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减少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十一五”以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在南海北部深水领域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加快技术创新和加大勘探投入,相继获得一批重大油气勘探发现。本文阐述了五项重大勘探地质理论认识和两项勘探技术创新成果,探讨了深水油气勘探将要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展望了南海北部深水区中深层、潜山及岩性圈闭三大领域的勘探前景。研究指出,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的拆离作用控制了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大型凹陷的形成,发育了湖相、海陆过渡相和海相三套规模烃源岩;高-变地温控制凹陷烃源岩快速生烃,建立了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大型轴向峡谷水道油气成藏模式、白云凹陷深水区深水扇天然气晚期成藏模式和深水区“断-脊”联控油气差异聚集成藏模式。同时自主创新研发了立体震源激发和“犁形”缆接收的宽频采集处理技术。在多项地质理论认识和创新技术的指导下,发现以“深海一号”(陵水17-2)等为代表的一批大中型气田,对于保障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供应、促进海南自贸区(港)能源绿色发展、推动我国油气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楚雄—思茅盆地是我国西南地区较大型的中新生代沉积-构造残留盆地。该盆地晚古生代卷入特提斯构造-沉积域,中生代为统一的大型沉积盆地,沉积了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岩-陆相碎屑岩建造,具有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物质条件。但是后期构造改造强烈、油气勘探与研究难度加大。通过系统总结该区的油气勘探与成果,论证了该区的油气资源潜力,认为楚雄—思茅盆地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应该坚持勘探和深入评价,并提出了今后的勘探思路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云南第三系盆地油气资源潜力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云南省境内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历史,总结了近年来在陆良、保山、曲靖、景谷等主要盆地开展油气勘探与开发的主要成果,从区域构造、盆地演化、油气成藏条件、资源潜力、勘探开发技术等方面,分析了云南第三系盆地的石油地质特点和油气资源潜力,认为该区域有较好的油气勘探与开发利用前景,但是在地质评价、油气勘探、滚动开发等方面必须采取针对性技术才能提高勘探的效率和开发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至2050年前后,中国油气资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潜力。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从"贫油国"到油气生产大国,建成了24个油气生产基地,自主发展形成一系列中国特色的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我国油气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这同时也孕育有广阔的勘探新区、新领域,待发现油气资源仍比较丰富,目前石油勘探刚进入中期阶段,天然气勘探尚处于早期阶段。同时,油气资源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经济快速发展油气需求缺口日益扩大,本土资源深入勘探开发的难度增大,勘探开发成本大幅上升,国际化经营拓展空间受多因素制约等。因此,必须始终加强油气勘探工作,一方面立足国内,坚持不懈开展新区新领域攻坚战,保持勘探工作量、储量、产量的稳定增长,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分享国际能源资源,引进和勘探利用国外石油和天然气;另一方面,还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全面推进节约用油用气战略,实现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油库、加油站、油罐车安装油气回收系统.将那些看不见的油气统统“抓起来”并还原成汽油.能起到保护环境、保护健康、节约能源的三重作用。应用油气回收技术,即利用分层冷却液化原理.将气态的油气挥发物冷凝成液态油品.加以回收利用.可以提高油气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化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及勘探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矿权区内拥有较为丰富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煤层气可勘探面积为10.19万km2,煤层埋深小于2 000 m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11.02万亿m3。页岩气可供勘探面积为17.5万km2,初步估算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15.9万亿m3。页岩油勘探面积为11.76万km2,具有较大的资源基础及潜力。中国石化自2004年开始关注非常规油气资源,先后启动了页岩油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研究和勘探工作。目前在泌阳凹陷页岩油勘探泌页HF-1水平井分段压裂后获日产油23.6 m3;元坝地区多口陆相钻井测试获得高产气流,建南地区建页HF-1井日产气12 300 m3;延川南区块煤层气已探明地质储量为106.47亿m3,多口井排采获工业气流,初步形成了中国石化非常规油气资源多类型、多阶段的勘探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7.
石油地质实验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已被上百年的勘探吏所证实。石油地质实验仪器装备是开展石油地质实验分析的盛备工具,是表征石油地质实验室技术能力的标志,是提高和发展石油地质实验技术水平的必要条件。石油地质实验仪器装备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是油气勘探开发的直接保障。因此.石油地质实验是油气勘探开发管理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油气资源是指沉积盆地中生成和聚集的、最终可以被人们认识、开采和利用的石油与天然气的总体。油气资源评价是根据地质的相关理论、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理论,利用现有已有的勘探技术、和研究手段成果等对一个区域最终的油气资源潜力进行分类预测和评价。它的实质是对特定地质体系的含油性预测。把已经得到的地质信息联系起来,进行处理,最后转化为评价地区中石油资源在空间的位置和数量分布的概念。它是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规划、决策的主要依据,也是油气藏发现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探讨研究油气资源评价中的基本规律可以更好的发展并促进评价方法的改进,获得更高的评价质量。  相似文献   

9.
林刚 《低温与特气》2004,22(6):33-33
在“新一轮中国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初步证实,我国西藏高原羌塘盆地蕴藏大量油气资源,将成为青藏高原海相盆地找油最具前景的地区,并有可能成为我国油气工业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0.
蒙古XVⅢ区块南部2号凹陷发育的地层主要有:夏宁组、查干组、下宗巴音组、上宗巴音组;研究区可能的成藏模式主要有:构造圈闭成藏模式、扇三角洲前缘成藏模式、断层根部河道砂成藏模式、潜山不整合面成藏模式、盆底扇成藏模式、潜山储层成藏模式经过研究论证,研究区油气勘探工作的有利区域主要位于工区南部生油洼陷的周围和北部生油洼陷的西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大石油公司对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投入的不断增加,水下生产系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水下生产系统灵活性强,可以适应不同的油气田开发方案。在总结分析目前水下生产系统相关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水下生产系统发展的方向,同时结合我国南海特有的海况和地质条件及深水油气田开发现状,给出了水下生产系统在应用中的困难与挑战及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未来水下生产系统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备  陆姝  于水 《中国科技博览》2010,(36):530-530
the south china sea(SCS)is the largest marginal sea in the southeast Asian water.It connects in the south with a lot of open seas through a number of shallow passases and in the north with the Pacific Ocean through the deep Luzon Strait.However,Luzon stra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way for SCS to exchange water with ocean.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石油地质认识现状和技术发展现状,梳理了制约我国前陆盆地油气勘探的瓶颈问题,确定了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分层次的油气勘探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在回顾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近海油气勘探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总结了近年来中国近海油气勘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探讨了如何在中国近海走油气勘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矢量声压振速联合处理建立在信号的声压和振速相位基础上,海洋环境边界影响将改变矢量声场声压振速的幅度和相位特性.首先根据南海环境条件结合水下目标辐射噪声测量,采用声场矢量简正波理论估算海面非相干偶极子噪声和水下点声源矢量强度随深度的变化,然后设计了可用于深海海域噪声测量的矢量水听器测试系统,获取了南海海域典型深度上的背景噪声矢量强度并进行了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深海背景噪声谱级在500Hz以下基本上不随深度变化,在500Hz~3kHz频段浅深度背景噪声谱级略高于较深深度的背景噪声;振速垂直分量的背景噪声要小于声压和振速水平分量的噪声谱级.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海油气勘探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中国近海的油气勘探坚持以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为指导思想,以区域研究为基础,以科学合理部署为保证,针对中国近海独特的油气地质特征,通过创新认识和技术进步,坚持走高效勘探之路,取得了丰硕成果,新发现储量屡创历史新高,步入了历史上最好时期。然而,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和勘探领域的拓展,中国近海油气勘探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油气工业发展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世界能源消费不断增长的社会发展需求出发,考虑日益苛刻的环境保护政策和举世关心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结合今后科学技术的进展,分别从产品需求和资源供应、产品规格和环境保护、非常规石油进入角色及天然气前景引人瞩目四个专题进行论述,对21世纪的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代表的非再生能源工业形势做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8.
欧圳翼  屈科 《声学技术》2022,41(6):821-826
基于遥感参数和Argo历史数据对水体声速剖面(Sound Speed Profile, SSP)进行重构,对单经验正交函数回归(singl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regression, sEOF-r)法在南海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由于南海动力活动的复杂性,SSP扰动相对复杂,同时海域内SSP样本稀疏,相关的SSP统计学估计方法在南海区域还难以有效应用。文章基于K-means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讨论南海海域正交经验函数模态的一致性。通过扩大重构实验网格解决样本稀疏的问题。利用经典的sEOF-r对南海SSP进行反演,对重构SSP的误差分析说明了该方法在南海海域应用的有效性。SSP重构的均方根误差为2.341 1 m·s-1,较大误差主要出现在深度40~200 m,其原因是海域内混合层深度发生变化。实验证明在南海区域内利用遥感参数可以有效地估计SSP。  相似文献   

19.
油气管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大动脉。随着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的逐年提高,打通油气战略通道、保障能源供给成为当务之急。在陆上油气战略通道建设过程中,通过"1+N"协同式自主创新,形成了管道设计、施工、装备国产化及易凝高粘原油输送等关键技术,建成了目前总长6×104km、输送油品1.7×108t、输送天然气1.4×1011m3的大型油气管网。在大型管网运行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e-SAME安全一致性系统,形成了运行管理组织机构、资产完整性管理、市场保障和应急维护等子系统,确保了企业安全目标地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巴西同属"金砖"国家,基本国情有很多相似之处,海上油气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中国海上资源占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产量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巴西油气产量的九成以上来自海上,深水盐下潜力巨大。两国海上油气事业起点相近,但发展速度差距较大,目前中国全面掌握浅水技术,深水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巴西经过连续攻关,深水、超深水技术国际领先,全面掌握2 000 m水深技术,进入3 000 m时代。中国近期出台了两个中长期发展规划,尚缺少具体配套措施;巴西有法律保障研发投入,一直坚持"本地化"(LC)政策,支持技术发展的措施力度大、落实到位。本文在全面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3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