或温度升高颜色变深而使透光性下降这一特点,可将其以下薄膜的形式涂、贴或镀于建筑物门、窗等普通玻璃表面。当室外日照强烈或室外温度过高时,可通过玻璃颜色自动变深,…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型采光材料,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光提供了可能。新型采光玻璃可根据人们的需要灵活地控制室外光和热的进入,在较少能耗的前提下,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1、光致变色玻璃光致变色玻璃的透过率可以随着其表面照度的增加而降低,从而达到调整进光量的目的。光致变色玻璃在制造过程中,预先掺进了对光敏感的物质,如氯化银、溴化银(统称卤化银)等,还有少量氧化铜催化剂。在变色玻璃里,有和感光胶片的曝光成像十分相似的变化过程。卤化银见光分解,变成许许多多黑色的银微粒,均匀地分布在玻璃…  相似文献   

6.
新型功能材料与未来建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新技术的出现促进了人们对材料本质、结构、性能认识的深入和材料制备手段的进步,使得材料科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涌现出了大量性能优良、功能多样化的新概念功能材料。本文简介一些可用于建筑领域的新型功能材料如下:(1)光、热敏感材料:这类材料的颜色,能随外界光照强度或温度的改变而可逆变化,称之为光致变色或热致变色材料。利用其中一些材料随光强或温度升高颜色变深而使透光性下降这一特点,可将其以薄膜的形式涂、贴或镀于建筑物门、窗等普通玻璃表面。当室外日照强烈或室外温度过高时,可通过玻璃颜色自动变深,来降…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4)
用Suzuki反应设计并合成了含二噻吩乙烯光致变色单元的萘酰亚胺荧光化合物。所有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经核磁(~1H NMR)、质谱(Ms)确证了化学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荧光发射光谱,荧光寿命研究了含二噻吩乙烯光致变色单元的萘酰亚胺荧光化合物在溶液中和薄膜中的光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光致变色前后具有较高的可调控荧光对比度,高的光热稳定性和高的开关环量子产率,在超高密度光存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业和装饰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装饰材料的功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也推动了建筑装饰材料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纳米技术在建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新技术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原有材料性能,更赋予原有材料新的使用功能,即材料的高性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7,(8)
本文对电致变色、光致变色、热致变色、气致变色材料的发展现状、优缺点和趋势进行了简要介绍,希望对国内智能窗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此推动国内建筑在围护结构方面进一步的节能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10.
《暖通空调》2021,51(9)
以AgS无机光致变色玻璃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其在不同辐照度和照射时间下的透射比、反射比。结果表明,随着照射时间变长,变色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而辐照度对相关参数无影响。计算了该光致变色玻璃在不同照射时间下的遮蔽系数,拟合了两者之间的经验公式。光致变色玻璃的遮蔽系数最大降低幅度可达11.3%,随着照射时间变长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但始终小于照射前的遮蔽系数。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多孔陶瓷常用的几种制备方法和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多孔陶瓷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总结国内外对相变材料及其在混凝土领域中应用的基础上,介绍相变材料的分类和不同相变材料的优缺点,概述了相变材料对混凝土的控温理论以及相变控温混凝土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相变材料的封装技术。对该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相变材料在混凝土中应用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萘并噁嗪环上引入不同类型的取代基,合成了两种螺噁嗪光致变色化合物,并将其应用于涂料,配备出光致变色聚氨酯涂料。研究了涂料的光致变色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结果表明,涂膜在紫外灯照射下由无色变为蓝色,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并且具有较高的抗疲劳性。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17)
为了制备具有良好光致变色性能的载Ag的TiO2薄膜,利用PEG2000和PEG4000在载Ag的TiO2薄膜中制造出直径在几十纳米以上的密集孔洞,使薄膜呈现出显著的光致变色现象;比较了PEG用量、分子量和镀银时间对薄膜光致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PEG用量增加或分子量增加都会导致薄膜中孔的直径增大,直径50~100nm的密集孔洞最有利于提高光致变色速率;孔洞对Ag颗粒的尺寸、形状有一定限制作用,但随着孔径的增加,限制作用减弱;Ag颗粒的尺寸、形状、分布密度更加依赖于镀银时间,决定差分吸收光谱上"烧孔"的形状和位置,过长的镀银时间导致额外的"烧孔"和"烧孔"宽化。  相似文献   

15.
相变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辰  闫全英 《建筑节能》2007,35(12):41-44
相变储热技术是利用低品位能源,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相变储能在建筑节能和暖通空调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研究了在储能领域使用较为广泛的相变材料的种类及其特点。分析了国内外相变储能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变材料在建筑围护结构、太阳房供暖系统、电热蓄热系统及蓄冷空调中的应用。展望了相变材料在蓄能技术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李冰 《云南建材》2014,(9):188-189
现阶段,外墙保温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延长建筑使用年限,而且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推动作用,该技术的应用已是我国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当前在我国建筑发展领域,由于外墙保温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因此,环保材料革新速度也应当有所加快,只有将外墙保温技术和环保材料紧密结合,才可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本文作者针对外墙保温技术和环保材料革新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希望能够对读者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邢帆  江晓禹 《四川建筑》2004,24(6):74-76
介绍了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特性,对于复合材料在桥梁加固补强和新建桥梁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括。展望了该种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应用的美好前景,并指出了对树脂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会造成环境危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种值得重视的新型功能材料——可膨胀石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钢 《化学建材》2008,24(5):30-31
本文对可膨胀石墨的制备原理、理化性质以及当前应用状况作了介绍,并对这种新型功能材料在阻燃防火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消防防化服材料对于军用化学毒剂防护的基本原理和检验消防防化服材料军用化学毒剂防护性能的技术指标及试验方法,分析了适合我国消防领域应用的各种防化服材料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建筑材料领域的角度切入,对粉煤灰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应用问题展开分析,首先研究了粉煤灰材料的基本特性,然后对粉煤灰在建筑材料领域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阐述,最后详细分析粉煤灰与建筑材料领域水泥、混凝土、墙体、路基填料等多种材料的结合应用,望能够促进建筑材料性能的进一步改善,并起到节约材料能源,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综合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