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制备共载化疗药CPT-11及中药成分DMY的复方脂质体,对该脂质体进行质量检测,包括考察其外观形态、粒径分布、包封率、载药量等,并考察复方脂质体的体外释放能力。方法:用乙醇注入法-硫酸铵梯度法制备CPT-11-DMY复方脂质体,根据L9(34)正交试验优化药物处方,并加以验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封率及载药量;利用动态透析法来分析CPT-11-DMY复方脂质体体外释放趋势。结果: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优处方制备出的复方脂质体中CPT-11包封率为(82.58±1.48)%,载药量为(4.5±1.3)%,DMY包封率为(71.45±1.03)%,载药量为(5.7±1.1)%;平均粒径为(123.1±1.8)nm,PDI值为0.181,Zeta为(-24.3±0.51)mV;体外释放通过数学参数拟合结果表明,复方脂质体的释药行为符合weibull模型,24h内复方脂质体中CPT-11和DMY的累计释放率分别为(61.45±1.88)%和(72.67±1.07)%。结论:应用乙醇注入法结合硫酸铵梯度法成功制备复方脂质体,采用的方法简单可行,结果可靠,且包封率高。  相似文献   

2.
β-桉油醇脂质体的超临界CO_2沉析法制备与理化性质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β-桉油醇的生物利用度与肝靶向性,将其包封为脂质体。利用超临界CO2沉析技术,将脂质体膜材与β-桉油醇制成脂质体混悬液,再经真空干燥,制备了冻干β-桉油醇脂质体,并对脂质体形态、粒径、包封率、载药量、稳定性等各项理化参数进行测定与表征。考察了超临界CO2压力、温度、共溶剂乙醇在CO2中摩尔分数[x(CH3CH2OH)]等因素对脂质体制备的影响,在压力为30MPa,温度为338K、x(CH3CH2OH)=15%条件下,脂质体包封率为87.2%,载药量为5.9%,平均粒径为448.5nm。所制备的冻干β-桉油醇脂质体具有良好的复水性能,包封率、溶出度、稳定性等理化性质均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为β-桉油醇的肝靶向药物开发提供了固体制剂中间体。  相似文献   

3.
采用改进的超临界CO2快速膨胀方法制备了鱼腥草挥发油脂质体,并对其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压力、温度、共溶剂乙醇用量等因素对脂质体制备的影响,在压力30 MPa、温度338 K及乙醇用量15%条件下,脂质体包封率为83.2%,载药量为5.2%,平均粒径为332.5 nm. 脂质体包封率、溶出度、稳定性等理化性质均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载药量满足注射剂给药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树枝状大分子改性聚乙二醇(PEG)-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聚合物,并对聚合物的制备条件、包封率、载药量、粒径表征进行了考察。方法采用新的"酸酐法"合成了树枝状改性大分子PEG,以树枝状改性大分子PEG为载体材料,SN-38为药物,结果采用超声波作用时间在4 h,载体与SN-38质量比为1∶4时,所制备的树枝状大分子改性聚乙二醇-SN-38聚合物有较高包封率、载药量。从粒径分布图可知,聚合物颗粒分布在30 nm和150 nm左右相对集中。结论优选的处方工艺稳定可靠,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天然大豆卵磷脂为主要材料,胆固醇、近红外量子点CdSeTe和超顺磁性Fe3O4粒子为附加材料,DOX为包封的药物,制备了多功能复合载药脂质体。通过正交试验选取影响复合载药脂质体粒径和包封率的5个因素,即磷脂浓度、药脂比、超声时间、水化温度和Fe3O4量,每个因素选取4个水平进行优化实验。根据最优条件,采用薄膜分散发制备了多功能复合载药脂质体并对其粒径、磁性和荧光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多功能复合载药脂质体粒径大约200nm、近似球形,且具有良好的近红外荧光性能和磁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增加紫杉醇溶解度和稳定性,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紫杉醇纳米胶束;采用粒径测定仪测定粒径和PDI;采用UV法测定药物的含量,计算载药量和包封率;采用膜透析法对载药聚合物胶束的体外释药进行考察。本研究制备的纳米胶束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64.34±1.83)nm,包封率大于85%;紫杉醇纳米胶束体外释放显示了良好的缓释特性。本研究制备的紫杉醇纳米胶束制备工艺操作简单,制备得到载药胶束的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包封率、载药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载阿奇霉素-鼠李糖脂(AZI-RHL)胶束,以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制备载药胶束前先测定RHL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表明,RHL水溶液的CMC值约为0.25 mg/mL。优化后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RHL投料量100 mg,甲醇用量12 mL,搅拌时长20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AZI-RHL胶束呈球形,水动力学直径为136.3±68.5 nm,Zeta电位为-23.1±6.8 mV,包封率为80.34%±0.60%,载药量为19.42%±0.48%。红外光谱证明AZI包埋在胶束中。体外释放试验表明AZI-RHL胶束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其体外累计释放曲线符合Ritger-Peppas方程,释放药物以Fick扩散为主。综上所述,AZI-RHL胶束的制备工艺稳定可靠,胶束粒径小,且包封率、载药量高,是一种有潜力的新型制剂。  相似文献   

8.
研究制备共载葛根素/黄连素包合物脂质体(Puerarin/berberine drug-in-cyclodextrin-in-liposome, Pu/BBR-DCL),并对该制剂进行质量评价。以包封率、载药率、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葛根素/黄连素包合物(puerarin/berberine drug-in-cyclodextrin, Pu/BBR-CD)的最佳工艺;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评价Pu/BBR-CD包合效果。考察不同制备方法对Pu/BBR-DCL的影响,筛选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包合物脂质体的外观形态、粒径、电位、包封率、分散系数(PDI)和稳定性等药剂学性质研究。采用饱和水溶液-超声-冷冻干燥法联用技术制备Pu/BBR-CD,当m(β-CD)∶m(药物)=3∶1、包合温度30℃、包合时间90 min、超声功率240W条件下,Pu/BBR-CD的包封率为90.13%,载药量为17.99%,得率为92.00%;乙醇注入法制备Pu/BBR-DCL工艺参数: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6∶1、药脂比1∶4、缓冲液体积为15 mL、制备温度为60℃,所得脂质体包封率79.31%、平均粒径194....  相似文献   

9.
王继波  孙衍增 《精细化工》2008,25(3):256-259
探讨了卵磷脂对脂质体载药性能的影响。用逆相蒸发法制备阿糖胞苷脂质体,通过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平均粒径和药物渗漏量,考察了蛋黄卵磷脂、大豆卵磷脂及猪脑卵磷脂对脂质体载药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n(PC)∶n(CHOL)=1∶1的条件下,蛋黄卵磷脂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2.59μm,包封率为(17.02±0.21)%,在37℃经40 h温育后,平均粒径增加0.53μm,药物渗漏量为(0.18±0.01)mg/h。平均粒径和包封率均高于大豆卵磷脂脂质体及猪脑卵磷脂脂质体,平均粒径增加值低于大豆卵磷脂脂质体及猪脑卵磷脂脂质体,渗漏速度高于猪脑卵磷脂脂质体,但低于大豆卵磷脂脂质体。对比实验证明,蛋黄卵磷脂脂质体的载药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三甲基木质素季铵盐-海藻酸钠(QL-SA)为载体,用物理混合法制备了阿维菌素缓释聚合物(AVM-QL-SA),利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交联剂用量、药物加入量、体系pH值等因素对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并对其缓释性能和抗紫外光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维菌素(AVM)均匀的混合在QL-SA载体中,主要以物理混合为主;最佳制备条件为:戊二醛为5%(以单体质量分数计)、药物加入量为1%(以单体质量分数计)、体系pH值为8.5,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达到1.36%和73.36%;阿维菌素缓释聚合物粒径符合正态分布,平均粒径为83.90 μm;阿维菌素缓释聚合物具有很好的缓释性能,在乙醇/水(体积比1:1)中释放30 h,累计释放率为88.97%;经8 h紫外光照射,阿维菌素原药中AVM残留量为6.24%,阿维菌素缓释聚合物中AVM残留量为37.75%,具有良好的抗紫外分解性能。  相似文献   

11.
《农药》2016,(1)
[目的]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亚丙酯(PPC)复合材料为壁材,制备毒死蜱微胶囊。[方法]以聚乙烯醇(PVA)-1788为连续相,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胶囊,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微胶囊粒径,通过光学显微镜对微胶囊形貌进行表征,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微胶囊的包封率、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结果]经PMMA共混改性后的PPC载体微胶囊,平均粒径为7.15μm,经测载药量为27.56%,包封率为83.77%,对毒死蜱的缓释效应优于单纯以PPC为壁材的微胶囊,缓释期为33 d。[结论]2种聚合物共混改性后的微胶囊在降解性、缓释期上克服了以单一聚合物为壁材的缺点,载药量、包封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神经酰胺为类脂质材料研制维生素A脂质体,通过提高维生素A的稳定性和透皮吸收以有助于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筛选优化了维生素A脂质体的制备工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及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脂质体形态较为圆整,平均粒径为O.171μm,包封率达98.5%,载药量为2.0%。神经酰胺作为类脂质材料制得的维生素A脂质体包封率高,可较好地应用于化妆品中。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体分散技术结合泡腾技术制备硫酸头孢喹肟脂质体,考察了减压旋转蒸发温度、氯仿用量、大豆卵磷脂/胆固醇质量比、吐温-80用量、药/脂质量比、柠檬酸与NaHCO3用量对脂质体外观形态和包封率的影响. 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制备条件,并探讨了脂质体的形成机制. 结果表明,制备硫酸头孢喹肟脂质体的优化条件为:大豆卵磷脂/胆固醇/吐温-80/柠檬酸/NaHCO3的质量比为37:18:5:33:7,药/脂质量比1:10. 该条件下所制脂质体外观形态良好,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03±5) nm,平均包封率为55.17%±0.44%,平均载药量为5.04%±0.02%.  相似文献   

14.
研究As_2O_3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s_2O_3-PBCA-NP)的制备工艺。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纳米粒,以Poloxamer 188、α-BCA和As_2O_3用量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载药量和平均粒径及归一值(OD)值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预测较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的优化处方制备的样品包封率为87.61%,载药量为1.39%,平均粒径为195.6nm,形态为圆形,分散均匀。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As_2O_3-PBCA-NP的制备工艺可行简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姜黄素载药纳米粒。方法:开环聚合法制备PCL-PEG-PCL三嵌段聚合物,微通道界面沉淀法制备姜黄素载药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子形貌特征,动态光散射(DLS)测定粒径及其分布,HPLC测定纳米粒子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同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结论:姜黄素纳米粒平均粒径200 nm左右,粒径分布较窄,平均包封率(92.76±0.58)%,载药量(10.76±1.17)%,TEM观察纳米粒呈规则球形,10 d体外累积释药量76%。  相似文献   

16.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格列齐特脂质体,以粒径和包封率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制备条件,测定最优条件制备格列齐特脂质体的平均粒径和包封率。确定最优制备条件为:药脂比1∶10(g∶g)、超声时间10min、成膜温度60℃、缓冲液pH值6。所制备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08.3±12.4)nm、包封率为(72.19±3.6)%、平均Zeta电位为(-40.8±2.3)mV,且在4℃下保存稳定性好。电镜照片显示,所制备脂质体圆整度好、粒径均一、无粘连。表明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格列齐特脂质体工艺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7.
制备双亲性的O-季铵化-N-(4-十二烷氧基)壳聚糖苯甲醛席夫碱(QA-CS-DBA),采用FTIR、1H NMR及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表征。通过超声法制备QA-CS-DBA载酮洛芬胶束,考察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和包封率,并对胶束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药物释放行为及Zeta电位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QA-CS-DBA能将酮洛芬包载于胶束疏水内核,载药量为39.37%,包封率为46.04%,载药胶束粒径为341nm,Zeta电位为30.8mV。胶束Zeta电位及载药胶束的药物释放行为具有pH响应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二硫吡啶基活化的聚乙二醇与巯基聚己内酯之间的偶联反应,在聚乙二醇单元与聚己内酯单元间引入二硫键,合成二嵌段共聚物mPEG-SS-PCL,通过核磁氢谱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以阿霉素(DOX)为药物模型,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了聚合物对脂溶性药物的包载能力,用激光粒度仪测定胶束粒径、粒径分布。结果表明,空白胶束及载药胶束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17.7nm和146.1nm,该聚合物对阿霉素具有良好的药物包载能力,最高载药量为16.28%,包封率为54.26%。  相似文献   

19.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两亲性线形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丙烯酸羟基乙酯(LPCLPHEA)及四臂星形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丙烯酸羟基乙酯(4s PCL-PHEA),以芘为荧光探针,测定两种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并以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分析探讨聚合物的载药能力。实验通过红外光谱(FT-IR)、荧光分光光度计、马尔文激光粒度仪等对聚合物的结构、粒径、Zeta电位、载药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两种聚合物都能形成稳定的载药胶束,其中四臂星形结构聚合物比线形聚合物具有较低的粒径和临界胶束浓度、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可作为药物载药材料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谌亮  徐菊美  岑莲  于凤宾 《现代化工》2020,(1):120-123+128
利用三相微流控技术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探索微球对水溶性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相微流控技术制备的PLGA微球大小均一,平均粒径约为49μm。随着内水相模型药物浓度的增加,在保持微球形貌和尺寸均一的前提下,载药量能增加到10. 91%,而药物的包封率仍然维持在96%以上。在PLGA油相中加入油溶性药物,不影响PLGA微球对水溶性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说明PLGA微球具有优异的载药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