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降低汽车内饰件用聚氨酯材料VOC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汽车内饰材料中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各国针对汽车内饰材料中VOC制定的相关标准及VOC的检测方法。从选择新型低VOC、低雾化值的原料和在聚氨酯材料中使用具有降低VOC功能的添加剂等方面详细论述了降低汽车内饰件用聚氨酯材料VOC的主要手段。最后指出,开发可持续汽车内饰材料是减少汽车内饰件VOC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周洁丹 《广东化工》2022,49(9):188-189+187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车内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车内VOC含量测定结果作为评价车内空气质量指标,其结果的准确性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车内空气VOC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测试流程,结合检测过程关键步骤和化学检测的质量控制要求,对影响车内空气VOC含量测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车内空气VOC含量测定的质量控制关键点,旨在提高车内VOC检测结果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VOC的概念、危害和来源,详细阐述了汽车内饰VOC标准以及检测方法现状,概述了降低汽车内饰VOC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汽车研究中心工作组率各大主机厂走访车内空气治理示范标杆企业——锦湖日丽,共同探讨从源头上改善车内环境。塑可净是由锦湖日丽针对车内空气污染问题而开发的创新材料。塑可净是目前化学物质散发量最低的汽车内饰塑料,其化学物质散发量比传统内饰塑料的降低60%以上;是改善车内空气环境的首选内饰塑料。工作组一行充分肯定了塑可净从源头改善车内环境的社会效益。中汽中心牵头推进车内环境治理再升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汽车内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引起消费者的重视,其中汽车内饰产品是车内污染的首要污染源。本研究利用采样袋进行采样建立了针对汽车内饰产品中低极性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化合物的检测方法,相关系数达到0.9992~0.9999,加标回收率64%~89%,最低检出限1.0~16.6μg/m2,相对标准偏差2.8%~8.7%,满足汽车内饰的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6.
<正>日本宝理(Japan’s Polyplastics)表示,现在它为汽车内饰制品提供工业生产中最广泛的低VOC聚甲醛(POM)。该公司的Duracon低VOC材料专用于满足汽车内饰中VOC浓度的最新规定。日本宝理公司的低VOC材料使其客户能够生产出符合当今汽车内饰要求的模制件。这些材料减少了VOC排放量,有助于改善工厂环境,同时还可以减少模垢,从而降低模具维护的频率。  相似文献   

7.
汽车已成为人类生产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汽车内饰纺织品的VOC的危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VOC的危害和来源,以及在汽车内饰纺织品的相关检测标准,并提出了对VOC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汽车内部空气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汽车消费者日益关注的热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要原因。"袋式法VOC测试"是现在各大主机厂主要采用的检测手段之一,主要分析了袋式法采样过程中各个环节对于最终结果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有效的手段提升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将质控手段应用到实际汽车内饰产品的检测过程中,进而提高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汽车内饰的静电吸尘影响车内环境和车内仪器仪表的使用寿命。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汽车内饰用永久抗静电PP材料,从4种导电炭黑中选择一种颗粒状导电炭黑,添加量为18%(质量比),永久抗静电PP表面电阻可达1×106Ω,且无虎皮纹等外观问题。随着高熔体流动速率PP(K7100)用量的增加,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拉伸强度、弯曲模量均呈上升趋势,但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明显下降,由26 k J/m2下降到13 k J/m2。采用多孔硅酸盐作为VOC吸附剂,使永久抗静电PP的乙醛和丙烯醛释放量明显减少,但对于苯系物基本没有效果。当VOC吸附剂添加量达到1. 5%(质量比)时,改性PP的VOC满足主机厂的标准要求。永久抗静电PP注塑生产的汽车内饰门板,在试装车路试过程中,零件的灰尘量得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顶空平衡温度、平衡时间和气相色谱条件等HS-GC法关键实验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中VOC测定方法。结果表明,VOC能够完全分离,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23~0.72μg/L,回收率为76.0%~102.3%,RSD值为1.3%~5.7%。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用于汽车内饰材料中常见VOC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