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 ,人们会更多地选择旅游活动作为娱乐方式 ,因此要不断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地质公园建设为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提供了渠道 ,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促进了地质公园的建设。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地质公园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都将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5.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工作指南》保护开发原则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地质公园网络是力图保护具有代表性的地质遗迹的全球体系。该网络源于20世纪80—90年代对地质遗迹保护的重视,最终形成于21世纪初。与已发展较成熟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计划和“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相比,世界地质公园具有保护地质遗迹与服务当地经济、改善当地人生活条件和农村环境、发挥教育科普功能以及尊重所属国主权相结合的特点。本文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工作指南》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开发保护原则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等对地质公园的保护与开发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6.
地质旅游是一种新兴的高端旅游产品,但近些年各地掀起的申报地质公园热使地质公园旅游开发进入了盲目无序状态并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2006年9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王屋山-黛眉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但2010年7月世界地质公园中评估评审被要求黄牌整改,由此引发的地质公园开发建设问题受到了高度关注。从河南地质公园与地质旅游开发现状着手,选取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为典型案例,分析其地质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探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具备丰富的各种级别、各种类型的地质公园资源条件,但地质公园开发与建设还相对落后,地质公园的科技旅游收入效益很差。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旅游逐渐成为国内外旅游市场开发的重要热点之一。湖北省地质公园的科技旅游开发建设显得十分紧迫。分析湖北省地质公园科技旅游开发的现状,提出湖北省地质公园科技旅游开发要合理地营销地质公园,充分发挥载体的科普功能;挖潜地质公园的科学内涵;科学地规划和建设地质公园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9.
简论大别山"红"、"绿"旅游资源组合开发策略--以河南新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大别山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地处中原,拥有良好的“红色”和“绿色”旅游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区域旅游市场的形成,大别山旅游业发展面临着空前的机遇与挑战。旅游业是一项复合产业,是一项关联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它可以为山区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通过旅游发展带动其他产业,最终实现大别山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河南新县为视点,对大别山地区“红”、“绿”旅游资源进行了近域市场的区域对比,并提出了大别山区“红”、“绿”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大别山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地处中原,拥有良好的“红色”和“绿色”旅游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区域旅游市场的形成,大别山旅游业发展面临着空前的机遇与挑战。旅游业是一项复合产业,是一项关联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它可以为山区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通过旅游发展带动其他产业,最终实现大别山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河南新县为视点,对大别山地区“红”、“绿”旅游资源进行了近域市场的区域对比,并提出了大别山区“红”、“绿”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大别山区花岗质片麻岩特征及其地质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别山地区的花岗质片麻岩主要由TTG系列和钙碱性系列组成。TTG系列为太古代时期造陆阶段的产物;钙碱性系列由新元古代和中生代两个时代的花岗质片麻岩组成,反映了两次汇聚过程。新元古代时期,北大陆向南大陆汇聚,“大别山”地区总体处于仰冲盘,发育一套钙碱性系列花岗岩;中生代,则是北大陆形成阶段,南大陆向北靠拢,并发生俯冲、碰撞,伴随着大量的花岗岩的侵位。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总结了大别山地区太古代时期古陆核形成及其特征、元古代时期板块运动的发展与演化、古生代特提斯洋从离散至汇聚的发展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12.
针对自重作用下黏性土坡开挖过程中滑坡失稳的渐进破坏过程,采用PFC2D 颗粒流数值模拟,再现了黏性土坡从发生到发展、演化再到最终失稳破坏的整个过程。结合能量耗散结构指出自重服役下的滑坡破坏过程本质是由于能量释放驱动下的能量耗散所引起的一种状态失稳现象,能量释放和能量耗散的共同作用是引起滑坡渐进破坏的内在原因。把滑坡的整个过程划分成3 个阶段,即蠕变损伤、强度丧失,裂隙发展、滑坡加速,滑体减速、滑面渐宽;并从颗粒细观尺度给出了基于能量释放的边坡强度失稳准则,进一步解释了滑坡整体破坏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3.
山字型构造通常是用地质力学观点研究的宏观性、区域性的地质构造。如何研究小区域的山字型构造成因的地质遗迹,为地质专业出了一个新课题。以断层与节理、河谷与冲沟、地形地貌为因素,泽州丹河蛇曲谷地质公园中的个体、微观地质体为研究对象,总结出了该地质公园丹河小山字型构造成因的地质遗迹的特征和规律,供相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大别山南部蕲春太阳脑岩体在化学组成上以富硅、富铝为特征,属亚碱性的碱钙性系列,类似于S型花岗岩。其产出的构造背景为火山弧,属于地壳熔融—同碰撞S型花岗岩,可能形成于加里东末期,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边缘海闭合阶段。通过岩体和含金石英脉之间稀土、微量元素对比,讨论岩体与穿插其中的含金石英脉的关系,认为形成含金石英脉部分矿物质源于黑云二长花岗岩,特别是韧性构造发育、蚀变强烈的地段,岩体中穿插的石英脉含金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首先探讨了低碳经济的含义与煤炭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必要性,论述了低碳技术对煤炭能源利用方式的挑战,提出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煤炭产业低碳化的技术措施与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够提高液压挖掘机可靠性分析的准确性,为液压挖掘机的研发和维修提出有利的理论依据,深入地研究了Bayes理论在其中的应用。分析了Bayes理论的基本思路;分析了基于最大熵法的先验分布计算方法;研究了似然函数的确定方法,同时设计了液压挖掘机可靠性分析的流程;以某液压挖掘机为例,进行了可靠性参数的估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19.
机械故障诊断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知识冗余性,而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新型的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的数学工具,粗糙集理论提供了对机械故障进行诊断全新的有效途径。将基于可变精度粗糙集模型应用于故障诊断,同时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在保证诊断精度大致不变的情况下对故障征兆属性化简,消除诊断规则判断条件的冗余,获取精简的规则。实例证明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