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认为现代国际工业产品设计的现状是: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重视人机工程学及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为制造而设计,以及设计与制造同步进行;其发展趋势是采用智能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2.
现代国际工业产品设计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现代国际工业产品设计的现状是: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重视人机工程学及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为制造而设计,以及设计与制造同步进行,其发展趋势是采用智能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工业产品设计进入数字化时代,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多种多样,正确选择设计软件,需要把握适用和够用的原则。重点介绍了工业设计软件Rhino的应用领域、特色及其与同类软件的比较,Rhino在计算机辅助工业产品设计中如何使用及其与工程设计软件如何衔接使用。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以第4届国际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与概念设计会议为背景,阐明了产品概念设计的内涵,指出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CACD要解决的三大问题:概念设计方法学、产品信息模型及求解方法、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技术;进而从智能概念设计技术、协同概念设计技术、虚拟概念设计技术、需求驱动概念设计技术等多个方面总结了CACD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CACD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CACD的三层架构.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现代工程师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师之间的设计交流为启示,分析了现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忽视产品造型量化的现象、产品造型量化缺失是设计人员在设计交流过程中造型设计方案传播走样的原因,并结合设计和生产实际论述了产品造型量化缺失对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品造型量化的概念,列举了产品造型量化的常用表示方法,并在桂林旅游纪念品造型设计创新中进行实际应用。造型设计实践表明产品造型量化是现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逐渐走入快速发展轨道的5G技术正在重构互联网时代,引领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5G对工业产品的影响也体现在诸多方面,智能照明、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等设计都在全面惠及人们的生活。在不久的将来,5G将让更多的未来场景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7.
智能设计体系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智能设计的体系结构,首先提出了智能设计的抽象层次模型,在分析设计师的智能行为后,提出智能设计的异构知识的概念,探讨了智能行为的内在运行机制,以及 计算机处理异构知识的集成推理方法,给出了基于上述模型的系统集成推理求解策略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道琨  刘芳芳  杨超 《软件学报》2022,33(8):4452-4463
很多强化学习方法较少地考虑决策的安全性,但研究领域和工业应用领域都要求的智能体所做决策是安全的.解决智能体决策安全问题的传统方法主要有改变目标函数、改变智能体的探索过程等,然而这些方法忽略了智能体遭受的损害和成本,因此不能有效地保障决策的安全性.在受限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对动作空间添加安全约束,设计了安全Sarsa (λ)方法和安全Sarsa方法.在求解过程中,不仅要求智能体得到最大的状态-动作值,还要求其满足安全约束的限制,从而获得安全的最优策略.由于传统的强化学习求解方法不再适用于求解带约束的安全Sarsa (λ)模型和安全Sarsa模型,为在满足约束条件下得到全局最优状态-动作值函数,提出了安全强化学习的求解模型.求解模型基于线性化多维约束,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在保证状态-动作值函数和约束函数具有可微性的前提下,将安全强化学习模型转化为凸模型,避免了在求解过程中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高了算法的求解效率和精确度.同时,给出了算法的可行性证明.最后,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其应用领域也日渐广泛,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的角色也愈发重要工业产品设计中亦是如此。计算机的加入不仅节约人力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产品质量和性能,也能提高工作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在工作过程中不仅要制定详细的产品计划同时也需要了解当下计算机辅助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情况与趋势,该文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浅析,首先对计算机辅助工业及设计技术进行简单的阐述,然后对计算机辅助工业技术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最后针对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带有外部干扰影响的多智能体系统,研究了基于事件触发机制下的多智能体系统Leader-Following一致性的控制问题.采用干扰观测器来估计系统中存在的干扰,并设计了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干扰主动控制方案.运用现代控制理论和矩阵论等工具分析了多智能体协同运动算法得到了多智能体系统在分布式事件触发机制下的一致性收敛条件,并且分析了本文设计的分布式事件触发机制的时间间隔存在正的下界.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本文所提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设计美学的产生及发展和现代设计的发展是同步的。以技术为核心的工业文明直接导致了现代设计的诞生,现代设计则直接影响了设计美学的产生。设计美学的研究立足于审美和艺术理论,针对现代设计在审美和艺术上如何与技术结合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方式和途径。服装设计是现代设计中的一种形态类型。服装设计首先要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其次,要符合人的审美要求。人类对服装的审美脱离不开时代性和民族性。作为创造服装美的服装设计师只有与其个人修养全面结合,不断积累设计经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作品才会具有生命力,才会具有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从室内设计的角度进行思考,运用传统文化符号以及现代室内设计的构成原理,表达出有东方特色的室内设计形式,让传统符号成为传达民族象征意义的媒介,为现代中国文化增添新的活力,努力从传统建筑和文化符号中悟出其精神,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体现民族个性,逐渐确立本国特色的室内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3.
设计美学作为新兴的美学学科,给现代设计提供了审美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现代设计美学审美标准的探讨,指出设计的科技之美、创新之美、合理之美以及认同之美;分析了主观意识和客观规律、形式与功能高度统一的设计美学规律;研究了现代设计美学遵循以人为本、绿色设计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多变量系统解耦鲁棒理论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包。该软件包已用于实际工业对象的鲁棒控制系统设计,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面临着深刻的变革。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制造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更好地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工业上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提供商模式的解决方案,用于解决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中网络化制造的问题。本文设计并开发的系统由四个工具集构成,每个工具都是利用可重用组件技术进行开发,动态加载到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平台中。本文重点研究了工具集中的形态布局、色彩方案、人机设计等技术,开发出的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些基本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应用服务。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设计能力,对网络化制造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探索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设计的关系,通过对国内外设计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文化指导设计,设计引导文化",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融合到现代工业设计中,才能创造性地提升中国产品的文化内涵,形成具有中国风格的设计之路。  相似文献   

17.
飞机的外形设计与气动特性密切相关,其外观造型和功能诉求之间的对应关系, 使之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飞机之美是人们对其在审美上的感性认知,是从审美的 角度对航空科技的全新解读。从功能、造型、材料、工艺、装饰五个维度对飞机展开分析可以 发现,飞机之美是科技发展和审美认知合力作用的结果。飞机兼具艺术上的优美与技术上的合 理,预示着工业设计将在飞机外形和内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机电产品数字化工业设计多目标评价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从工业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出发,阐述了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机电产品数字化工业设计多目标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并以专家系统技术为基本框架构建了支持产品数字化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评价原型系统,确定了评价目标树,评价目标树模版库,评价目标库以及评价工具集等四个系统功能模块,并详细讨论了这四个模块结构、内容的构建和实现过程。为面向机电产品的数字化工业设计多目标评价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最后,通过产品实例验证了该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技术美是自然科学在机械化大生产应用中呈现出的美学因素,它带动了技术的日趋人性化和艺术形式的推陈出新,成为现代设计重要的表现形式。本文从技术美的概念、技术美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特征、技术美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三个方面对技术美做了系统探析,提出只有辩证的将技术美与设计的其他美学特征要求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现代设计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中国的平面设计在加快融入国际先进设计领域的同时,正在不断深度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水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形成了极具东方审美意趣的文化艺术表现符号。文章通过分析水墨的传统审美性及其独树一帜的艺术表现语言,试图探讨其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