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BAES盆地模拟评价系统是大型石油地质应用系统-PRES油气资源评价专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该系统拥有一个6类20多种模型的模型库,通过菜单式模型组装完成评价区埋藏史、热史、成熟史、生烃史和排烃史的历史模拟,从而进行评价区生油条件的定量评价,指出评价区的有利生油气区,确定主要生排烃期和生排烃量。通过BAES盆地模拟评价系统在珠江口盆地各坳陷区的实际应用,可以看出该盆地油气资源分布特点,同时也可以看出这一盆地模拟系统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盆地综合模拟系统BASIMS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是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基于石油地质机理,应用多学科知识,定量模拟一个探区(盆地、坳陷、凹陷、次凹)的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和运移聚集史,从而进行综合评价,指出有利勘探地带.本文以我院研制成的盆地综合模拟系统BASIMS为例,着重介绍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和运移聚集史这五大模型的最新方法以及油气资源综合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改变已往的以构造划分为基础的盆地、区带、圈闭评价体系,建立基于动力学的盆地,含油气系统,含油气区带,圈闭评价体系,在一个商业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开发了基于动力学的油气资源评价系统,该系统采用3种方法构造盆地数字模型(人工井,构造剖面、平面构造图),通过恢复盆地的地史,热史,成熟史,生烃史,排烃史,运聚史,可以完成盆地,含油气系统,区带,圈闭的全系列模拟评价,也可以单独进行某一单元的模拟评价,将该系统应用于松辽盆地的油气资源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盆地模拟进展——以江汉盐湖盆地模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江汉盆地地质实际,在引进一维盆地模拟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地史、热史、生烃史和排烃史模型以及模拟结果的输出,并初步建立油气运聚模型,比较成功地建立了二维盆地模拟系统。结果表明,该模拟系统是油气资源评价的一种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5.
油气系统是最适于进行盆地模拟评价的油气地质单元,盆地模拟的特点体现了油气系统的认识论。油气系统分析模拟的内容应包括①静态地质要素研究;②油气系统动态地质作用(可以通过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运移聚集史模拟再现)研究;③油气系统的关键时刻与事件组合关系研究。盆地模拟已形成了系统化、模型化、定量化的动态模拟软件,用盆地模拟技术实现油气系统动态数值模拟是现实可行的捷径。在盆地综合模拟系统基础上,按照油气系统的研究内容和成图表达方式,建立了油气系统动态分析模拟软件系统,具有进行四方面分析模拟的功能①背景研究,利用平衡剖面、层序地层模拟以及构造热模拟等方法,综合研究油气系统的背景、单个油气系统静态地质要素等;②动态地质作用模拟研究,研究油气系统的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运聚史过程;③关键时刻与事件组合关系研究;④油气资源量估算与有利目标评价。图2参6(张庆春摘)  相似文献   

6.
盆地模拟技术在油气资源评价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地模拟软件系统有一维、二维和三维系统,模拟研究内容不仅涵盖了传统的“五史”——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和聚集史,还增加了许多非传统的研究内容。通过对技术现状的分析和总结,认为盆地模拟技术正朝着“系统化”和“工具化”的方向发展。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的应用表明,盆地模拟技术在具体应用中不断发展完善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①促进基础地质参数研究的规范化,使资源评价参数更可靠;②解决有效烃源岩原始分布面积、排烃效率和裂解气计算等难题,使生烃量与排烃量的计算结果更准确;③结合多元统计技术的研究成果,更准确地预测油气资源量及其分布。  相似文献   

7.
JunMod盆地模拟软件是用C++ Builder4.0开发研制的微机版盆地模拟软件。应用JunMod软件能够进行埋藏史、热史、生排烃史、油气运聚史的模拟和油气资源量估算。埋藏史模拟现已开通压实回剥法,热史模拟已开通地温梯度法,生排烃史模拟已开通烃产率法和化学动力学法,油气运聚史模拟已开通运载层吸附油气散失模型法,资源量估算已开通排聚系数法。Jun-Mod盆模软件具有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对话框进行软件操作,操作简单灵活,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8.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14(4):I0016-I0016,F0003,F0004
含油气盆地定量分析技术 地球物理技术研究室拥有系统的全三维油气水三相盆地模拟技术,开展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及运移聚集史的全过程模拟,在时空上定量再现含油气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评价油气资源量。  相似文献   

9.
盆地模拟是建立在油气地质的物理、化学原理上,用计算机软件来实现时空框架下的盆地结构、沉积充填和油气生排运聚的演化,从而给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TSM盆地模拟是在"3T-4S-4M"盆地研究工作程式指导下研发的在原型约束下的确定性数值模拟软件系统。系统强调以盆地原型并列与迭加分析为先导,采用确定性的油气响应模拟模块,合理计算埋藏史、热史、生烃史、运聚史等结果,通过结果分析得到合理的油气资源量和分布。通过四川盆地川西坳陷的模拟应用,揭示了晚三叠世以来陆缘拗陷盆地原型到前渊盆地原型的环境变化,以及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烃源岩发育、分布、演化特征和动态生排烃过程。模拟结果表明,侏罗纪拗陷原型沉降演化是导致不同段生排烃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中-晚侏罗世最终定型的结构控制了天然气的运聚,形成了孝泉-丰谷、安县-鸭子河-大邑2个有利的资源聚集区。模拟结果表达了盆地原型迭加的控烃、控藏过程;表明TSM盆地模拟可动态揭示"原型控源、迭加控藏"的油气演化过程,通过与已知的拟合,最终实现预测未知油气的功能,是油气勘探领域重要的技术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10.
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南五凹至今无商业油气发现,前人对其油气资源前景的评价也较差,而邻区与其地质背景相似的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截至2011年底已发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亿t。为了进一步阐明南五凹的油气资源潜力,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生烃动力学方法模拟烃源岩的生排烃史。通过烃源岩岩屑和原油沥青质样品的热模拟实验数据计算生烃动力学参数,并以原油储量的成熟度分布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南五凹阜宁组烃源岩的生烃活化能仅为209 k J/mol,低于典型湖相烃源岩的生烃活化能,烃源岩在低熟阶段就可以大量生烃,具有早生、早排的特点;南五凹的排烃量可达29.5亿m~3,石油地质资源量约为2.7亿~4.1亿m~3,资源潜力可与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媲美,下一步应选择汇油面积大、圈闭条件好的构造实施钻探。  相似文献   

11.
珠江口盆地烃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口盆地是一个先断后坳、先陆后海且具有变地温场特征的盆地,发育文昌组、恩平组和珠海组3套烃源岩。根据盆地大量烃源岩样品的分析化验资料,将实验分析、地质分析与地质模拟相结合,对3套烃源岩发育特征的差异性和凹陷/半地堑/洼陷的热演化史、生烃史、资源潜力进行综合分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裂陷早-中期文昌组湖相倾油型烃源岩是研究区主力烃源岩,裂陷晚期恩平组煤系油气兼生型烃源岩是研究区重要烃源岩,坳陷期珠海组海相陆源油气兼生型烃源岩只在白云凹陷进入生烃门限;②地温梯度自浅水向深水逐渐升高,导致烃源岩的成熟门限和生烃窗口快速变浅,浅水区烃源岩整体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具有晚期生烃的特征,主生烃期在16 Ma至现今;深水区烃源岩整体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白云凹陷具有早期生烃的特征,主生烃期在33~0 Ma;③评价得出珠江口盆地总地质资源量约为85×108t,油气资源丰富,浅水区以石油资源为主,深水区油、气资源量相当;④根据海上生烃凹陷评价标准,惠州凹陷、白云凹陷、陆丰凹陷、西江凹陷、恩平凹陷为富生烃凹陷,开平凹陷、荔湾凹陷为中等生烃凹陷,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海主要含油气盆地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海主要含油气盆地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是继1993年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之后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完成的又一次较为系统的油气资源评价工作。在继承以往盆地模拟法研究的基础上,评价结果更突出了类比法、各种统计法、综合法(区带评价法)在较成熟勘探区油气资源量预测中的重要作用,使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应用与评价参数的选取更趋于完善。本次评价重点预测了渤海、南黄海、珠江口、琼东南、莺歌海、北部湾等盆地的可探明油气地质资源量、可采资源量,并对资源分布,包括地质层位、深度、地理环境(水深及岛屿部分)、油气性质等做出了尝试性预测。通过资源量不同概率分布值表述了上述盆地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并讨论了不确定性存在的可能原因。评价结果表明,渤海、珠江口、北部湾盆地的富油凹陷及其相邻凸起仍然是未来石油储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地区;莺歌海、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及其相邻地区)是未来天然气储量持续增长的现实地区;珠江口盆地白云主凹、琼东南盆地深水区、近海前第三系盆地是未来天然气储量持续增长的主要接替区。  相似文献   

13.
盆地模拟是含油气盆地勘探评价的重要技术方法之一.该文在TSM盆地模拟系统的基础上,依据该区勘探程度,建立了适宜的盆地模拟方法系统和相应的软件系统,重点揭示了麻木乌苏凹陷的埋藏史、热史、生烃史和运聚史,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区的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盆地模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系统介绍盆地模拟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简史基础上,分析了盆地模拟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发展现状,尤其分析了油气成藏动力学“五史”模型的发展现状,提出盆地模拟技术有待解决的5个难题:(1)盆地动力学模型与油气成藏动力学模型的有机统一;(2)三维地质体动态平衡模型及相应的数学模型建立;(3)盆地古水动力学过程的准确模拟;(4)成藏动力学各模型的全三维化;(5)可变网格的偏微分方程组求解。认为盆地模拟技术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是:(1)基于盆地动力学演化的全三维油气盆地动态模拟系统得以建立并逐渐完善;(2)由大型勘探数据库支持的盆地动态模拟系统成为油气勘探和资源预测的得力工具;(3)成油气系统模拟成为盆地模拟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形式;(4)“交互模拟”、“人工干预界面”和“综合评价”技术获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渤海湾盆地上古生界煤系地层是良好的气源岩。该套烃源岩在中—新生代经历了复杂的盆地叠合过程,导致不同地区之间生烃史的差异性。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是上古生界烃源岩所经历的3个生烃阶段。中—新生代盆地的叠合期次、叠合样式和不均衡性控制着上古生界烃源岩在各个生烃阶段的生烃量多少与比例以及生烃中心的迁移,从而控制着上古生界资源潜力及资源分布。该区盆地的不均衡性越到晚期越强,上古生界烃源岩的早期生烃强度较稳定,但在晚期局部地区仍可经历强生烃过程。上古生界经历的盆地叠合期次和上覆地层数越少、中生代埋藏越浅、新生代埋藏越深,其晚期生烃潜力越大。基于"二次生烃"地质模型和生烃史数值模拟,评价了渤海湾盆地中南部各凹陷上古生界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16.
合肥盆地油气勘探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1958年以来,先后有10余个单位参与过合肥盆地的油气勘探及研究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下四上的曲折历程。目前,合肥盆地尚处于盆地勘探初期的低勘探程度阶段,许多基本的石油地质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现阶段合肥盆地的油气勘探应加强石油地质的综合研究,钻探工作应以解决盆地基本的石油地质问题为主,是合肥盆地近期油气勘探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珠江口盆地东部石油地质及油气藏形成条件初探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总结了珠江口盆地最重要的勘探领域-三角洲-滨岸沉积体系-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并着重对富生烃洼陷与油气田,油气运移的主控因素与含油区带,油气分布与区域盖层,下构造层勘探与经济基底,水动力强度与油气运移方向及闭条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在这一领域继续勘探应遵循的最基本的石油地质认识,并用以论证勘探方向和目标选择,中还对今后几年珠江口盆地增储挖潜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珠江口盆地东部石油地质及油气藏形成条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珠江口盆地最重要的勘探领域——三角洲—滨岸沉积体系——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并着重对富生烃洼陷与油气田、油气运移的主控因素与含油区带、油气分布与区域盖层、下构造层勘探与经济基底、水动力强度与油气运移方向及圈闭条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今后在这一领域继续勘探应遵循的最基本的石油地质认识 ,并用以论证勘探方向和目标选择。文中还对近几年珠江口盆地增储挖潜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莺-琼盆地和珠江口盆地西部CO_2成因及运聚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莺 琼盆地和珠江口盆地西部CO2 成因及运聚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莺歌海盆地壳源型CO2 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泥底辟热流体晚期多期的局部上侵活动 ,CO2 运聚分布具有分期、分层、分区及分带的特点 ,气源主要来自沉积巨厚的上新统—中新统海相含钙砂泥岩 ;琼东南盆地东部及珠江口盆地西部火山幔源型CO2 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幔源火山活动与沟通深部气源的基底深大断裂的发育程度 ,CO2 运聚分布特征与幔源火山活动及基底深大断裂的发育密切相关。根据CO2 不同成因机理、地球化学特征以及运聚分布特点 ,可以追踪其气源 ,分析和预测天然气尤其是CO2 的运聚分布模式 ,从而为研究区的天然气勘探部署及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