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表面安装技术(SMT)主要包含 片式元件和把片式元件安装 到印制电路板上的产品组装技术两个方面。 近年,随着SMT的普及,元件厂家都在开发片式元件,片式元器件技术也有明显提高,其中包括日益考究、成本下降、可靠性增强、频率提高、数字技术渗入、纳入功能越来越多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片式铝电解电容器较其他片式元件发展迟缓的原因:关键是技术难度大。表面贴装技术是第四代电子组装技术,片式铝电解电容器是这一技术中不可缺少的元件。它能否实现国产化,使之成为商品,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工艺、性能、技术角度,讨论了片式铝电解电容器在研制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丝网印刷技术是片式电子元件生产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也是决定片式元件生产质量和生产率重要因素之一。作为该技术实施的核心—片式元件全自动丝网印刷系统是保证该技术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文中针对片式电子元件丝网印刷系统设计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提出了一些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4.
描述片式电磁干扰对策元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以及在各种情况下应该如何选择适当的片式电磁干扰对策元件。  相似文献   

5.
描述片式电磁干扰对策元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以及在各种情况下应该如何选择适当的片式电磁干扰对策元件。  相似文献   

6.
描述片式电磁干扰对策元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以及在各种情况下应该如何选择适当的片式电磁干扰对策元件。  相似文献   

7.
描述片式电磁干扰对策元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以及在各种情况下应该如何选择适当的片式电磁干扰对策元件。  相似文献   

8.
本调研报告是在对全国140个单位的片式元件的生产、研制、生产线引进和应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再收集大量国外资料,经多次讨论、反复修改而写成。本文共分七部分,首先对片式元件的基础知识,共同的基本问题,如片式元件的定义、特点、分类、引线和封装、焊接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其次较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片式元件(包括片式无源元件、片式有源器件和片式机电元件)的技术状况,对一些主要片式元件的结构、工艺、技术参数也作了适当说明。文中还用具体数字说明了片式元件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国外情况主要包括宏观发展规模、数据和应用领域,国内情况包括试制、引进和生产现状。本文还着重介绍了片式元件在国内的应用情况,尤其是片式阻容元件在国内的具体应用实例,并根据这些数据,对片式元件和表面贴装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作了预测。最后对我国片式元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发展我国片式元件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电子质量》2001,(3):69-82
(续上期) (五)电子基础产品1.电子元器件 1)片式元件的质量现状与分析 片式元件(SMC)是适用于表面组装技术(SMT)的无引线或短引线新型元件,生产和应用最多的是片式电阻、片式电容(片式陶瓷电容、片式钽电容、片式铝电解电容、片式薄膜电容、片式云母电容)、片式电感。 我国的表面安装技术起步较晚,元件的片式化进程比国外慢。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先后引进了片式元件生产线约30条,SMC产业逐步形成.最近几年,日本几家最大的片式元件制造商到我国合资生产片式电阻、片式电容,具有较大的规模,大大增加了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子产品应用领域的快速拓展,市场的迅速膨胀,使得表面安装技术(SMT)及表面贴装元件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与传统的插装工艺及有引脚元件相比,采用SMT技术和表面贴装元件大大提高了成品率和可靠性及抗干扰能力等,并在成本、体积等方面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在片式元件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自动化程度很高,但由于主要的生产设备和测量仪表一直依赖进口,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片式元件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型厚膜片式NTC热敏元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适用于混合集成电路表面安装的厚膜片式热敏元件的设计、工艺要点及主要性能。作者研制的掺有适量稀土元素的添加物,有效地降低了热敏浆料的方阻,改善了元件的热稳定性,使厚膜片式热敏元件达到了实用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外采用表面贴装技术把片式元件固定在印刷电路板上,取代了标准的DIP和带轴向/径向引线元件的组装技术。这一技术的更新,导致了片式电子元件的迅猛发展,并广泛用于各种消费类电子产品中。本文主要介绍日本新近生产的几种片式体声波(BAW)器件和声表面波(SAW)器件的结构、制法,及其主要性能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电子元件的发展与片式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片式元件是电子元件发展的主流,目前,电子元件的片式化率已高达70%。在各类整机电路中,片式元件和半导体有源器件的数量比通常在20:1至50:1左右,其中在一些高端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当中,片式元件的比例更高,有时甚至可达100:1。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断对元件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电子元件产品进入一个迅速升级换代的时期。  相似文献   

14.
片式电子元件已成为当今元件的主流产品,尤其片式阻容元件的使用数量最多,而片式阻容元件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及精度直接决定了片式阻容元件的产量和质量,近几年,国内一些厂家在 外同类设备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生产工艺的需求开发出自己的片式阻容元件国产化生产设备,并已使用在实际生产中,本主要介绍我公司部分专用设备的功能,特点,适用范围,技术指标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描述片式电磁干扰对策元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以及在各种情况下应该如何选择适当的EMI对策元件。  相似文献   

16.
通用小型片式元件表面安装技术的发展,已经走过了16年的历程.尤其是近年来各种电子设备小型化的发展突飞猛进,促使片式电容器的种类不断增加,体积不断缩小,性能不断提高,技术不断进步,材料不断更新,轻薄短小系列的产品已在全世界趋向于标准化和通用化.片式电容器的应用逐步由消费类设备向投资类设备渗透和发展,特别是在军用移动通信设备中更是被大量采用.片式电容器的发展有六个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邓雷:从四方面考虑电子元件行业定 位目前全球电子元件的销售额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中约占15%,我国电子元件的销售额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中也大约占15%左右。在新型电子元件产品中,集成电路和无源元件占全部电子元器件及零部件的生产总成本的46.1%和9.1%,而在总安装成本中却分别占12.7%和55.1%,甚至某些片式元件的管理和安装成本已经超过其价格。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新型电子元件包括片式元件、无源集成元件和无源模块等,已经成为制约整机进一步向小型化、集成化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一个典型的电子产品中,IC和分立的传统元件占全部电子元器件及零部件的生产总成本的约50%和10%,而在总安装成本中情况恰恰相反,分立元件的安装成本占据了50%,某些片式元件的管理和安装成本已经超过其价格.  相似文献   

19.
崭新的21世纪已经大步走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正在加速发展,这给新型元器件──片式电容器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也提出了更高更新和更多的要求。表面组装用电容器一般称为片式电容器。通用小型片式元件表面安装技术已经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近年来各种电子设备小型化的发展突飞猛进,促使片式电容器的种类不断增加,体积不断缩小,性能不断提高,技术不断进步,材料不断更新,轻薄短小系列产品已在全世界趋向标准化和通用化。如按照外形、结构、材料、用途来区分,片式电容器已拥有几百种型号。片式电容器的应用也逐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片式元件安装密度的提高,引线间距的缩小,用户对自动组装系统中各类设备的性能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日本组装设备制造商一直致力于组装机及相关设备的研制,并得取了很大进展,本文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