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比较研究了鲜榨、冷榨、热榨和酶解工艺对芦荟凝胶原汁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酶解工艺时,芦荟凝胶出汁率最高,其次是热榨工艺、冷榨工艺,而鲜榨工艺出汁率最低。热榨原汁比酶解原汁的营养成分损失少、多糖保存率高,粘度下降慢。热榨工艺适宜于芦荟凝胶原汁的制取。  相似文献   

2.
以中华芦荟为试材,进行了芦荟凝胶制汁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酶解工艺时,芦荟凝胶出汁率最高,其次是热榨工艺、冷榨工艺,而鲜榨工艺出汁率最低。热榨原汁比酶解原汁的营养成分损失少,多糖保存率高,粘度下降慢。热榨工艺适宜于芦荟凝胶原汁的制取。  相似文献   

3.
仙人掌多糖原汁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比较了酶榨法、热榨法、鲜榨法和冷榨法四种方法对仙人掌多糖原汁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鲜榨法出汁率最低,冷榨法其次,而酶榨法(酶浓度为0.05%)和热榨法(100℃蒸汽热烫5min)出汁率较高。而仙人掌多糖原汁中多糖的含量又以热榨法的方式含量最高,达到0.487%。考虑出汁率和多糖两个因素,采用热榨法和酶法结合的方式作为适宜的仙人掌多糖原汁的提取方式。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仙人掌多糖原汁提取工艺的最佳参数组合为热烫温度100℃,热烫时间3min,酶用量0.01%。在此最佳参数组合条件下,仙人掌出汁率为58.875%,多糖含量为0.495%。  相似文献   

4.
以芦荟、苹果为原料,对复合保健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探讨,并对热处理、风味调配、杀菌等工序进行重点研究,得到合理的生产工艺和相应的工艺参数。确定复合果汁的最佳配方为:芦荟原汁30%,苹果原汁30%,柠檬酸0.15%,糖8%,并且得出在135℃,5S杀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芦荟凝胶发酵乳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芦荟凝胶发酵乳加工工艺。通过热烫灭酶、护色和酶解试验,确定了芦荟凝胶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芦荟凝胶发酵乳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芦荟凝胶汁的最佳提取工艺为:90℃/5min热烫灭酶,0.05%IVc-Na 0.1?护色,0.05%Pe酶/45℃/1h酶解;芦荟凝胶发酵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4.5h、菌种接种量4.0%、蔗糖含量7.0%、芦荟凝胶汁含量10%。  相似文献   

6.
我厂生产的昆嵛芦荟啤酒是在酿造过程中加美国库拉索芦荟凝胶原汁,使啤酒口感更清爽柔和。1.采用芦荟制品的要求经脱色工艺处理的芦荟凝胶原液,其感观指标符合表1规定。  相似文献   

7.
芦荟凝胶冷冻干燥粉生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芦荟凝胶冷冻干燥粉生产工艺。采用低温加工工艺 ,利用生物技术缩短加工时间 ,利用复合抗氧化剂有效抑制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氧化褐变 ,利用大孔树脂去除芦荟凝胶中的苦味物质和致敏性成分 ,利用超滤和反渗透技术浓缩芦荟凝胶原汁 ,最后采用冷冻干燥方法制备芦荟凝胶冷冻干燥粉。终产品完全符合QB/T2 489— 2 0 0 0标准所规定的各项要求 ,可作为食品或化妆品原料使用  相似文献   

8.
荔枝原汁保藏工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检测经加热杀菌和钝化酶处理的荔枝原汁在冷藏、冻藏、室温贮藏及添加柠檬酸、异VC、山梨酸钾、NaHSO3等条件下,VC、总糖、总酸和褐变度变化情况,并进行感官评价,探讨荔枝原汁保藏工艺。结果表明,荔枝原汁在冻藏(-20℃)半年后,其营养成分和色香味基本保持稳定,品质最好;冷藏(0~4℃)过程中,其VC和总糖有一定损失,总酸和褐变度略有上升,贮藏半年后色香味有所下降,品质较冻藏差;室温(30℃左右)贮藏的荔枝原汁虽然添加不同保藏剂处理,但贮藏1个月后相继产气败坏。试验结果对荔枝原汁生产和贸易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芦荟、苹果为原料,对复合保健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探讨,并对热处理、风味调配、杀菌等工序进行了重点研究,得到了合理的生产工艺和相应的工艺参数。确定了复合果汁的最佳配方为:芦荟源汁30、苹果原汁30%、柠檬酸0.15%、糖8%,在135℃5s杀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芦荟凝胶的加工方法,对加工工艺的护色、酶解和稳定剂选用等进行的探讨,最终确立了制取芦荟凝胶汁的有效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1.
探讨南瓜多糖在体外模拟人工胃液中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南瓜粉为原料,经过水提取、有机溶剂分步萃取、三氯乙酸除蛋白、超滤等分离过程,得到一种水溶性多糖(PP)。在体外模拟人工胃液环境中,经30、90、150、720min作用时还原糖及分子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南瓜多糖在体外模拟人工胃液环境中,随胃酸与胃酶作用时间的延长,还原糖的量不断缓慢增加,HPLC结果显示作用30min时出现小分子糖,作用90min时大分子量多糖出现明显变化,提示南瓜多糖在体外模拟人工胃液环境中随时间作用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产生还原糖和寡糖片段。  相似文献   

12.
芦荟醋酸饮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敏 《食品科技》2004,(1):74-76
介绍以芦荟为主要原料,水解成芦荟汁,芦荟汁经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制成芦荟醋后,再与芦荟原汁、蜂蜜、白砂糖等调配,制成功能性的芦荟发酵醋酸饮料的工艺。  相似文献   

13.
试验确定了芦荟固体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试验表明芦荟叶厚度越小,所需干燥时间越短,芦荟粗提物中多糖含量为68.12%。芦荟汁平均得率为40.44%,当原汁中异VC钠的浓度达到0.100 mg/mL时,褐变将不再有明显的变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芦荟饮料最佳调配方案为:91.872%芦荟原汁,4%白砂糖,2%麦芽糊精,2%海藻糖,0.125%浸柠檬酸。干燥后的芦荟固体饮料产品出率为11.56%。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芦荟汁的澄清度,以果胶酶为澄清剂,透光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及加酶量对芦荟汁澄清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是:果胶酶添加量0.1 μL/g,酶解时间120 min,酶解温度45 ℃,在此最佳条件下,芦荟汁的透光率为91.1%。酶解后的芦荟汁在感官品质方面,颜色变浅、涩味变淡、悬浮物减少、澄清度提高;在理化性质方面,pH值稍有下降、透光率提高了31.2个百分点,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提高至原来的2.0倍左右,芦荟多糖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的热力杀菌条件对锦橙汁品质的影响,采用高温瞬时(93℃、30s),低温长时(70℃、15min)以及目前国内工厂常用的杀菌条件(80℃、10min)对鲜榨锦橙汁进行处理,测定锦橙汁理化性质(色度、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VC含量、有机酸含量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及其杀菌效果,并对其DNA的稳定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均对橙汁品质产生不好的影响,VC和有机酸含量大量降解,DNA完整性被破坏。最后得出80℃、10min灭菌的橙汁在品质上表现出较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卢俊 《广西轻工业》2006,22(3):10-13
实验以传统的碱性亚硫酸法工艺为基础,针对混合汁采用不同一次加热温度(40℃,50℃,60℃,70℃)和时间(10m in,20 m in,30 m in,40 m in)对清汁质量的影响做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的加热时间内,一次加热温度在40℃时,清汁蔗糖分最高,还原糖含量较低,色值最低,但过滤速度最慢,钙盐含量也较高;一次加热温度在50℃、60℃时,其各项指标处于中间状态,但60℃的纯度最高,钙盐含量最低,工艺效果更好;加热温度在70℃时,清汁蔗糖分最低、色值最高,其沉降过滤速度最快。时间对清汁质量的影响尤为显著,加热时间控制在10m in~20m in之内一次加热温度为60℃左右时可以达到最佳的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芦荟浓缩汁、原汁和饮汁,对三者的VC、总酸、总糖、蛋白质等含量作了检测和对比,讨论了制备条件对营养成分的影响。通过分析营养成分、保质期限和运输成本等条件,认为芦荟浓缩汁是具有前景的保健饮品。  相似文献   

18.
破碎时蒸汽热处理对浑浊苹果汁色泽及浑浊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苹果破碎时 ,蒸汽热处理使果浆温度在 80s内达 92℃以上 ,不但改善了浑浊苹果汁色泽且可增强果汁的浑浊稳定性。果汁的颜色明显受果浆所达到的最高温度影响。苹果浆温度达92℃和 95℃虽然VC 损失较多 ,但如果果汁的总酚损失较小 ,则有好的色泽稳定性。苹果破碎过程中发生的褐变主要为酶促褐变 ,但热处理温度高于 98℃ ,非酶褐变会变得显著。果汁的混浊稳定性受果汁中悬浮颗粒的大小、果汁的粘度影响。热处理增加了果胶的聚合度 ,促进果胶从果浆中的释放 ,从而增加了果汁的粘度。热还处理可减小果汁中悬浮颗浊的大小。  相似文献   

19.
山药混浊汁生产中,以山药原浆加入量50%,加糖量10%、柠檬酸加入量0.1%为最佳配方,经品评结果的统计分析,产品色泽、组织形态及风味均优于其他组合。在产品稳定性试验中,采用不同温度下的二次均质处理,结果表明,第一次均质压力16.4MPa、第二次均质压力11.8MPa、均质温度为60℃时,产品稳定性最好。稳定剂的使用中,以0.1%的琼脂与0.2%的CMC-Na配伍效果最佳。以超高温瞬时杀菌(121℃,5~10s)为最佳,产品感官品质好。在生产工艺中采用先煮制后磨浆、先脱气后均质的工艺处理,最大程度地保持了产品的感官品质和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