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浮石混凝土与变形钢筋粘结锚固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浮石混凝土与变形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合56个拉拔试件的荷载-滑移P_S)曲线的分析,提出了特征粘结-滑移(T-S)模式,统计回归出反映各种锚固条件的特征粘结强度公式。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中变形与光圆钢筋腐蚀速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比较含氯离子的混凝土中变形钢筋及光圆钢筋腐蚀特征和腐蚀速度的不同,制作了同时含有变形和光圆2种钢筋并掺加了质量为水泥质量3%的盐ω(NaCl)的混凝土试件,然后进行了近一年的室外自然气候暴露试验.试验期间利用电化学线性极化法和试件腐蚀失重称量方法测试了2种钢筋的腐蚀速度;并分析和总结了它们的腐蚀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光圆钢筋的腐蚀机理主要是微电池腐蚀,腐蚀形态比较均匀,平均腐蚀失重率比变形钢筋大;而变形钢筋腐蚀机理主要是宏电池腐蚀,腐蚀主要发生在钢筋表面某几个局部区域,局部最大坑蚀深度约为光圆钢筋最大坑蚀深度的1.7倍.  相似文献   

3.
配置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梁裂缝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两点对称集中的同步分级加载方式,对8根配置500MPa钢筋和4根配置400MPa细晶钢筋的混凝土梁进行静力加载试验,观测试件的裂缝发展过程,了解此类构件的裂缝特点,为工程中推广应用500MPa钢筋和400MPa细晶钢筋提供试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配置500MPa钢筋和400MPa细晶钢筋的受弯构件裂缝发展规律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基本相同,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按照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此类构件进行裂缝宽度验算,计算值均大于试验值。同时,结合其它67根配置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梁试验数据,评估了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裂缝宽度公式的适用性,并在该规范的计算模式基础上,提出平均裂缝间距及短期最大裂缝宽度计算的修正公式,修正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配置500MPa钢筋的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点对称集中的同步分级加载方式,对14根配500 MPa钢筋的混凝土梁进行静力加载试验,了解其受弯破坏形态、受弯承载力、裂缝分布及变形等情况,为工程中推广应用500MPa钢筋提供试验依据。同时对其中6根配置表层钢筋的混凝土梁进行受弯承载力、裂缝形态及变形的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此类构件的受力性能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基本相同,可按照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计算试验梁受弯承载力和变形,但裂缝宽度计算值偏大。同时,在构件的混凝土保护层中配置表层钢筋能有效控制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构件的刚度。根据试验结果,建议了此类构件的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7个粉煤灰陶粒硷和一个普通砼单片剪力培的试验,研究了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轻骨料砼剪力墙的强度和变形性能,并与同类普通检剪力墙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试验表明,轻骨料砼剪力墙的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与普通砼剪力墙相似,但能量耗散能力和延伸性优于普通砼剪力墙.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界限剪跨比的判别式,强度控制区的划分条件,提出了抗剪强度计算方法.建议方法的计算值与本次试验及国内外其它资料的结果有较好的吻合程度.本文还对剪力墙位移计算和控制,达到极限强度时的刚度退化率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6.
基于钢筋锈蚀的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预测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建立混凝土内钢筋锈蚀速率模型.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不同水灰比对钢筋锈蚀速率时变规律的影响,即水灰比越大钢筋的锈蚀速率越高.同时研究了钢筋锈蚀速率的时变规律,在恒定气候条件下,其多变过程可分为锈蚀初期的下降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混凝开裂后的上升阶段.  相似文献   

7.
8.
对一种新型冷轧变形钢筋进行金相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与热轧圆盘母材和I型冷轧扭钢筋作了比较,表明其抗拉强度,表面强度比热轧圆盘母材提高了20%以上,而伸长率δ5大于9.05%,与I型冷轧扭钢筋相比,其塑性性能获得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以冷轧变形钢筋的延伸率指标测试为例,对具有圆弧缺口的拉伸试件,在测试延伸率时的方法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与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圆弧缺口拉伸试件,对所测试延伸率指标的影响较小,其精度满足工程结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粘结锚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机理,分析了各因素对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保证钢筋粘结锚固的有效措施以及提高锚固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钢纤维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再生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对5组不同钢筋锈蚀率(0~9%)的再生混凝土梁式试件进行加载试验。分析不同钢筋锈蚀率对再生混凝土梁式试件的钢筋应变、局部粘结应力、粘结滑移和极限粘结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筋锈蚀率大于3%时试件底部开始有细微锈胀裂缝出现;锈蚀率越大,荷载作用下钢筋应变沿锚固位置的变化曲线越平缓;局部粘结应力沿锚固段呈现出双峰分布,峰值主要集中在加载端和自由端附近;加载端附近位置滑移现象最先发生,远离加载端滑移现象延后;随着钢筋锈蚀率的增大,极限粘结强度先增加后降低,极限荷载下的滑移值增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HRB400E月牙钢筋-再生混凝土中心粘结试件的拔出试验,研究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的条件下,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及钢筋直径的变化对HRB400E月牙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HRB400E月牙钢筋-再生混凝土的极限粘结应力和初始粘结刚度均随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及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并采用最...  相似文献   

14.
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通过对不同锈蚀量的光面钢筋和变形钢筋进行拔出试验,得到了两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随着不同钢筋锈蚀量的变化规律,根据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给出了两种钢筋锈蚀后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计算公式,最后,还给出了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本构关系,可用于具有锈蚀钢筋的混凝土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试件尺寸(立方体试件边长为10D,钢筋直径D=14、20、25 mm)对锈蚀钢筋与混凝土间黏结性能的影响,通过电化学加速锈蚀方法,获得了7组不同钢筋锈蚀率(0%、0.5%、1.0%、2.0%、5.0%、8.0%、10.0%)的中心拉拔试件.分析了试件尺寸、锈蚀率等影响因子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间黏结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锈蚀率的增加,试件尺寸越大其锈胀裂纹出现越早且最大锈胀裂纹越宽;各试件的黏结强度、黏结刚度均随混凝土的恶化及锈蚀率的增加呈现出先增长后逐渐削减的趋势,黏结能量则随锈蚀率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且较大尺寸试件(D=25 mm)的黏结性能受锈蚀率的影响更为显著;锈胀裂纹出现前,试件自由端峰值滑移、黏结能量下降较为缓慢;当锈胀裂纹出现后,其自由端峰值滑移、黏结能量急剧下降,而后随着锈胀裂纹的加宽,其下降速率趋于平缓.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不同锈蚀率下残余黏结应力与试件尺寸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144个拉拔试件的试验结果,探讨了变形钢筋与陶粒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性能,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统计回归建立了南粒混凝土粘结强度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可靠度分析给出了钢筋的设计锚固长度,可供修订《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和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锈蚀钢筋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恒电流加速锈蚀方法模拟海洋环境水下区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破型后得到的54个不同锈蚀率的光面钢筋和带肋钢筋试件进行了拉伸力学性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锈蚀程度的钢筋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给出了锈蚀钢筋名义屈服强度的建议计算公式,为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超细晶粒钢筋粘结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8个超细晶粒钢筋粘结锚固试件的拉拔试验,对超细晶粒钢筋的粘结锚固性能进行了全面研究.在试验的基础上对超细晶粒钢筋的粘结强度进行了分析计算,并给出了粘结锚固长度的取值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超细晶粒钢筋属推广的新型工程材料,轧制工艺与传统钢筋不同,但超细晶粒钢筋的粘结锚固性能与普通热轧带肋钢筋(月牙纹)基本相同,其设计锚固长度la仍可按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的公式计算;另外考虑到近年来高强混凝土的应用日益增多,且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C80时,现行规范的设计锚固长度计算公式仍能较好适用于超细晶粒钢筋,建议锚固长度计算公式中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上限可提高到C60.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安徽两淮煤矿的煤矸石为对象,进行了4榀钢筋煤矸石混凝土梁的静力试验,研究了截面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剪跨比对钢筋煤矸石混凝土梁荷载-挠度关系曲线、破坏模态和关键部位应变分布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与现有国家规范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煤矸石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公式。研究表明,钢筋煤矸石混凝土梁的破坏形式和受力过程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类似,规范GB50010建议的普通混凝土梁正截面强度计算公式适用于煤矸石混凝土梁。  相似文献   

20.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材料之所以能够共同工作,主要是依靠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应力,笔者从粘结力的组成、试验方法、极限粘结强度计算、粘结滑移本构关系4个方面叙述了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进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