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勇 《广东建材》2010,26(8):22-25
为了研究娄衡高速公路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的崩解特性,对不同风化程度的泥质粉砂岩进行了静态崩解试验、室内环境崩解试验和耐崩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岩石风化程度越高,崩解越剧烈;强风化状态的泥质粉砂岩在第四次循环后基本崩解完全,耐崩解系数Id2为46.2~61.8;弱风化和微风化泥质粉砂岩在第二、第三次循环崩解开始加剧,耐崩解系数Id2分别为61.1~73.6和79.5~85.4;崩解物以0.5~2mm和小于0.25mm颗粒物为主。泥质粉砂岩的崩解是由岩石浸水膨胀、胶结物溶解和干湿循环产生的拉应力与张应力共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滇中泥质粉砂岩崩解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滇中泥质粉砂岩的崩解特性,对不同风化程度的泥质粉砂岩进行了静态崩解试验、室内环境崩解试验和耐崩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岩石风化程度越高,崩解越剧烈;强风化状态的泥质粉砂岩在第四次循环后基本崩解完全,耐崩解系数Id2为46.2~61.8;弱风化和微风化泥质粉砂岩在第二、第三次循环崩解开始加剧,耐崩解系数Id2分别为61.1~73.6和79.5~85.4;崩解物以0.5~2mm和小于0.25mm颗粒物为主。泥质粉砂岩的崩解是由岩石浸水膨胀、胶结物溶解和干湿循环产生的拉应力与张应力共同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泥质粉砂岩的崩解特性,本文采用将中风化程度的泥质粉砂岩置于充满不同PH溶液的耐崩解性试验仪中进行外动力作用下的崩解试验,对比并分析不同PH溶液对泥质粉砂岩崩解特性的影响,以及泥质粉砂岩在崩解试验过程中颗粒级配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酸性环境对泥质粉砂岩的崩解性影响较碱性环境大;泥质粉砂岩的崩解性随着酸性的增强而逐渐增强,随着碱性的增强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4.
白垩系泥质粉砂岩岩基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垩系泥质粉砂岩是一种极软质岩石,具有成岩差、易风化、易崩解等特性。该类岩石以中-微风化为主,软化系数小于0.75,孔隙率、吸水率低,裂隙贯通性差,具有较大的地基潜力。针对长沙地区泥质粉砂岩的这一特殊性,进行了室内单轴抗压试验、岩基载荷试验和高压旁压试验的对比研究。通过试验发现,按现行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往往偏低,并对不同规范在该类岩石地基嵌岩桩的设计取值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当采用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确定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时,应根据不同嵌岩深径比(hr/d)乘以相应的发挥系数,给出了嵌岩段总阻力的修正公式,得出了比较符合当地实际的结论,给出了工程实例。对同类地区相同桩基的设计、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泥质岩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崩解特性,为酸雨地区泥质岩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选取阜新海州露天矿泥质岩为例,进行室内浸水崩解试验。对泥质岩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崩解现象、崩解物的颗粒含量和崩解比进行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分析,测试岩样矿物化学成分。试验得到以下结论:不同pH值溶液中崩解强度大小关系是:酸碱中性;随着循环的进行,泥质岩的崩解程度不断加深,崩解速度先增大后逐渐减小甚至消失;泥质岩中许多不能溶于水的矿物成分可以和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类,是泥质岩在酸中崩解最剧烈的主要原因;考虑泥质岩所处环境pH值不同对工程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中通过对天然状态下,弱和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分析,提出了选用掺入中粗砂的方法,来改良土壤,让其作为高等级公路路基的填料。在设计不同的中粗砂掺入量的情况下,弱和强的风化泥质粉砂岩的击实试验,颗粒分析试验,还有CBR试验,进而获得最大的干密度,还有最佳的含水量,下面就一起分析其物理的改良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干燥、自然和饱和含水3种典型状态的泥质粉砂岩为研究对象,进行单轴压缩破坏全程声发射检测试验,研究了3种状态下岩石破裂的力学和声发射特性的不同。研究结果表明:含水使得泥质粉砂岩软化,且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均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变形特征由脆性逐渐向延性转化;声发射累计事件数、声发射事件率峰值、声发射累计绝对能量、声发射绝对能率峰值等声发射参数均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即含水使得泥质粉砂岩损伤破裂程度减小,破裂全程能量释放水平降低;根据试验所得声发射累计事件数和累计绝对能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得出含水率使得泥质粉砂岩由“突发型”的脆性破坏向“平稳型”的延性破坏过渡。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水温浸泡至饱和状态下的泥质粉砂岩开展单轴压缩破坏试验,获取岩石破裂全过程的力学参数,分别从宏观破裂图像、岩渣SEM微观观测图像出发,研究了含水及不同水温浸泡对岩石破裂的物理力学行为、微观与宏观破裂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泥质粉砂岩含水后,泥质粉砂岩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软化系数、微观结构等出现明显变化;当水温从常温(25 ℃)提高到50 ℃和100 ℃,泥质粉砂岩的微观结构变化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随浸泡水温的提高,岩石微观颗粒饱满度增大、孔隙变小,岩石含水能力降低;随着浸泡水温的提高,峰值强度、弹性模量、软化系数等物理力学参数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武汉段某特大型穿越工程为例,从泥浆配置、钻导向孔、扩孔及管线回拖等,详细介绍了大型定向钻非开挖技术在泥质粉砂岩地质条件的应用。并针对施工中出现的泥浆配制、导向孔穿越方向易偏位、大口径级扩孔易卡钻及管线难回拖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及解决措施。该工程实践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及科研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强夯加固泥质粉砂岩填土地基过程中掺入凝灰岩块石对地基加固效果的影响,在4块25m×25m的试验区上进行了泥质粉砂岩和凝灰岩开山块石体积比分别为1∶0、1∶0.5、1∶1和1∶2配比的填土地基强夯现场试验研究,通过现场的夯沉量、载荷试验、波速试验的检测结果对强夯加固效果作出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1配比的填土地基经强夯加固后不仅承载力和变形满足设计要求,而且工程时效性强,故适当控制泥质粉砂岩中块石的比例,强夯后能够提高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及密实度。  相似文献   

11.
在收集、分析上杭地区白垩系沙县组(K2s)泥质粉砂岩分布区有关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泥质粉砂岩残积土和全风化岩层的工程性质,建立了泥质粉砂岩残积土和全风化岩层的变形模量(E0)与标准贯入试验击数(N)的经验公式,为类似岩层分布区的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The Longyou caverns in the Zhejiang province of China were hand dug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ago. Five of these caverns were drained in 1992 and are now a major tourist attraction. Brick red argillaceous siltstones locally mingled with greyish-white flecks are present in the geological sequence in which these caverns have been created. Stress cracks have developed in the roof, walls and pillars and the cavern faces are showing distinct signs of powdering.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nature of the rocks, highlighting the smectititic clay which causes disintegration in the argillaceous siltstones. In addition, in the greyish-white speckled material, dissolution of the calcareous cement results in unbound grains forming on the rock face. The rate of disintegration due to weathering is most pronounced near the openings of the caverns where the effects of the external atmosphere are most marked.   相似文献   

13.
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之一是为设计提供相应的岩土设计参数,试验研究表明,反映岩石工程性质的一些主要物理参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它们之间有着较好的相关性。本文对抚州泥质粉砂岩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与其它物理量之间相关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饱和重度与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点荷载试验强度与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以及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与割线模量和三轴抗压强度的相关方程,初步实现了由易测的物理量估算难测或测试技术要求高的物理量。同时分析了现有点荷载试验强度与单轴抗压强度经验公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王威  王社良  苏三庆 《建筑结构》2003,33(12):60-64
以山东邹县火电厂钢筋混凝土结构主厂房纵向框架 抗震支撑原型结构为依据 ,以铅芯消能器试验研究为基础 ,首先在钢支撑杆上增设铅芯消能器 ,把原型结构模拟为一个 3层 3跨的平面消能支撑框架模型结构 ,然后对模型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作了简要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地下硐室围岩在富水条件下强度弱化,对硐室开挖与营运造成威胁。为探究围岩在饱水作用下的力学性质及细观结构特征变化,开展了不同围压和饱水条件下的三轴压缩及扫描电镜试验。研究表明:(1)随着饱水作用的增强,砂岩力学性能不断衰减,当饱水天数达到30 d时,衰减幅度趋于平缓;(2)砂岩饱水劣化效应显著,峰值应力、黏聚力、内摩擦角、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的劣化度累积规律较相似,饱水天数15 d以前累积较快,15 d以后累积速率放缓;(3)砂岩断口多表现为贝纹性状,以韧性破坏为主,围压对断口微裂纹发育起抑制作用,饱水作用促进微裂纹发育。研究成果为饱水作用下岩石力学性能劣化规律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臭氧破解活性污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鼓泡型臭氧接触反应柱,探讨了臭氧氧化对活性污泥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初期MLSS降幅不大,在臭氧投量为0.04~0.10 gO3/gMLSS阶段,臭氧直接作用于污泥,MLSS下降明显;MLVSS呈现与MLSS类似的下降趋势;随着臭氧投量的增加,MLVSS/MLSS值从初期的0.75降至试验末期的0.60。臭氧溶胞引起上清液中SCOD浓度的上升,但同时由于臭氧的矿化作用导致其增加量低于经验值,为0.628 4 gSCOD/gMLVSS。另外,上清液中硝态氮和总氮浓度呈上升趋势,氨氮浓度先上升后下降,在臭氧投量为0.08 gO3/gMLSS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高阻尼橡胶串联屈曲约束支撑的混合振动控制装置性能,本文采用1∶2的缩尺模型,对该模型行了试验研究.基于试验结果,将混合振动控制装置的性能分为两个阶段,即橡胶阻尼工作阶段及约束支撑工作阶段,二者通过封锁结构进行转化.绘制了两个阶段的阻尼橡胶与约束支撑及混合振动控制装置的力-位移关系曲线.分析了各部件的工作性能.得出了该混合振动控制装置具有较好耗能性能,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8.
水工混凝土表面接触溶蚀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加速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水工混凝土在一定流速软水作用下的表面接触溶蚀特性,并且利用试验数据,对水工混凝土的表面接触溶蚀耐久性进行了评价.溶蚀砂浆表面的微观测试和孔结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表面接触溶蚀时间的延长,混凝土或砂浆中溶出的物质越来越多;掺入粉煤灰,水泥混凝土溶蚀量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