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水资源环境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型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环境与城市生态经济的矛盾不断深化,研究其耦合机理对于优化两者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由水资源、城市生态经济、水环境治理等方面组成的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水资源环境与城市生态经济的耦合度进行评价,计算水资源子系统、城市生态经济子系统、水环境治理子系统的综合评估值,得到11省(市)水资源环境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间的平衡关系,然后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11省(市)的耦合协调结果,并进一步分析处于高度协调、基本协同、过渡和失调衰退等类型的城市耦合状态。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评价生态河湖建设效果,从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文化建设6个方面优选出包括23个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耦合G1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改进灰色聚类集对分析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江苏省2015~2019年的生态河湖建设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生态河湖建设效果逐年提高,并在2019年评价等级达到优秀,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可见该评价模型合理、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管理中的水-能源-经济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水资源、能源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时序变化特征,基于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制度的内涵,建立了水资源-能源-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整个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及子系统相互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山东省为例,分析其2005~2016年水-能源-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变化特征。发现山东省水资源、能源与社会经济一直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相互作用程度显著;耦合协调度呈波动式上升状态,从勉强协调发展类升至中级协调发展类,但三者之间仍存在较大的耦合协调空间,故应提高水资源与能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的水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导致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本文通过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验收废水监测工作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后给出解决措施,提出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提高现场勘测、方案制定和布点采样工作的治理,以减少废水的排放量,从而减轻我国的水资源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库山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库山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水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水资源调配、水污染防治、水处理方案、水质监测四方面提出水环境保护措施,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分布式水文模型在解决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两者耦合,特别是Web GIS和分布式的水文模型的耦合,已成为流域水环境管理系统的发展新趋势。为此,提出通过无缝集成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和开源的Web GIS-Geoserver构建流域水环境管理系统的方案,并以九龙江流域为试验流域,实现了点源污染排放的水环境模拟、非点源污染管理措施的环境效应评估及水环境信息的网上发布。该系统原型的成功开发和应用,为今后开发完整功能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为在新的历史方位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文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思想理念,以佛山市广佛跨界水环境治理实践为例,分析广佛跨界河流污染整治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着重提出相关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模糊关系优选决策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土环境恶化问题,在充分考虑经济、生态、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将陈守煜教授提出的多目标系统模糊关系优选决策模型应用于与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密切相关的农作物种植结构,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模型理论严谨,解法简便,具有广泛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9.
以木兰溪感潮河段为例,通过分析"十三五"期间木兰溪流域水环境污染特征,并计算环境剩余容量和削减污染物入河量,对存在的低溶解氧现象从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等方面提出规划管控建议,以实现"十四五"木兰溪从"安全河"向"生态河"目标迈进,同时为其它流域规划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河北省水资源短缺现状,结合"水专项"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构建基于DPSIRM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法计算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中压力子系统占比较高,生活、生产和水环境变化对水资源影响较大;管理子系统占比较小,当前水环境管理水平较低。整体上水环境承载力处于Ⅲ级水平,各年承载力水平呈上升趋势,2015~2017年承载力水平较高。研究成果可为后续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10年间南京市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南京市生态环境与水资源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建立了南京市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了南京市2005~2014年生态环境与水资源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前期良好,后期有所恶化,水资源发展水平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与水资源基本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但离高度协调还有一定差距,且两系统间空间差异明显。南京市应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力度,确保两者的协调状况稳中趋优。研究成果可为南京市水资源开发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水资源紧缺程度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江苏省水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参考现有成果并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从社会经济类、供需类、用水类及水环境类四个方面构建了水资源紧缺程度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分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和隶属度,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江苏省水资源紧缺程度进行全面评判。结果表明,目前江苏省水资源属于紧缺状况,水质型缺水问题突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围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从观念因素、效率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分析论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分别从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水环境和建立水资源价值核算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承载过程的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杂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问题,提出从水资源支撑力、水资源压力、水资源调控力三个子系统选择指标,建立基于承载过程的水资源承载主客体耦合评价模型,对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各评价年水资源总体处于可载状态,承载支撑力不足地区人口趋于超载,经济超载地区多为重工业城市,皖北地区承载力总体小于皖南和江淮地区。计算结果符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可为安徽省水资源的可持续承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吐鲁番市高昌区地表水资源承载力,基于高昌区地表水资源现状,结合已有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囊括水资源-经济-人口-生态四个子系统的高昌区地表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该区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以2015年为基准年,模拟预测了2015~2030年高昌区的地表水资源承载力情况。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根据该区当前的农业节水和退地减水政策,高昌区的地表水资源承载力逐年呈现增强趋势,地表水资源承载力限制系数由2015年的2.16降至2030年的1.44;地表水需水量呈现出逐年递减趋势,地表水供水量由2015年的28 023×10~4 m~3降低至2030年的18 756.3×10~4 m~3,减少了43%。研究成果可为高昌区地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水安全是保障城市自身及其所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分析南京市水安全现状及影响因素,从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南京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根据权重对指标进行排序,对南京市2005~2009年的水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近几年的水安全状态处于安全和基本安全水平,水安全状况较不稳定。基于指标权重分析和评价结果比较,从开源节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水源水质和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四个方面给出改善水安全状况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探讨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规律,对于实现区域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山东省为例,基于信息熵和协调性分析两种方法计算了历年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演变规律及其均衡度值。结果表明,山东省用水结构均衡度近年来呈稳定的持续上升趋势,在工业、生活用水量比例稳步提高的同时,农业用水量逐步下降,用水结构向均衡的结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该省总体用水结构目前依然偏于不合理,因此合理确定山东省用水结构是解决区域水资源配置问题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