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生产率的提高不仅对我国建筑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转型期的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有着特殊意义.然而,由于方法的不完善和统计数据的缺乏,建筑业生产率的度量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在简要介绍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根据实际统计资料,对我国建筑业作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建筑业生产效率近期并没有提高,仍处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2.
采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指数法,对能源约束和知识资本作用下的我国经济总量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往的研究只是将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作为投入要素,夸大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1987—2009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负值,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没有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完全来自于科技进步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以2001-2011年建筑业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1年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为负增长,技术进步率为负增长,技术效率不断提高;其建筑业区域之间、省际之间存在差异,东部略优于中部和西部,省际之间差异较大,部分省份存在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同时下降的问题.提出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是提高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计算高技术产业聚集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区位熵计算了高技术产业聚集度,其次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指数法测算了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最后构建高技术产业聚集度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回归模型。选取2006—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高技术产业数据,测算结果表明,"一带一路"高技术产业聚集水平省级差异较为明显;"一带一路"沿线18省(市、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趋势,但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有减弱趋势;高技术产业聚集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聚集出现了一定的聚集拥挤现象,导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逐年递减;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高技术产业聚集对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强于华南地区,优于华东和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5.
以2000至2012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9.5%,技术进步年均增长8.4%,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而且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呈现出一定的省际差异和区域差异,西部年均增长最大,中部次之,东部增长最小,这可能表明纺织服装业可以通过向中西部转移来提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深入讨论 ,着重分析了煤炭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模型所导致的应用局限性 .在这个基础上 ,对产出增长的构成进行了“内生化”分解 ,重新解释了产出的增长源泉 .由此建立了纯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概念来代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从而为煤炭企业生产率分析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深入讨论,着重分析了煤炭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模型所导致的应用局限性.在这个基础上,对产出增长的构成进行了"内生化"分解,重新解释了产出的增长源泉.由此建立了纯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概念来代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从而为煤炭企业生产率分析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2000至2012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9.5%,技术进步年均增长8.4%,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呈现出一定的省际差异和区域差异,西部年均增长最大,中部次之,东部增长最小,这表明纺织服装业可以通过向中西部转移来提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运用索洛余值方法,对1991-2010年中国信息服务业国家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20年间我国信息服务业产值、资本存量、劳动力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6.05%、6.61%和3.64%,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20.51%,表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信息服务业产业经济增长的源泉。我国信息服务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现阶段处于相对粗放式发展阶段。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贡献率46.82%,资本投入贡献率46.39%,劳动投入贡献率6.79%。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6年到2015年间湖北省城市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湖北省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湖北省各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差异较大,湖北省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是技术效率变化,其次是技术进步,再次是规模效率变化。国有企业产值占区域生产总值之比下降是湖北省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另外,提高科教投入占比、降低财政支出占比、提高第三产业占比对湖北省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提高湖北省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适度垄断下建筑业技术创新效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建筑业技术创新缺乏生机,通过适度垄断来激励建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不失为一种较优选择。文中先假设建筑行业内,超级大企业可以全面地参与行业竞争,运用企业产出模型证明了建筑业适度垄断企业数目确定性问题。其次,以国有大型施工企业为主体,进一步假设在适度垄断下建筑企业连续增加R&D费用可以提高生产力,并且在建筑企业的生产阶段均有研发(R&D)投资,运用LaGrange函数建立了适度规模下建筑业技术创新效用模型,模型解揭示我国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用不明显,同期的建筑业技术创新障碍性因素调查研究和1991-2004建筑业的增长率曲线支持此结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统计数据对影响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因素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对宏观经济变动及从业人员素质两个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利用C-D生产函数对技术进步及资本装备率的提高和对劳动生产率进步的影响进行了测算;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建立了职工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线性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与宏观经济的波动具有一致性,技术进步对我国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做出了主要贡献,但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行业效益的关键。劳动生产率对工资是富于弹性的,工资的提高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进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有效激励手段。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存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陕西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一方面对传统农业部门进行现代化改造,同时加速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随着农业部门的发展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全部转移,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力也就与非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力趋于相等,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发展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及消费水平也就趋于均衡。本文采用了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比较劳动生产率、结构偏离度和二元对比系数四个指标来对陕西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情况进行总体度量。  相似文献   

14.
谈设计单位代表业主管理施工合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际上对选择施工过程监督者的见解.作者建议将监督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职责尽可能交给该项目的设计单位.阐述了设计人员代表业主监督施工过程的多方面好处.这样做不但有利于恢复设计和施工两个阶段应有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实现设计意图、提高设计人员的责任心和设计质量,进而提高国内建设事业的效率,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咨询设计服务的出口.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大多数设计人员业务范围仅限于设计的做法,不利于他们提高为业主提供多方面服务的能力,不利于提高他们在国际咨询设计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作者认为,只有当我国的设计人员在国际建筑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时,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业才能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对劳动生产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引入购买力平价理论对各国建筑业劳动生产率指标进行了处理,重点比较分析了我国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建筑业之间的差距,并比较分析了我国建筑业与其他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在分析我国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表明,我国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进一步加大对建筑业的投入,提高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1992年~2007年我国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二十一个工业行业在考虑碳排放约束条件下和传统的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的变化。将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LPI)分解成生产率效率和技术变化来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992年至2007年期间,在碳排放约束条件下我国二十一个工业行业中有十一个行业的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比传统的要高,生产率主要是由于技术创新引起的。几乎所有的能源密集和材料密集型行业在考虑碳排放时比传统的不考虑碳排放时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更高。  相似文献   

17.
建设生态住宅小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住宅为代表的中国建筑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对中国生态环境破坏负有重大责任,因此在考虑21世纪中国住宅业发展时,必须抛弃传统模式,发展生态住宅,使中国建筑业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区位熵的方法分区域对我国二三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分析, 并通过DEA-Malmquist 指数法, 测算不同区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后聚焦二三产业集聚对我国不同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 现: 在全国整体范围内, 第二产业集聚有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第三产业集聚将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分区域看, 南部沿海地区第二产业集聚提升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而华中区域、大西北地区第二产业集聚对绿 色全要素生产率则是抑制作用; 东北地区及西南地区第三产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而南部沿海地区第三产业集聚却抑制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9.
A number of geotechnical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on selected carbonate rock samples from eight sites located in Egypt. This analysis was to assess the suitability of these rocks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aggregate. The analyses included properties of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tensile strength, porosity, water absorption, and dynamic fragmentation. The succes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depends to a large extent on the availability of raw materials at affordable prices. Raw materials commonly used in the building industry include sands, gravels, clays and clay-derived products. Despite the widespread occurrence of carbonate rocks throughout Egypt, the low premium placed on their direct application in the building sector may be explained in two ways: firstly, the lack of awareness of the potential uses of carbonate rocks in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dustry (beyond the production of asbestos, ceiling boards, roof sheets and Portland cement); and secondly, the aesthetic application of carbonate rocks in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depends mainly on their physical attributes, a knowledge of which is generally restricted to within the confines of research laboratories and industries. Thu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Egyptian carbonate rocks, evaluating them for their suitability as building construction aggreg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