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勇 《中国电梯》2005,16(10):39-41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和《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以下简称《检规》)均对电梯制动器电气控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将其列为检验内容的重要项目,《检规》第2.8.3条规定:“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由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实现。当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防止电梯再运行。”笔者认为该项要求包括3层意思:①两个或以上接触器均应独立;②任意一个接触器触点粘连后,不能造成电梯失控;③任意一个接触器粘连后应防止电梯反向运行。  相似文献   

2.
吴尽 《中国电梯》2007,18(17):62-63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2.4.2.3.1条和《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以下简称《检规》)第2.8.3条规定“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当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防止电梯再运行。”  相似文献   

3.
梁伟联 《中国电梯》2009,20(23):35-37
制动器是电梯设备的重要安全部件,制动器的控制电路在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2.4.2.3条规定:“正常运行时,制动器应在持续通电下保持松开状态。”第12.4,2.3.1条规定:“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不论这些装置与用来切断电梯驱动主机电流的电气装置是否为一体。当电梯停止时,  相似文献   

4.
黄毅源 《中国电梯》2008,19(9):42-43
载货电梯轿厢的有效面积,按《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以下简称《检规》)(2002年)附录2项目编号4.8要求是重要项目。《检规》第十八条还规定,重要项目全部合格,才能判定电梯合格。载货电梯轿厢的有效面积这个项目,如检验不合格,那么该电梯就会被判定为不合格。  相似文献   

5.
吴思勉 《中国电梯》2004,15(5):28-29
制动器是电梯设备的重要部件,制动器是否安全可靠对电梯的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对电梯电气控制的各个环节作了全面规范和要求。其中第12.4.2.3条规定:“正常运行时,制动器应在持续通电下保持松开状态。”第12.4.2.3.1条规定:“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用两  相似文献   

6.
唐瑞南 《中国电梯》2011,(17):64-66
《中国电梯》2010年23期刊登的《由计算实例引起对电梯新检规的思考》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论述:“《新检规》第8.3项和第8.12项已超出了GB7588—2003的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7.
王晋南 《中国电梯》2010,(23):39-41
笔者认为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新检规》)第8.3项和第8.12项已超出了GB7588~2003的规定要求。电梯设计是依据GB7588进行设计的,在轿厢面积超标的情况下,按《新检规》检验就有可能无法通过,《新检规》第8_3项和第8.12项的规定在GB7588中找不到依据。  相似文献   

8.
饶畅  李赵 《中国电梯》2012,(3):37-37,42
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新检规》)于2010年4月1日起实施,与原《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以下简称《旧检规》)相比,《新检规》增加了对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检验。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要求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包括速度监控和减速元件。目前常见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有:限速器一上行安全钳、限速器一对重安全钳、限速器一钢丝绳制动器、限速器一曳引轮制动器4种型式。前3种型式出现较早,原理清晰,已被相关技术人员熟悉和掌握。  相似文献   

9.
金守权 《中国电梯》2011,(21):52-52,55
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一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新检规》)于2010年4月1日起开始施行。与2002年版《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相比,《新检规》增加了一些检验项目。企业自检部门或监督检验机构对这些新增检验项目可能会存在不同理解。《新检规》第3.16项第(5)款就是新增加的一条检验项目,  相似文献   

10.
饶畅  彭长友 《中国电梯》2012,(7):53-53,55
对于无机房电梯,应特别注意对电梯维修人员、电梯检测人员的安全防护。为此,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新检规”)根据不同类型的轿厢机械锁定方式提出了第7.2、7.3、7.4项等合计8项检测规定与要求。  相似文献   

11.
1对电梯限速器检验要求的理解 检验机构对电梯限速器进行检验的依据是国家质监总局《关于印发〈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的通知》(国质检锅[2002]1号)文件所公布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以下简称《检规》)。关于对电梯限速器的检验,在《检规》附录2“电梯监督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的第2.10.4条中这样规定:“对于没有限速器调试证书副本的新安装电梯和封记移动或动作出现异常的限速器及使用周期达到2年时,应进行限速器动作速度校验。  相似文献   

12.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3月颁布施行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简称新检规)和2003年5月颁布施行的《杂物电梯监督检验规规程》(简称杂物梯新检规)是目前电梯和杂货梯的检验依据。新检规的颁布实施,提高了对电梯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提高了对电梯安装、维修的要求.提高了监督检验的工作质量:规范了检验行为。认真执行新检  相似文献   

13.
赵钢 《中国电梯》2004,15(9):29-29
《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以下简称《检规》自2002年3月1日起实施。我们在贯彻执行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检规》中划为“一般项目”的一些检验内容,应该作为“重要项目”。因为这些项目直接关系到电梯的安全、运行,有些项目是GB 7588—1995明确要求的,不是通过整改、或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后监护运行。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检验工作,谈一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4.
杨鹏 《中国电梯》2007,18(9):63-64
1传统平衡系数确定方法 现平衡系数的确定依据是GB/T10059—1997《电梯试验方法》第5.1.1条、51.3条及《电梯监督检验规程》附录2第8.3.1条。  相似文献   

15.
李宁 《中国电梯》2004,15(23):35-37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1月9日发布了《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以下简称《检规》)。其第7.4条规定:“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的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耗能型缓冲器应为l50~400mm;蓄能型缓冲器应为200~350mm.”该要求引自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以下简称GB10060)第4.5.1条:“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装  相似文献   

16.
方学宠 《中国电梯》2014,(1):52-52,56
笔者在对温州某医院的电梯进行监检时发现,做空载曳引力试验时出现电路保护,制动器动作,曳引机停止运转。这样的现象似乎与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检规”)中第8.6项“空载曳引力试验”的检验内容、要求及方法是一致的,但是电路保护能否起到永久性的作用是需要进一步确认的。所以,笔者认为此项的结论如何判定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编辑寄语     
《中国电梯》2010,(21):1-1
2010年4月1日.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新检规》)正式实施。您了解《新检规》修订的背景.宗旨、目的和实施意义吗?你了解新旧检规的差异吗?《新检规》在执行时会存在什么问题吗?请您关注本刊下一期“新检规新体会新管理新境界——《新检规》贯彻执行专题报道“.相信您会通过这个专题报道对《新检规》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毛晓松 《中国电梯》2004,15(20):50-51
2002年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了《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以下简称《检规》),全国各地特种设备检验机构都陆续贯彻实施了《检规》。这对于统一检验机构的检验尺度.结果判定和思想认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自《检规》实施以来,检验人员有了规定的检验项目、规定的检验方法和规定的检验程序,这对于电梯检验质量的提高起了很  相似文献   

19.
罗丹  王斯谷  李正林 《中国电梯》2011,(3):66-67,70
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新检规》)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布,并于2010年4月1日正式实施。《新检规》实施之初,全国一些特检院所的同行以及笔者均撰文发表了自己对《新检规》的看法和建议,讨论了《新检规》存在的一些疑问以及实际执行过程中各地遇到的一些困难,探讨了各自认为可行的解决办法,这体现了对《新检规》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0.
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新检规》)于2010年4月1日正式实施。《新检规》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科学地界定了电梯的责任问题;(2)设置了A、B、C三类检验项目,实现了对电梯的全过程监督。较之2003版的旧检规,“新检规》无论是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都更加科学和严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安全技术规范。笔者通过对《新检规》反复的研读,认为《新检规》的制定是业内许多专家花费多年心血的结果。它操作性强,细致,但也存在几点瑕疵,现与大家共同讨论,以期为《新检规》的贯彻、勘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