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长株潭城市群新农保试点区的现状,从农民参考意愿逐年增强和农民参保能力稳步提升2方面阐述了新农保试点中农民参保需求现状,剖析了农民参保需求日益增长的客观需要与新农保供给中日渐滞后的制度建设之间的矛盾,即经费投入不足,保障水平较低;筹资机制不完善,缺位现象严重;基金管理和运营层次低,保值增值能力差;专项立法滞后,制度稳定性不足.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复合筹资机制,构建"G-C-F"三支柱模型,创设"BSI"第三方托管机构,加快新农保立法进程,以期推动长株潭新农保制度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时老农保到新农保的变迁过程进行研究,分析表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产物,政府的干预起关键性作用.在设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要充分考虑社会环境、社会意识的因素,要充分考虑制度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具体表现在增加老年人收入,减轻农村居民的养老负担、制度保障农民养老.改变"储蓄养老"的农村养老现状等几个方面,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拉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新型农村居民还有很多尚未满足的消费需求,所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惠及各类农村主体在养老制度保障下,将在带动我国的国内消费方面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河北省涿州市试点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农保)制度设计层面与政策执行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并由此提出相应对策:坚持政府对新农保的主导地位,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加政府公共财政投入,逐步扩大覆盖面及提高新农保养老金待遇;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保证新农保的集体补助;加强管理监督与经办服务、提高新农保的有效性;注重新农保与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构建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国民养老保险制度,真正使农民"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5.
农民或主动或被动地离开土地是中国土地流转制度下的产物之一.在这个制度下,农民被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所以应该根据不同农民群体的特点把他们纳入到不同的养老保险体系中.但是为了保证农民养老问题的快速、有效解决,需要将土地流转下的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植根于我国当前的养老保险体系框架之下,并制定涉及资金来源、制度衔接、制度弹性和监管等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全面开展,作为全国新农保试点之一的宿迁市泗阳县,在新农保试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对,许多现实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仅结合笔者的实证调查和分析研究,借鉴地方经验,对我国新农保试点推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深化宣传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基金管理、加强基础建设等对策,仅希望能够促进新农保制度的"广覆盖可持续发展",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参考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充分了解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情况的基础上,从财政支付能力、个人缴费标准设置及缴费水平高低、村集体补助能力、缴费激励和约束机制、参保率、与其他制度的衔接、基金保值增值和监管、试点推进策略、经办服务能力、制度的稳定性等10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可能影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然后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旨在增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促进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实施中存在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法律的支持,缺乏稳定性;基金保值增值难;保险金的使用缺乏监督约束等问题.就此提出秉承权利本位与宗旨,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创新投资经营机制,实现保值增值;完善监督网络,加大监督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养老保障资金支出规模逐渐扩大。从"三支柱"角度分析吉林省养老保险资金筹措的现状,发现吉林省养老保险资金结构不尽合理,第一支柱中的财政投入能力有限,第二、三支柱对养老保险资金的支持力度尚未显现,养老保险资金缺乏可持续性的积累机制。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养老保险资金筹措的先进经验,在财政支付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筹措养老保险资金的渠道应向第二、三支柱拓展,发展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从多渠道筹措养老保险资金,以缓解养老保险资金短缺的状况,实现养老保险资金的保值和增值。  相似文献   

10.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以社区为中心,养老服务由社区为依托的各种社会力量来提供的一种养老模式.它是介于老人家庭照顾和老人社会机构照顾之间的一种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老人照顾方式,笔者根据调查数据从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人员、制度、配置及保障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理解和共同参与下,我国的老龄福利事业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运行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成效,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制度设计上,以大病统筹为主,致使参合农民受益面过窄;以收定支,自愿参加,造成新农合基金结余率居高不下;实际运行中,资金筹集难度大、成本高,管理存在缺陷;对定点医疗机构缺乏行之有效的约束;农村医疗设施落后,服务能力薄弱.针时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制度改进建议:完善制度设计,扩大受益面;广开筹资渠道,降低筹资成本,加强基金监管;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切实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福建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基础上,对发展福建省养老服务事业提出对策和建议,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养老服务理念: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社会多元筹资模式,鼓励社会力童投入养老产业: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优化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建立专业化养老工作者队伍,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力图为发展养老服务需求提供政策理论依据,积极有效地应对福建省人口老龄化以及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农村,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文化生活和发展则表现为较为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安徽省蒙城县立仓镇100户农户参保情况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农民参保除了受收入水平、政策宣传力度、养老观念以及周围邻居行为因素影响外,捆绑式缴费这一制度规定在某种情况下对中年人的参保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试点阶段采取加大新农保宣传力度、增加农民收入、认真贯彻落实"捆绑式"缴费制度等措施对于调动农户的参保积极性,扩大新农保的覆盖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对农民生存、发展而言,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就业的主要岗位和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对农民还具有基本社会保障功能,许多农民利用农闲到城镇就业,当农民失去工作回到农村后,仍有土地耕种,生活依然能够得到保障.然而当前土地提供的就业既没有给农民带来足够的收入保障,也没有给农民带来相应的养老保障,农民的就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就业.能否有效保障种地农民的可持续性就业,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需要重点攻关的民生课题之一.如果国家承认农民种地即就业,那就应当给农民提供与就业相关的一系列待遇和配套保障.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在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过程中,广大参保对象对新、老农保制度如何衔接过渡的问题反映强烈,要求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占总人口约80%的人目前及将来的生活质量,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其关键的内容.我们应大力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各项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各种相应的优惠措施,以促进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2009年起国务院决定在全国10%的县(市、区、旗)试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计划在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以解决农村居民越来越严峻的养老问题.本文以项城市为例,对当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实地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如何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更好更快的推广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对蒙城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涉及农民参保积极性、参保率和缴费档次选择等内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切实做好农民的增产创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指出应注重引入社会参与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探讨了企业、社区等社会主体参与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合理性、必要性及可操作性,指出从制度层面规范引导社会参与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应成为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