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lanning》2015,(1)
从南昌起义到古田会议召开的881天是我们党创立人民军队,独立探索武装斗争的重要时期。在南昌起义中产生的八一精神所蕴含的"听党指挥"、"坚定信念"、"敢于斗争"和"为民奋斗"等人民军队的特点和特征,以古田会议召开得以传承,遂为人民军队的军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2)
教师立德树人应从自我做起,因为这是教师的角色、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和教育的对象决定的。教师修身立德需拥有教师"善""公正"和"责任感"等教师德性,要在强化师德修养、进行师德反思和提高专业能力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1,(1)
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论文通过分析当前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从制度建设、平台搭建、协同机制构建和考核评价体系优化等方面探索有效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4)
2018年12月3日第六届八一精神理论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开题报告会在江西南昌召开,会议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主办,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八一精神研究中心承办,与会专家围绕学习研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主题,结合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昌起义与中国共产党建军精神研究》开题报告,对近年来南昌起义和八一精神研究的现状和成果作了梳理,高度评价了课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此次会议进一步推动了南昌起义和八一精神的研究,并为顺利完成国家课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5)
在众多评价教师的指标中,师德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它关系着教师自身是否能常态发展,更关系着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本文结合十八大报告精神,分析如何做一名立德树人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7)
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高校教师应践行立德树人,履行好教书育人的天职,发挥自身榜样作用,真正做学生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0):266-267
立德树人在高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如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必须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校园,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于我们的校园中。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5)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南昌城市精神提出至今,因宣传力度不够,并未达到广为人知、引导市民行为习惯的良好效果。八一精神是扎根南昌的革命传统精神,其民众知晓度和认同度均高于南昌城市精神。作为同属南昌城市文化范畴的两种精神,二者并不矛盾,且相互依托,交相辉映。南昌城市精神可以充分利用八一精神的美誉度来大力宣传自己,以扩大社会影响力,成为城市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3)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视,而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教育阶段,其对学生的后期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德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对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现阶段教育体系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下面文章就针对小学德育工作有效性进行探索,希望对小学德育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1,(1):104-105
医学继续教育中重知识、轻德育的教育问题已经非常普遍,改变医学继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足问题,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一个急需破解的难题。经过对医学继续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更新医学继续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熏陶、强化思政课程建设、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在成人继续教育立德树人教育中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3)
国防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是由实现和完成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目标和任务所决定的。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夺取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与高校国防教育有着密切关系。继承和弘扬八一精神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必将推动高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工作,促进具有中国特色国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2)
作为革命精神之源和红色文化之基,八一精神是人民军队之魂,是改革开放和平建设新时期国防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其核心内涵与高校国防教育价值体系具有高度的融合与统一。在高校国防教育中弘扬八一精神,对创新国防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3)
八一精神源于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它上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启于中国共产党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宣传、继承和弘扬八一精神,发挥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高校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革命传统,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3)
南昌起义中产生的八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和红色经典文化之基。历史和现实证明,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先进政党品质于一身的八一精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但由于种种因素,对同属红色文化范畴的八一精神研究和运用,却相对滞后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不仅与南昌起义和八一精神的历史地位、伟大意义和现实作用不相符合,而且极不利于科学把握民族文化和革命精神,特别是对红色文化和区域文化的全面、完整和深入地研究与运用。本文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究与运用的核心前沿问题,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纠正对八一精神的偏见与错误,阐述八一精神形成的科学解读、承继的战略意义、能量的释放路径和品牌的塑造环节。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2)
沂蒙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越发绽放出红色教育魅力。将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既是高校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必然趋势。沂蒙精神需要世代相传,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熠熠发光,使沂蒙精神能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源动力,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不断创新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将沂蒙精神有机地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活动中,通过打造沂蒙精神为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建立沂蒙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融合的实践平台、建构沂蒙精神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转化的机制等,使沂蒙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得到更有效地发挥。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5)
1927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八一起义,由此孕育产生的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党和军队的宝贵财富。八一精神具有丰富内涵,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时代价值。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和践行八一精神,发挥其教育功能,对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1)
红船精神、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征程中形成的经典红色文化和宝贵革命精神,深刻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优秀分子在"建党"、"建军"和"建国"(指建立新中国)壮丽事业中迸发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睿智胸怀和道德情操。四者紧密相关,薪火相传:同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共同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文明和中国精神中,同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的鲜明坐标,同属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典型代表,共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目标和宗旨,共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但因它们产生的时间地点、内涵表述、表现特点及各自承担的任务和历史地位等不同,又体现出各自的特点和特异性、差异性。深入研究四者逻辑关系,有利于深刻把握四大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推进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向纵深发展,更是新时期红色传统发扬、红色基因传承的题中要义。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8,(1)
文化软实力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维度,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八一精神是中国建军精神之源,红色文化之基,是文化自信的近现代历史基础。深入分析八一精神的生成基础,挖掘凝练八一精神的当代价值,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产热”和“用热”的两个环节上,提出“产热”须从五个方面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提高锅炉效率和出力保证生产足够的热量。在“用热”的环节上,提出实现采暖管网的动态平衡-采用自力式流量控制器,做到热量“按需分配”的均衡供暖,从而实现一蒸吨供暖1。5平方米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