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源 《建筑师》2005,(2):56-61
美籍犹太建筑师丹尼尔·里伯斯金(Doniel libeskind)在当今的建筑与城市设计界是个著名的人物。他的国际性的声誉主要源自他跨越或者说综合多个艺术领域的文化初中和吸纳多个学科,如数学、物理、哲学……对建筑进行的全新思考,探索与批评。这些具体地表现为他在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之外,还画画、做装置、做展览设计和舞美与戏剧服装设计。  相似文献   

2.
关于丹尼尔·里伯斯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籍犹太建筑师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Libeskind)在当今的建筑与城市设计界是个著名的人物。他的国际性的声誉主要源自他跨越或者说综合多个艺术领域的文化实践和吸纳多个学科,如数学,物理,哲学……对建筑进行的全新思考、探索与批评。这些具体地表现为他在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之外,还画画,做装置,做展览设计和舞美与戏剧服装设计,在世界各地的多所大学里教学,在很多个城市里发表关于他的思想、主张和设计方案的激情演讲,得过很多个文化及建筑方面的重要奖项,赢得过不少国际设计竞赛,他的几个主要的建筑作品引起了超出建筑界之外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环境设计》2013,(11):51-53
UED:是基于何种契机,您会想到在2012年正值您60周岁之时,在中国举办您的首场个人建筑展? 承孝相:2012年是我在中国做设计的第十二个年头,这12年对我来说尤其重要。其实我一直想在中国做一次展览,借此机会正好通过展览和出书好好梳理一下我自己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荷兰留学的青年策展人高原联系我想做个展览,中国和荷兰艺术家进行展览对话与交流,她给我看了荷兰艺术家的"栖息",与我多年想做的"生物物态"展方案有共同之处,作品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状态和环境。我们商榷了几次,定以"生物生态"为题。我愿望多数的艺术家用生物  相似文献   

5.
何如 《时代建筑》2006,(6):110-117
文章介绍了同时发生在上海这座城市中的三个不同主题的艺术展览,并依据展览对空间以及城市的关注而选择部分的作品进行有组织的介绍,以期引发一些相关建筑学及城市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活在当下     
冯国安 《新建筑》2013,(5):67-68
自2006年从瑞士回国自己做工作室开始,不知不觉已经7年。然而,7年的时间对于建筑师来说,着实很短。在这些年里,我感觉时光飞逝,只策划过一些展览,完成了为数不多的项目。也许遇到某些工作是偶然的,例如策展和当老师第一次策展是从和几个媒体朋友聊天时说起想做一个建筑展开始的,后来陆陆续续策划过几个展览。很多时候,身为建筑师,我也会在策展的同时参与设计场地,这样便可以尽力把握好所有的细节。现在正在做的"不自然||",前后准备了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并已于今年6月底在广州开展。教书始于2008年。那年,我离开上  相似文献   

7.
1993年10月18~21日,中国颗粒学会测试专业委员会在山东建材学院举办了中国首届颗粒仪器展览、评议会。参加此次展览会的有来自全国的颗粒仪器生产厂、专业公司、大专院校等20多个单位。他们带来参展的各种颗粒测试仪器代表了当前该领域国产仪器的最高水平。展览期间,厂商免费为观众做了来样测试,许多是专程赶来送样的,有几台仪器当场成交。  相似文献   

8.
金磊 《建筑创作》2006,(11):9-9
作为一个专业传媒,在忙碌并经历了出刊、编书、办展览的一个个轮回后,必须思考和盘点所导引的学术方向是否偏颇。随着第12届亚洲建筑师大会及“中国木构建筑艺术欣赏”等展览的闭幕,更使我们感到求索的必要。为此我撰写了“会展在普及建筑文化中的作用探析”一文(见中国建设报2006.10.19),其目的正是为了寻找中国建筑文化发展之根,在创新与停滞、继承与移植上求索。  相似文献   

9.
新讯     
1.以后的几个星期,南佛罗里达州将是艺术的中心。展览名为“我今天感觉挺神秘”展览中将展出25名国际艺术家的奇思异想的超现实艺术作品。艺术家Roe Ethridge带着她自己命名为“鸽子”的画作到展览现场展出。  相似文献   

10.
《北京勘察设计》2007,(4):32-37
12月2日,2008奥运工程建设贯彻落实三大理念成果展在北京规划展览馆举行开幕式。本次展览历时一个月时间,广大北京市民可以在奥运会之前先睹为快,领略各奥运场馆的精彩设计。前不久,本刊记者也来到北京规划展览馆,参观奥运工程落实“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展览,大饱眼福。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简单介绍几个典型项目中这三大理念是如何体现的。  相似文献   

11.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exhibitions constitute an adventurous domain involving architects, artists, curators, and scholars in various roles. Not only do architecture exhibitions mediate designs and research, they advance particular auteur approaches to the very practice of exhibiting.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hands-on study of selected exhibition authors' means and strategies in making architecture exhibitions. The basis for comparison in this research-by-design project is a brief to display student work in the context of an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相似文献   

12.
令我们当代建筑师尴尬的是,在众多的建筑展示中,每每总要拿祖宗的遗存来突出自己的成就.对建筑展示者的要求不能仅停留在商业内容之上,而应当使其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意味,而建筑展示真正应当表达的是揭示、阐释当地人的文化内在,而不仅仅是描述文化形式本身.我们需要真正理解中国建筑展示的文化定位,才能将其置于恰当的位置.事实上,任何一个建筑展示都不可能也不需要包括所有文化层次的内容.只有寻找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性"才能使其得到现代意义的提升;只有努力在对当今中国建筑问题的探索实践中才能使建筑展示获得真正的"中国风格".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揭示城市会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弥补投入产出分析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缺陷,以广州市为例,利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进行实证研究,建立了城市会展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向量误差纠正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城市会展与城市经济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城市会展经济系统具有涌现性特征;会展需求、成交金额与工业产出、服务业产出之间协整关系中短期有效,但从长期来看,城市建设管理者与会展经济参与主体需谨慎对待互动关系所带来的不确定风险。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菊花主题花展(菊花展览)是最重要的赏菊形式,对我国3种主要类型的菊花展览,即综合性菊花展览(中国菊花展览会、国际博览会菊花专项展和各级城市菊花展)、菊花专类园和菊花花田花海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菊花展览在促进菊花产业发展、弘扬菊花文化、服务生态文明及美丽乡村建设、加强菊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为推动我国菊花展览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史建 《城市建筑》2013,(21):20-21
文章以建筑展览为节点,通过比较设计和当代艺术展览与建筑展的合作/"代差",指出国内专业建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理想的专业展览应具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回顾了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师如何通过展览将其建筑理念传播给主流社会,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城市发展。20世纪90年代前后,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的两次建筑展,不仅成功地将先锋建筑师推向大师之列,更预测了近20年建筑范式的转变。之后的第十届卡塞尔文献展和21世纪初的一系列艺术展,则重新定义了建筑、城市与艺术的跨界关系。作者通过阐述过去近10年来在中国的几次个人参展和策展经历,思考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中,建筑师策展对建筑学和城市学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柏林,国际建筑展览之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柏林是一个具有举办国际建筑展览传统的城市,曾先后举办过多次国际建筑展览,为柏林积累了大量的建设和组织经验。本文以柏林国际建筑展览的历史发展为顺序介绍了柏林历次国际建筑展览的建设内容和设计特点,展现了国际建筑展在柏林城市和建筑设计方面的成就并简评其学术贡献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Between the 1920s and early 1980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African art exhibitions opened to the public in Wester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In these exhibitions African religious objects such as masks and wooden figurines were reframed as modernist art. Focusing on the illustrative case of the National Ethnology Museum in Lisbon, Portugal,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these African art exhibitions offered a powerful alternative to the colonial, religious concept of the fetish. Early scholars of comparative religion claimed that the primitive fetish worshippers were unable to grasp the idea of transcendence. By elevating African religious objects (the so-called fetishes) to the transcendental realm of modernist art, curators of African art helped dispel the colonial concept of the fetish, and change mindsets and worldviews. In their struggle against the notion of the fetish, these curators also engaged with the concepts of art, culture and religion. Mounted on pedestals and bathed by light, the African religious objects became modernist cult objects: cultural artifacts elevated to a higher plane of religious and aesthetic spirituality.  相似文献   

19.
王家浩 《新建筑》2009,(1):14-17
将建筑展出置于建筑学、建筑物、建筑师、艺术、市场、传媒等相互交织的场域中,并引发一些潜在的命题,以此论述了“展出之于建筑”的特殊性。兼而考察了近10年来在中国建筑展出的整体状况中出现的部分现象,以及建筑展出的意图、方法和意义的转向。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建筑展览现象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平 《新建筑》2006,(2):90-92
从《建筑展览的“厚度”》一文引发对当代中国建筑展览(集合设计)现象的再思考,强调全面理解当代建筑的多元属性价值,并以原创性作为先锋性的评判标准,由此透视了当代中国建筑展览背后的功利与浮躁。提出真正的原创主要体现在:①呼应生活,改良社会;②突破建筑自身局限(空间,材质,风格):③以建筑准确表达社会新思潮。通过对欧洲当代成功的建筑展览(集合设计)的借鉴,总结了建筑展览活动的关键因素如:有意义的选址选题,多角度参与的主办方,多类型的建筑师参与,全社会的动员与参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