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备了一系列含有季铵盐化氧化石墨烯(QGO)的磺化聚磷腈类复合质子交换膜。通过对复合膜的稳定性能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复合膜(SP-x-QGO)的吸水率和溶胀度都低于纯磺化聚磷腈膜(SPFPP)。复合膜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复合膜SP-3-QGO在80℃完全吸水条件下的质子传导率为0.092 S/cm。结果表明,季铵盐化的氧化石墨烯(QGO)复合磺化聚磷腈类质子交换膜(SP-x-QGO)在燃料电池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简介了燃料电池的重要性及质子交换膜在燃料电池中的核心地位.简述了目前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研究中,设计具有成本低、加工性好、燃料选择性好等优点的质子交换膜替代全氟磺酸膜的发展趋势,分析了聚乙烯基质子交换膜的优势,介绍了近年来聚乙烯基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和基本性能,指出可通过聚乙烯与磺化聚合物共混、设计合成磺化聚乙烯以及聚...  相似文献   

3.
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跃龙 《山东化工》2007,36(12):22-24
介绍了三类质子交换膜,包括全氟磺酸膜、磺化聚芳烃系列膜和复合型质子交换膜,主要分析了每种膜的优缺点以及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质子交换膜的分类,综述了主链型聚砜质子交换膜、侧链型聚砜质子交换膜、无机掺杂复合型聚砜质子交换膜等聚砜类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全面阐述了磺化聚砜的形貌、结构对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聚砜类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质子交换膜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受到广大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科学家们通过化学交联、物理共混、无机掺杂、酸碱复合以及接枝侧链等方法对磺化芳香类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的改性研究,并对磺化芳香类聚合物膜燃料电池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质子传导率超过Nafion膜的质子交换膜是近年来研究的焦点。质子交换膜的质子传导率与它们的IEC值和形态有关。形成离子通道是开发高质子传导率的质子交换膜的一种有效方法。形成离子通道主要有3种:1)用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2)侧链和支链磺化的聚合物;3)局部区域的高密集磺化。此外,与无机纳米材料形成纳米复合材料的质子交换膜也能提高质子交换膜的质子传导率及质子交换膜的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耐氧化稳定性等性能。综述了关于用于高质子传导率的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PEM)的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对高质子传导率的燃料电池膜聚合物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赵茜茜  屈树国 《当代化工》2014,(8):1558-1561
建立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机理模型可以加深对其内部传递现象和反应机理的认识,同时可以预测不同参数下燃料电池的性能,对优化电池的操作条件和结构参数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现有的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机理模型进行了评述,分析了基于磷酸掺杂聚苯并咪唑膜(H3PO4/PBI)不同维数的稳态和动态模型及基于其他复合膜模型的优点和不足,并指出了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型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清洁的发电技术,具有反应动力学快、启动温度低等特点。目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迅速,有望得到广泛推广和普及。本文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核心组件出发,对近年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概述。从材料出发,对核心组件进行分类,详细介绍了质子交换膜、催化剂以及气体扩散层的研究现状和技术特点,综述了各组件的研究方法、改进方法以及研究进展,展望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基于高温环境下的各种优势,具有短侧链、低当量的且适用于高温低湿环境的质子交换膜仍将是重点研究对象。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将进一步向低Pt甚至无Pt方向发展,同时未来将实现无增湿条件下的水平衡。  相似文献   

9.
孙彩霞  马磊  徐杰  王复东  张涛 《化工进展》2005,24(5):493-497
综述了磺化聚酰亚胺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膜材料的研究概况。介绍了其制备方法,总结了磺化聚酰亚胺结构对膜性能的影响。重点讨论了提高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电导率的途径和影响水解稳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纳米孔和相分离结构有助于提高质子电导率;磺化聚酰亚胺的水解稳定性不仅与吸水率有关,还与分子链的柔性和二胺单体的碱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当前时期的新型发电装置,对我国发电技术水平提升意义重大。但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推广应用中,其核心技艺限制较多。因此,本文基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开发现状,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具体应用展开分析。借此明确该燃料电池实践价值,强化燃料电池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