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今天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深入探索中发现的疑问却是不容忽视的,它们甚至可能误导一些人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能统而论之,而应当指出它们中的哪一个需要中国化,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化活动中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是不同的.就中国化而言,其具体内涵体现在民族化、大众化、政治化等内容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实事求是也是"事是求实".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是重建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是构建中国的大众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清除所谓"官方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全面审视和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格局转化的新特点,在实践探索和理论反思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是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新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3.
科学探索和正确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问题,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发展的前提.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这一基本问题都曾做出过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胡锦涛的贡献主要有: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进一步做出了"求真务实"的高度概括;赋予"解放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更高的思想地位;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明确了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和方向;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创新理论的大众化等.胡锦涛的探索和回答大大深化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创新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9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累许多历史经验,其中科学分析和全面把握中国国情,立足中国的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依据.始终保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力源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反对教条主义倾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渊源.积极总结和提升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教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5.
佛教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时代背景、国内背景、国际背景和发展历程上存在明显的异同,马克思主义要充分借鉴佛教中国化的经验,立足时代、放眼全球,进一步推动自身的中国化进程.同时,马克思主义要和其他中国文化要素结合,形成中国新文化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地位与充分发挥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积极社会作用的"双赢",共同推动中国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过程中,存在着"四化"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化.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一条沿着"马克思主义化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化"的逻辑进路,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摹写--建构--运用的过程.其实质是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逻辑发展过程.这条与"实践--理论--实践"道路相悖的道路选择既有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方面,但也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学生思想信仰的非理性化与多样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相脱节、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带来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瓶颈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着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以育人文本,创新宣传教育载体,转变工作观念,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研究,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的认识,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历来有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的优良传统.大致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史进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建立前;第二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大革命;第三阶段为改革开放--至今.这三个阶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呈现出一个整体的面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认识正在不断地深化.总结其特点,反思其经验教训,有助于更好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当代革命军人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国情军情和时代特征的结合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求真"、"求善"和"求美"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相继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不断不发展创新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这个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要把学习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在全党形成制度、形成风气,以有效的学习提升党的创新能力,增强党的生机活力.我们现在面临的新形势要求我们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当今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必然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具体要做到:把思想认识提高到新高度;把目标任务调整到新定位;把态度方法改进到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性范畴.马克思对其生产力理论的研究对于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以物质生产为基础.而物质生产必然是社会的,既要发生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要发生人与人之间的经济联系即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的、现实的、崇高的信仰,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处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双重境况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严重的挑战.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不是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而是我们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科学理论和科学信仰的统一.今天强调信仰重建,旨在反思我们以往在马克思主义问题上的失误.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恢复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精神信仰底蕴,以达成马克思主义真正中国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铸.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人以一贯的科学精神,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步,科学发展观的创立过程完全体现这种科学精神.要推动各领域的创新,就要坚持这种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影态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文章运用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宏观进程.  相似文献   

17.
理论的大众化需要诠释和解读理论的文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出版、理论工作者研读马克思主义后撰写的理论著述、党的领袖阐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述,是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来源.  相似文献   

18.
有关历史学内容的报刊的出现,既是史学近代化的产物,又促进了史学近代化的发展.近代报刊为新史学产生、发生提供了平台,在一定意叉上说,没有近代报刊,就不可能产生近代新史学.近代报刊促进了史学理论更新,成为学术争鸣、争论与交锋的阵地.在这一过程中,近代史学学科产生,锻炼与培育了新型的史学人才,产生了有影响的史学大师;形成了不同学术旨趣的史学流派和史学思潮.近代报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1世纪,信息化对报刊的形态、发展提出新课题.应当从振兴民族大业、学术创新,从时代性、民族性的要求,思考报刊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我国有着丰厚的思想渊源和历史经验,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积累了一系列的宝贵经验.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对于我们今天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历史任务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许多国外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其实早已"中国化"了.国外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并不一定冠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标题,而是比较倾向于以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等代表人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借鉴国外研究,对于我们开阔理论视野,升华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