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下矿山开采过程中要开掘大量的巷道与峒室,用以完成人员的进出与通风以及被开采下来的有用矿物的运输与提升工作.随着开采过程的进行,有些巷道与峒室将被破坏,而另外一部分则随着矿井或开采水平的报废而遗留在地层深处,成为永久性的废弃地下空间.矿山废弃地下空间实际上包含废弃的地下矿井所遗留的巷道、峒室等地下空间和生产矿井废弃采区或开采水平里的巷道与峒室两部分.这些废弃地下空间的存在不仅对未来相邻区域地下空间的开发与有用矿物的开采造成涌水、突气等巨大的安全隐患,而且还会引发地面沉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在解决地下水污染等问题的基础上,利用矿山废弃地下空间进行危险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将同时解决处置危险固体废物与处理矿山废弃地下空间危害的双重难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矿山城市废弃坑道的二次利用问题、大学校园的地下空间利用问题以及轿车进入家庭之后的停车问题.分析认为,位于城市的废弃矿山坑道工程,应当进行有效的二次利用;大学校园有很多适于建在地下的工程与设施,应当充分地进行开发;轿车进入家庭之后,车辆的存放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在现有住宅建筑之下增建地下车库是解决停车问题的好方法,但存在一些影响建筑物安全方面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玉松 《地下空间》2004,24(B12):596-599
本文论述了矿山城市废弃坑道的二次利用问题、大学校园的地下空间利用问题以及轿车进入家庭之后的停车问题。分析认为,位于城市的废弃矿山坑道工程,应当进行有效的二次利用;大学校园有很多适于建在地下的工程与设施,应当充分地进行开发;轿车进入家庭之后,车辆的存放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在现有住宅建筑之下增建地下车库是解决停车问题的好方法,但存在一些影响建筑物安全方面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必然趋势。论文以重庆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为例,针对重庆市遍布城市的地下人防工程、城市周边众多即将废弃的矿井和主城区地下较坚硬岩层的特点,结合国内外地下工程和矿山地下工程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技术问题,主要包括地下空间开挖及围岩坍塌类型、地下空间围岩坍塌的诱因、地下工程围岩破坏控制技术;同时,探讨了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问题,主要包括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公共设施、地下运输线、地下街建设、共同沟建设;指出了城市大深度地下空间可开发性的优点;提出了重庆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总结国内外废弃矿区地下空间开发的模式,并以徐州市权台矿区地下空间利用的方案为例,介绍以再生资源利用为主导的开发模式,详细阐释了以地热能调控室温的具体开发策略。首先将外界空气导入浅层地表内的巷道空间,使其与巷道内表面发生持续的热交换;再将该空气进行净化并通过智能管网输送至建筑室内以此来调节建筑室内的热环境。旨在通过对废弃矿区地下空间开发策略的研究为废弃矿区地下空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二次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普通城市地下空间的战时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并合理利用现有地下空间的防护潜力,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针对普通地下室、地铁、早期人防工程、旧坑道、废弃矿井、地下共同沟等各种型式的地下空间,文章讨论了不同的加固改造设计方法以及内部功能的划分依据.应用这些方法能够开发它们的防护潜力,发挥它们的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矿山资源枯竭以及国家供给侧改革政策的实施,大量矿山面临关停,倘若只是简单关闭则会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同时引发相关地质灾害问题。同时,关停的矿山仍然遗留了大量的资源可供利用,矿山地下空间作为一类特殊的地下空间资源,具有隔音隔震、恒温恒湿、屏蔽性好等天然优势,近来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以及相关部门重视。本文以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空间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空间资源分布规律及利用现状,并提出相应开发利用对策。以梅山铁矿为典型案例,结合当前国际废弃矿山成功开发利用模式及案例,提出地下储库型、污水处置型和科教型三种开发利用模式。本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空间利用决策提供战略支撑,为国家合理布局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缓解城市压力、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努力寻找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水平和效益。在系统分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综合效益,即分析地下空间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要努力的方向,包括建立完善的政策和法规、提高人性化设计水平、建立封闭性循环系统、合理利用矿山采空区、进行大深度开发和保护性开发等,为提高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关闭/废弃矿井数量多,蕴含的地下空间资源规模大,其再开发再利用是当前工程领域的前沿问题。利用关闭/废弃矿井因地制宜进行军事转化应用,既能有效降低地下工程施工费用,还能有效盘活现有闲置地下空间资源。从军事转化优势和潜在应用方式2个方面,分析了关闭/废弃矿井军事转化应用可行性,提出了指挥工程、生物医学实验室、弹药物资仓库和军事相关领域科研教学试验场等4种潜在应用方式,初步构建了多层级的关闭/废弃矿井军事转化应用评估的通用性指标体系,并利用AHP针对某矿井开展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废弃矿山常见环境问题,如土地占用、生态恶化、地质灾害等问题。同时分析了对废弃矿山的处置原则及生态治理方法。治理过程中要对矿区进行科学的生态修复、对废石进行综合利用,还可以废弃矿山为依托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废弃矿山的可持续性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Abandoned villages can be considered both as discarded elements of modern society and as sources of identity. This paper considers this attribute as an added local resource, which can trigger processes of regeneration and local development with positive impacts on economy, environment, landscape and local community. Abandoned villages from the 1900s until the 2000s are diffused throughout the Italian territory, mostly in rural areas. These villages, abandoned due to various unfavourable conditions, represent an extreme outcome of the phenomenon of rural depopulation. Although the ghost village loses its original purpose as human habitat because it is abandoned, it is not really forgotten. Starting from the rediscovery of persistence of rurality in the form of memory, the intent of the paper is to try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Does the reality of abandoned villages represent a rural resource in itself? What value can be attributed to abandoned villages? Is it possible to imagine new scenarios or roles for abandoned villages?  相似文献   

12.
空间叙事体系藉由时空空间梳理、叙事框架的建构、主题的表达,能让空间形成秩序与逻辑,并强化用户对于空间的认知。本文以我国台湾地区大安森林公园站的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为例,分析其如何从空间叙事主题构建、叙事要素选取、核心区的场景塑造、空间叙事的场景分布、叙事路径组织、延伸至外部的叙事强化等6个方面将空间叙事应用在地下空间的场景营造。同时,归纳出此方式能让大安森林公园站具有主题更为明确突出、形成与其他空间的逻辑与联系性、形成与城市要素的一体化发展等三方面与其他轨道站不同的优势,并能提供生活圈一个全天候活动的公共空间。最后指出,空间叙事营造场景会是我国地下空间设计的一种新选项。  相似文献   

13.
探索新的生存空间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向地下拓展空间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城市地下空间的讨论,提出地下空间建设会趋使城市出现另一种风貌。  相似文献   

14.
地下空间规划与地面城市设计脱节,研究人员偏于工程技术化,缺乏对城市整体环境的塑造是当前中国地下空间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建设需求的增长,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提升,结合目前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建筑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有必要根据新时期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所提出的规划与设计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在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人才的培养方案、教材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满足大中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大量专业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5.
Underground research laboratories (URLs), including "generic URLs" and "site-specific URLs", are un- derground facilities in which characterisation, test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or demonstration activities are carried out in suppo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repositories for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 (HLW) disposal. In addition to the generic URL and site-specific URL, a concept of "areaspecific URL", or the third type of UR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t is referred to as the facility that is built at a site within an area that is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 area for HLW repository or built at a place near the future repository site, and may be regarded as a precursor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repository at the site. It acts as a "generic URL", but also acts as a "site-specific URL" to some extent. Consider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China, the most suitable option is to build an "area-specific URL" in Beishan area, the first priority region for China's high-level waste repository. With this strategy, the goal to build China's URL by 2020 mav be achieved, but the time left is limited.  相似文献   

16.
钱逢龙 《城市勘测》2011,(5):163-165
城市发展空间及部分城市功能由地面向地下延伸这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各种动因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地下工程主要施工技术,就存在规划、施工、管理、运营等不足方面提出了完善的建议,以使我国城市空间开发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7.
王霞 《建筑知识》2014,(7):412-412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高,私家开始走入了大多数家庭里,停车位紧张的问题也越发的明显。因此就顺其自然的产生了地下车库这个产物了,地下车库的设立不但节约了城市的空间,对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也有很大帮助。在修建地下车库时最重要的也是最应引起重视的问题是地下工程的防水问题,日前笔者通过对我国地下车库的现状进行了了解和分析,拟定了一些地下车库自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借此机会抛砖引玉,希望能得到。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意识的加强和浅层地下空间的全面开发,必然带来对深层地下空间开发的迫切需求。而在地下空间的开发过程中,需要不同层次之间的系统化开发,才能为城市整体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通过介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深层地下空间利用的具体规划实例,来探讨深层地下空间规划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地质、环境、功能、节点、疏散等几方面的问题,在浅层地下空间开发体系基础上建立深层地下空间利用体系,并讨论相关规划的可行性、发展性、安全性,使浅层、中层、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同步规划,为我国合理规划深层地下空间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Focusing on Japan's experience, the author addre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deep underground space use; progress in underground development that now permits full-scale utilization of deep underground space; the forms and facilities of deep underground space use; underground uses based 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new, future forms of underground space use; and technology that will be required to support new forms of underground u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