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张连勇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2,19(3):75-76
通过对工作面的现场实测研究 ,分析了三采区首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及所选支架在顶板活动不同时期的适应性。为三采区首采面及其它面的设计、支架选型和生产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麻地梁煤矿507工作面为工程基础,采用现场监测和在线监测结合的方法对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07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普遍较小,低于额定初撑力,支架支护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47. 4 m,周期来压步距为26. 7 m。工作面范围内来压存在先后顺序,中部来压早于上部,下部来压不明显,来压位置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准确掌握首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为后续的采区设计、巷道布置、设备选型、支护设计、顶板控制等提供依据,依次对1301首采工作面和相关顺槽进行了矿压观测,分析其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表明,在第一来压周期与第二来压周期时,随着工作面向前推进,老顶基本可以同时发生断裂,但在第三来压周期之后老顶断裂的位置发生明显滞后,但来压步距... 相似文献
5.
6.
7.
丁家渠煤矿薄基岩浅埋煤层首采工作面矿压实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家渠煤矿基岩比较薄、松散载荷层厚度比较大,属于典型的浅埋煤层.为了解其矿压显现规律,对4101首采工作面进行了现场实测,通过采集测站内各支架的工作阻力数据,并应用矿压数据综合处理系统"尤洛卡"进行分析,得出4101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初次来压步距大于50m,周期来压步距12~19m,平均14m;来压期间工作面中部支架阻力普遍大于两端支架阻力,中部来压较两端明显.研究证明支架初撑力基本符合管理要求,末阻力总体比较富余,支架选型比较合理,满足该地质条件下煤层开采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论文通过对秦源煤矿N101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数据分析,总结出首采面矿压显现规律,介绍了该矿的巷道支护与采煤工艺,总结了工作面支架阻力分布特征,为生产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南屯煤矿通过对1601小槽煤首采工作面的支护研究,为薄煤层安全开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凤凰山煤矿员缘号煤首采工作面XV1304为例,根据其矿压观测数据,分析员缘号煤上覆厚层顶板条件下的矿压显现规律。通过南翼首采面的矿压分析,为后续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利民煤矿09112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利民煤矿09112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埋藏条件下开采9煤层时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特点、顶板破断运动规律、液压支架运行状况及对9煤层顶底板的适应性、两区段巷道超前支承压力显现规律,为后期开采091采区及实现矿井高产、高效、安全、低耗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13.
浅埋深极近距离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神东矿区石圪台矿12102工作面矿压显现不明显和周期来压步距较大等问题,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物理模拟的方法,对浅埋深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和周期来压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下煤层工作面的周期来压步距为23 m,是上煤层工作面的2.1倍,而周期来压持续长度反而减少了0.8~1.6m,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下煤层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受上覆主关键层回转运动的影响,因主关键层破断块体较长且距离下煤层较远,导致主关键层破断块体回转较小角度便能受到采空区冒落矸石的支撑,从而出现了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更大及来压持续长度更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为研究近浅埋煤层特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以补连塔12511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工作面矿压实测数据,分析了近浅埋煤层7.4 m特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44 m,回采初期周期来压步距11.74 m,回采中期周期来压步距增大至14.1 m,工作面周期来压对支架作用强度整体显示出强、弱交替变化规律,周期来压强度呈现"两端小,中间大"的特征。工作面周期来压动载系数为1.39。支架工作阻力呈正态分布,呈现较好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沙坪矿首采1803工作面下、中和上部载荷-循环的关系曲线,对首采综采面的初次来压规律和周期来压规律分别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周期来压步距的变化规律在沙坪矿1803综采面所观测的3次周期来压中,周期来压步距变化在13.84m~43.25m,多数在18.17m~27.11m,全部观测结果平均周期来压步距为23.45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