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蔗苗枯心率及甘蔗产量构成因素跟踪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蔗苗枯心率高低与甘蔗有效茎及茎径变化间存在相关性,与株高变化间相关性不明显。在一定枯心率范围内,枯心率与有效茎数呈正相关,与茎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甘蔗蔗茎产量、蔗糖分和蔗糖产量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径系数分析结果,有效茎数对蔗茎产量的直接正效应大于株高和茎径;蔗汁蔗糖分对甘蔗蔗糖分的直接正效应大于其它品质性状,蔗汁旋光度、锤度、纯度和田间锤度对甘蔗蔗糖分具有较大的间接正效应;纤维分和还原糖分对甘蔗蔗糖分分别具有较大的直接和间接负效应;甘蔗蔗糖分对蔗糖产量的直接正效应略大于蔗茎产量。  相似文献   

3.
4.
早熟高产优质多抗糖果兼用蔗新品种川蔗2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61点(次)省级区域和生产试验中,川蔗23号的平均出苗率为66.67%;宿根发株数为181545株/hm^2;平均分蘖率为115.32%;平均株高为257cm;平均茎径为2.94cm;平均有效茎为85035株/hm^2;平均单株重为1.7752kg/株;平均单产为150855kg/hm^2,比川蔗13号高28725kg/hm^2,增产23.52%;平均田间锤度19.81%,比对照种高2.21%(绝对值);平均甘蔗蔗糖分为14.07%,比川蔗13号高1.72%(绝对值);甘蔗含糖量平均达21369.15kg/hm^2,比川蔗13号高41.30%。在22点(次)全国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中,川糖89—103的平均出苗率是66.88%;分蘖率为114.14%,株高为269cm;茎径为2.81cm;有效茎是69798株/hm^2,单株重是1.6290kg/株,新植宿根平均单产是115495kg/hm^2,比全国统一对照种ROC10增产18.53%;平均甘蔗蔗糖分为14.49%,比ROC10高0.39%(绝对值);甘蔗含糖量为16209kg/hm62,比ROC10高18.40%。川蔗23号高抗黑穗病和花叶病,不感眼点病、黄斑病和褐条病等,对螟虫、蚜虫外的害虫有很强的抗性。川蔗23号商品性状优良,纤维含量低,出汁率高,蔗汁蔗糖分高,蔗茎表面光滑美观给人良好感觉。表明川蔗23号是一个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工艺性状及商品性状都很优秀的糖果兼用蔗品种。  相似文献   

5.
川糖89-241的产量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川糖89—241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川糖89—241的丰产性、稳产性较好。在产量构成3要素中,有效茎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株高次之,茎径作用最小,在高产栽培上,以有效茎7.45万条/hm^2以上,株高295cm以上,茎径2.82~2.85cm为最合理的高产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6.
采用回归系数(b)和离回归均方(S^2d)等稳定性参数,对引进会东糖厂的Q75等5个甘蔗新品种以及川蔗13号等两个当地主栽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075、粤糖86—368、粤农81-762和川蔗13号等4个品种平均产量较高,稳产性较好,可以在会东糖厂蔗区加速繁殖推广。进一步对参试品种的产量构成因子如株高、茎径、有效茎的变异系数进行分析表明,各参试品种甘蔗产量的稳定性是建立在产量构成因子稳定性及其合理组合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7.
以ROC22为对照(CK),外引9个甘蔗品种在广西北海市种植,以此研究外引甘蔗在品质性状、产量上与对照的差异.结果表明:①桂糖02-901、柳城03-182、福农15、福农28的纯度、锤度,蔗糖分和柳城03-182、云蔗03-422、粤糖55的纤维分均高于对照;②除了粤糖55、粤糖00-236和桂糖97.69的蔗茎产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宿根蔗栽培性状及产量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宿根蔗具有发株早、生长快、成熟早、榨季早期蔗茎较长的优势。指出宿根蔗低产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有效茎数少,其次是蔗茎较短。还重点分析了ROC16和ROC222品种的蔗茎生长、苗数消长动态及产量结构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施用氯化钾对甘蔗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施用氯化钾试验研究表明,甘蔗合理施用氯化钾不仅能明显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而且对甘蔗品质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施用氯化钾时,务必讲究其用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不但会导致蔗糖分下降,还会造成减产.在合理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以施K2O 247.5~346.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在广东大宝山缺硅的农田进行了硅肥施用对甘蔗产、质量影响的研究。通过不同施肥量及不同施肥方式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显著提高甘蔗(黑皮果蔗)的产量,在硅肥施用量375~1500kg/hm2的区间内,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甘蔗产量增加效果显著,增产幅度为9.6%~26.7%,最高可增产甘蔗40.5 t/hm2;另外,施硅肥能提高甘蔗的糖分,在施用量375~1500 kg/hm2的施用量区间,蔗汁糖分增加的幅度为0.3%~2.0%(绝对值);田间调查还显示,施用硅肥对甘蔗株高及有效茎数影响不大,但能增加甘蔗的茎径0.24~0.64 cm,并使叶片较为直立,生长后期顶叶较为青翠,能使光合作用更为合理;在同样的施肥量下,采用基肥+追肥的施用方式,其增产、提质的效果优于一次性基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寻求桂中蔗区适合机械化栽培的氮、磷、钾肥施用量不同配比对甘蔗产量的效益方案,运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寻出甘蔗产量的N、P、K最佳组合及其最佳配比用量。桂糖31号最高产量的施用量(kg/hm2):N=267.75,P2O5=341.40,K2O=455.25,N:P:K配比为1:1.28:1.7;最优产量施用量(kg/hm2):N=155.25,P2O5=341.40,K2O=117.75,N:P:K配比为1:2.2:0.76;柳城05-136最高产量的施用量(kg/hm2):N=117.75,P2O5=341.40,K2O=455.25,N:P:K配比为1:2.9:3.9;最优产量施用量(kg/hm2):N=117.75,P2O5=341.40,K2O=117.75,N:P:K配比为1:2.9:1。  相似文献   

12.
广西贵港市甘蔗生长和产量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研究了广西贵港市甘蔗生长特点及其与环境气候条件的关系,生产大田和“吨糖田”甘蔗生长的特点及其差异,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其对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3月底前,主要受到有效温度低的影响,甘蔗地上部生长缓慢,4月份后,随着有效温度的有盟显回升及伴随着降雨量的同期增加,甘蔗生长加快,宿根蔗株高生长速于6月初率先达到最大,进入大生长期,冬植蔗和春植蔗则相继推迟约1周和3周到达,而12~1月份经催芽下种结合地膜覆盖栽培的“吨糖田”则提早约2周进入大生长期,且绝对生长速最大;9月上中旬后,温度虽高,但降雨量明显减少,使到各植期甘蔗提早结束大生长期,株高生长明显减少,直至收获为止;生产大田的高产甘蔗(亩产5~6.6t)与中产(亩产3~4.99t)及低产甘蔗(亩产3.0t)间的最大差异是茎长,其次是茎数,而茎径最小;与“吨糖田”(亩产  相似文献   

13.
在田间以不同处理进行甘蔗吸S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甘蔗吸收S素养分量为:1.16~1.54 g/kg,且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用S素肥料对甘蔗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施S各处理比CK(不施S)增产1.12%~9.82%,以处理NPKS2施用量60 kg/hm2效果较佳,增产9.82%。甘蔗S吸收量在1.16~1.21 g/kg范围内与甘蔗产量呈正效应,过之则呈负效应;甘蔗吸收S素养分量的临界值为1.21 g/kg;甘蔗施用S肥的当季肥料利用率为19.10%。  相似文献   

14.
为不断完善甘蔗单芽种植技术,加快推进甘蔗良种产业化进程,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桂糖4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甘蔗单芽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各农艺性状指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T3处理(5芽/m)种植密度表现最佳,其出苗率、分蘖率和有效茎数与其他处理均达到极显著(P<0.01)差异;不同种植密度对甘蔗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未达到显著性影响;甘蔗抗倒能力强弱表现为T4>T3>T2>T5>T1>T6;不同种植密度下甘蔗品质无明显变化规律,但产量和产糖量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其中T3处理(5芽/m)可获得最佳产量(83.85 t/hm2)和产糖量(13.44 t/hm2)。综合分析得出:桂糖49号甘蔗单芽适宜种植密度为5~6芽/m。该结果可为甘蔗单芽种植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