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Patrick Mayor 《流程工业》2006,(2):38-38,40
在制药企业和其他流程工业中,将固体粉末混合到液体中都是常见的操作。但很多公司还在采用一些过时的混合技术。来自专业混合公司的建议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混合工艺性能。[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4.
5.
Anke Geipel-Kern 《流程工业》2007,(7):52-52
化学工业和医药生产企业中,许多原料在生产加工前呈粉状或散装物料的状态。而粉状物质与空气混合形成的含粉尘混合气常常是易于爆炸的危险品。为了防止生产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不允许有爆燃危险的原料随意“流动”。本文向您推荐适合于这种场合使用的气动真空输送设备。[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现代散装物料输送设备最常用的就是带式输送机,小型带式散装物料输送机机构较简单,操作方便,而且能够保证散装物料的质量,它能输送的散装物料种类多样,适应性较强。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小型带式散状物料输送机仍然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对其出现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新的设计思路,从而提高了小型带式散状物料输送机的使用效率并能够延长输送带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2种粘稠液体物料混拌后定量灌装充填的机械设备,设计使混合效果更加快速和均匀的搅拌桨结构。方法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灌装到混拌器中的流体物料三维流场特性,研究不同搅拌桨对相应物料推送、搅拌和灌装的影响。比较各种工况下的连续速度场、压力场、混合效果。结果桨叶的搅拌运动使物料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均匀混合。轴向错列向前倾斜的推进式桨叶对流体具有混合作用,同时增加输送能力,减低内部流体的压力,降低工艺和结构设计的复杂程度。实测结果验证了模拟计算的合理性。结论获得了搅拌桨优化设计结果预测的有效方法。该研究成果能为小型粘性物料灌装混拌机升级换代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为了准确掌握重介质旋流器各混料成分之间的配比关系,明确不同配比对旋流器产出质量和产量的影响,实现分选效果的最优化.分析了现有旋流器优化和混料配比研究的不足,探讨了采用混料设计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性和局限性。通过设计混料试验,运行试验得到试验结果,建立混料成分与各响应变量的数学模型,分析模型的有效性,以各响应变量的同时最佳为综合约束条件进行响应优化,通过求解苛求函数复合合意度最高时的各参数值,确定各混料成分的最优配比,并通过T假设检验验证试验结果用于生产的有效性。结合某选煤厂旋流器生产运行情况,明确旋流器中块煤、悬浮液和煤泥各混料的水平要求,采用极端顶点法设计混料试验并运行试验,建立三因子与精煤灰分和产率两个响应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分析两响应变量同时最佳条件下最优的混料配比,得到三混料成分配比依次为15.5%、59.8%、24.7%,依据上述配比进行试生产,并采用T检验验证试验结果是有效的,从而为选煤厂高效生产和精确控制提供有效的支撑,也为后期实现自动化控制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从设计师、材料特性以及用户体验维度提出材料设计研究的3个视角.方法 采用文献梳理、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材料设计研究进行系统性整理.结论 材料设计研究的视角包括设计师式的材料探究和材料思维、材料特性和科学选材策略、材料体验和材料驱动创新方法.3个视角有助于厘清材料设计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从思维、材料以及体验3个层面构筑材料的研究体系,为未来的材料设计研究提供可行的实践和理论方向. 相似文献
14.
经过对多种可能混合途径的分析和比较,论述了以卧式连续碾混机和随动定量配料系统为基本技术的混合系统的设计、结构和应用,获得了膨化硝铵炸药连续混合新工艺,形成了稳定的工业化生产的规模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针对7075–O铝合金高焊速、高转速搅拌摩擦焊接缺陷多、质量差等问题,研究焊接接头材料流动对焊缝性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焊接速度1 000 mm/min,搅拌转速分别为1 000、1 200、1 600、1 700 r/min的条件对7075–O铝合金板进行搅拌摩擦焊接,分析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下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同时,利用Fluent软件模拟7075–O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的材料流动场分布,分析焊接材料流动与缺陷形成的关系。结果 利用7075–O铝合金三维流动模型,预测出高焊速条件下焊缝前进侧形成一个低压区,孔洞等缺陷易出现在此区域,数值模拟预测与试验结果吻合。在高焊接速度1 000 mm/min、焊接转速1 200 r/min时,焊缝表面光滑平整,焊核区域的硬度分布更加均匀。结论 随着搅拌转速从1 000 r/min增大到1 700 r/min,热输入量逐渐增大,孔洞缺陷由隧道型孔洞转变为不连续的小孔。同时,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大,焊缝高硬度区域的宽度先增大而后降低。当搅拌转速为1 200 r/min时得到了优质的焊接接头,焊缝焊核区硬度分布均匀,硬度值最高为176HV。 相似文献
16.
17.
18.
针对四种不同阻尼形式的主结构-动力吸振器模型,即(a)主结构滞回阻尼,吸振器滞回阻尼;(b)主结构滞回阻尼,吸振器粘滞阻尼;(c)主结构粘滞阻尼,吸振器滞回阻尼;(d)主结构粘滞阻尼,吸振器粘滞阻尼,详细推导了动力放大系数的表达式,然后采用范数优化准则得到了各个模型的最优参数。在最优参数下,比较不同阻尼形式的吸振器对于同样形式阻尼的主结构吸振性能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在不同质量比和不同的主结构阻尼因子下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滞回阻尼吸振器和粘滞阻尼吸振器在质量比较小或主结构阻尼因子较小的情况下差别较小,但对于共振区的抑振效果,两者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