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
熟悉的身影     
正"红娃,第一次出远门,在车上要防着小偷,到学校别忘了给家里来个电话,报个平安",这是母亲在车站送我时再三叮咛的话。如今,我已经大学毕业,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由于远离家乡,想见母亲一面很难,每次一个人静下心来,就会想起母亲,想着想着眼泪便夺眶而出。现在回想起母亲的那些唠叨,已经不再厌倦,而是倍感母亲的用心良苦与爱子情深。伴随着轰隆隆的汽笛声,火车开动了,我试着模仿电影中  相似文献   

2.
一双鞋垫     
每逢新年,矿上总会组织家属协管员去井口给矿工们送平安鞋垫,给他们扎平安腰带.每当我看到那一双双绣着平安二字的精巧鞋垫时,就不由想起我的父亲和母亲,想起那个关于鞋垫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纺车     
这天是母亲的忌日,我扑入到阔别10余年故土的怀抱里。还是那所旧院落,用三和土垒砌的围墙,有几处已经坍塌,院子里荆棘丛生,很难寻觅一条进入坐东朝西的三间茅草屋的通道。看着这萧条凄清的情景,我不由得潸然泪下。 打开锈迹斑斑的铁锁,跨过门坎,进得房来。最熟悉的家什中莫过于沉睡在母亲立柜上那辆纺车了,透过泪跟朦艨的双眼,看到纺车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灰尘。细细打量,往日情景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4.
六月六,晒衣服.这是流传在南方地区的一句民谣,我也有此习惯.每年夏天,我都要晒衣服,而且要从衣柜里找出我那套叠得非常整齐的"军装",晒上好几天,总是担心它被虫子咬坏了.那只是一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衣服,但它对于我来说,却是那么的珍贵,每次看到它,我就会想起离开我16年的母亲,想起那段难忘的岁月.  相似文献   

5.
在我还不到三岁时,母亲就离开了我。在那无知懵懂的年龄,记忆是一片空白,我对母亲没有一点印象。从故乡老辈那里断断续续地了解到,父亲和母亲的故事如同电影《山楂树之恋》一样。那时,父亲是一名地质队员,在湖北宜昌找矿时认识了母亲。因为父亲的家远在四川成都,他常年在鄂西山区探矿,居无定所,又比母亲大十几岁,所以他们的结合并不被外公外婆看好。出嫁后,母亲依然住在娘家,带着我和大我三岁的哥哥,与父  相似文献   

6.
鱼刺     
每次从滨海城市归来,都要为母亲带上几包鱼刺。母亲爱吃鱼刺,这是我6岁时就知道的。 6岁那年,我生病发高烧,母亲问我想吃什么,我不假思索地答:鱼。那年土地还没承包,我们姊弟又多,家里很穷。可母亲二话没说,当天卖了一只产蛋很勤的母鸡。  相似文献   

7.
金启 《当代矿工》2008,(2):31-31
2007年清明,我回家了,去看母亲。母亲离开我已经4年了。2003年的暮春,在“非典”肆虐的时候,我接到三姐打来的电话,说母亲突然病了。母亲那年75岁。当天我正在参加一个同事的儿子的婚礼。我对母亲的病并没有在意,我知道,母亲的身体一直很硬朗,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是很少生病的。三姐在电话里说,母亲早晨醒来突然言语不清了,我以为是脑中风什么的,叮嘱三姐速把母亲送到医院。因为工作,因为“非典”,我没有及时回家看望母亲。我想等有了空再回家。  相似文献   

8.
我二十岁那年,在母亲的千叮咛万嘱咐下,走出家门,戴上安全帽,穿上深蓝色的工作服,佩带好自救器和矿灯下了井,成了一名采煤工人。从我上班的第一天起,每天早上母亲都会准时把熟睡的我从梦中唤醒。当我打着哈欠,揉着惺忪的眼睛时,母亲早已把饭菜端到饭桌上。  相似文献   

9.
蚕豆鱼     
"油菜花开十亩黄,春田蚕豆荚新长."每次读到孙鹏的这两句诗,都会让我想起春天里那绿油油的蚕豆地,大片的椭圆的叶子像一只只多情的眼睛,微风一吹便摇曳起身子,露出藏在叶子下的饱满的蚕豆角.想起蚕豆,便不免想起母亲做的"蚕豆鱼",那淡淡的清香顿时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10.
左邻右舍     
前些日子,我和爱人回了趟老家,母亲可高兴了,左邻右舍听说我们回来了,嘘寒问暖问个不停。这时候母亲又开始忙碌了,她一边张罗着邻居进来坐坐,一边忙乎着给大家拿吃的,一边笑着说:“尝尝这个,这是女婿从内蒙买回来的牛肉干、奶片、奶糖。”对门的红英嫂子听说我回来了,端了一盘包子送过来了,“快趁热吃,冈0掀锅。”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我们邻里间的很多往事,历历在目,温馨如故。  相似文献   

11.
母亲     
刘红 《当代矿工》2000,(9):47-47
母亲去世已有三年多了,可怀念母亲的强烈情感却无时无刻不在环绕着我。5月14日母亲节那天,我从睡梦中哭醒了。 在陪母亲住院的日子里,忘不了,母亲那一遍遍地念叨:“唉,人上了岁数就是不中用了,拖累得你连班儿也上不了了。”忘不了,母亲逢人就夸:“我这闺女就是孝顺,不忍心她快70岁的父亲  相似文献   

12.
蚕豆鱼     
肖震 《当代矿工》2009,(5):48-48
“油菜花开十亩黄,春田蚕豆荚新长。”每次读到孙鹏的这两句诗,都会让我想起春天里那绿油油的蚕豆地,大片的椭圆的叶子像一只只多情的眼睛,微风一吹便摇曳起身子,露出藏在叶子下的饱满的蚕豆角。想起蚕豆,便不免想起母亲做的“蚕豆鱼”,那淡淡的清香顿时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13.
岁月的犁铧毫不留情,不知不觉中就在母亲的额头上刻下了深深的沟壑--她已近七十岁了.由于母亲体型偏胖,又患有膝关节骨质增生,自己修剪趾甲十分吃力,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中,便时常乘车回老家为她修剪趾甲.在为母亲"减负"的同时,我也收获着浓浓的亲情.  相似文献   

14.
矿工世家     
正窗外淅沥沥下着小雨,雨点轻轻地拍打着窗棂,像一首优美的轻音乐。我的思绪在这有节奏的拍打中飘飘荡荡,回到了在煤矿生活的日子,想起了离开我21年的父亲。父亲在煤矿工作了30多年,干的都是力气活。一生劳碌命的他,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那座矿山,把生命中最执著的情感也留在了那座矿山。听母亲说,1968年的春天,刚结婚两个月的父亲怀着让一家人吃饱饭的梦想,背着铺盖挤上煤矿来村里招工的卡车,踏上了去洛阳地区梨园煤矿(现在的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梨园矿)的路,20岁的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祝福     
18岁时,我成为一名矿工,生日那天母亲送给我一个美丽的玉坠.母亲说:"这是祖辈留下的东西,历经了几代人的手,有灵性,会保佑你平安无事的."虽然我知道它不可能有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法力,但母亲用红丝线系好,踮起脚尖往我脖子上挂时,眼眶中涌满的泪花却能时刻提醒我珍爱生命、好好活着.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四十多年的生命中,我不曾亲眼见过和经历过死亡,所以,我总以为衰老、死亡离我很遥远。每当年迈的母亲和我唠叨害怕衰老、害怕生病、害怕死亡的时候,我总认为那是杞人忧天,她担心的那些事好像和现实隔着一个世纪。可是,母亲病得很突然,在我还没有感到母亲的老态的时候,医院的诊断书毫不留情地告诉我们,母亲71岁的生命即将结束。这让我措手不及、后悔万分,使我真正理解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伤。我把那么多的精力用在了某种物质的获取和某种虚荣的满足,却忽略了对母亲的关心和照顾。或许我可以用为了生存、为了事业、为了子女等种种理…  相似文献   

17.
忆母亲     
二十四年前的那年冬天,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我的母亲带着对儿孙的牵挂,不顾儿女的声声呼唤,永远地闭上了她的眼睛。从此,我失去了最爱的亲人。母亲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坚强的性格和乐于助人的精神,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母亲39岁那年才生的我,两个哥哥都大我十多岁,我这迟来的女儿始终是父母一直的念想,掌上明珠也好,贴心小棉袄也罢,反正是享尽了父母的偏爱。  相似文献   

18.
肩膀     
冯磊 《当代矿工》2008,(5):27-27
18岁时,我成为一名矿工,生日那天母亲送给我一个美丽的玉坠。母亲说:“这是祖辈留下的东西,历经了几代人的手,有灵性,会保佑你平安无事的。”虽然我知道它不可能有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法力,但母亲用红丝线系好,踮起脚尖往我脖子上挂时,眼眶中涌满的泪花却能时刻提醒我珍爱生命、好好活着。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心     
在我的记忆里最难忘的是母亲的生日。 那年,我已长成十几岁的大小子。父亲从50里外的煤矿赶了回家,母亲炒了几道小菜又包了一锅肉馅水饺,我以为是别的什么庆典。 煮好的水饺盛在每人一份的  相似文献   

20.
殷殷继父情     
继父老了,时常咳嗽,孤身一人守在家乡的老屋子里。 我兄妹三人是继父既当爹又当娘地把我们拉扯大的。如今,我在矿山,老实巴交的弟弟一时糊涂犯了法进了铁窗,妹妹已远嫁他乡。 记得母亲因病去世时,我才七岁,弟弟四岁,妹妹还在摇篮里。邻里乡亲为着我们三个可怜的孩子,都流下了泪。当时我哭得最伤心,因为我是随母亲改嫁过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