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建筑能耗数据具有非平稳和非线性特征,单一预测模型很难对其进行精准预测,提出一种用于建筑能耗短期预测的新型混合模型。利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CEEMD)将波动性较大的能耗数据分解为一组本征模态函数和一个残差序列;基于反向学习、差分进化算法并引入控制参数对鲸鱼优化算法(WOA)进行改进,有效解决算法早熟收敛与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改进算法UWOA(upgraded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利用UWOA优化Elman神经网络的权值与阈值,优化后的Elman神经网络对本征模态函数和残差序列进行预测并集成,得到能耗预测值。应用CEEMD-UWOA-Elman混合模型对上海某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进行短期预测,结果显示混合模型获得很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电力短时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通过小波分析进行负荷序列分解,获得不同频率负荷分量规律;由粒子群算法进行粒子群适应度排序,提升算法收敛速度和收敛能力;为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收敛性,引入混沌理论来增强全局搜索能力。将改进的PSO-WNN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应用于实例验证中表明:PSO-WNN模型相较于传统WNN模型和PSO模型对电力短时负荷的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3.16%和2.12%,预测效率提高了近一倍,算法能有效满足电力调度短时负荷预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短期负荷预测准确性对于电网态势感知和电网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类电磁学(CEM)优化支持向量机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聚类思想判断数据质量并进行相关数据预处理工作。建立支持向量机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针对传统支持向量机参数选择困难问题,引入混沌类电磁学算法优化参数,提高算法收敛效率和寻优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较传统支持向量机算法和粒子群-支持向量机算法(PSO-SVM)收敛速度更快,寻优能力更强,适用于短期负荷预测。  相似文献   

4.
针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确定性导致的预测误差,提出一种基于XGBoost短期预测控制的多时间尺度调度策略.基于NSGA-II算法,结合风光出力与负荷的供需关系,优化和制定未来24小时的调度计划;针对预测误差产生的功率波动,引入XGBoost短期预测模型,实现对日前调度的实时修正.以中国北方某小区供电系统为例进行验证,并分析不同直流负荷比例对优化调度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微电网运行效益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核函数参数和正则化参数优化中回溯搜索优化算法(BSA)易早熟、局部开采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预测模型CABSA-LSSVM。首先采用柯西种群生成策略增加历史种群的多样性使算法不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然后利用自适应变异因子策略调节变异尺度系数以平衡算法的全局勘探和局部开采能力,最后运用改进后的柯西自适应回溯搜索算法(CABSA)优化LSSVM以形成新的集成预测模型。选取10个UCI数据集进行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CABSA-LSSVM在种群规模为80时回归预测性能最优,且与标准BSA、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人工蜂群(ABC)算法、灰狼优化(GWO)算法优化的LSSVM相比,该模型的决定系数提升了1.21%~15.28%,预测误差降低了6.36%~29.00%,运行时间降低了5.88%~94.16%,可见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快的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地区电网220 kV线损率进行有效的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量子粒子群算法(AQPSO)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线损率预测模型。AQPSO在QPSO的基础上引入了遗传算法中的交叉与变异机制以扩大种群多样性,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利用AQPSO搜索最佳的LSSVM参数并获取线损率预测结果,通过训练集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然后使用测试集进行实验。最后选择地区电网23条220 kV线路的真实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AQPSO-LSSVM模型能够更有效地对线损率进行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电采暖短期功率负荷预测的精度、准确性和速度,提出一种改进PSO-LSSVM算法对电采暖的短期负荷功率预测.利用PSO算法对LSSVM进行参数的优化,将得到的最优参数值作为LSSVM参数从而建立改进PSO-LSSVM算法模型.考虑电采暖地区的天气、温度的因素,将新疆某地电采暖负荷历史数据以天气变化、温度差为参考指...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MEMS陀螺随机漂移的预测模型建立方法。该方法首先应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MEMS陀螺随机漂移建立预测模型,然后应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优化,最后应用参数优化后的LSSVM预测模型对随机漂移进行预测。该方法不仅解决了支持向量机训练速度慢和所需计算资源多的问题,而且文中提出的改进的惯性权值递减策略使PSO算法在全局或局部搜索能力上的侧重具有更好的适应度。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可以有效地进行陀螺随机漂移的预测,且预测效果优于基本PSO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RBF神经网络的性能,实现准确、快速预测短期电力负荷的目的,将蚁群优化算法(ACOA)作为RBF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建立了一种新的蚁群优化算法的RBF(ACOA-RBF)网络预测模型,利用山西某地区电网的历史数据进行短期负荷预测。仿真表明,这一算法与传统的RBF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相比,能达到更好的预测效果。该优化算法改善了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提高了山西电网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可有效用于电力系统的短期负荷预测。  相似文献   

10.
李青  李军  马昊 《计算机应用》2014,34(12):3651-3655
为了提高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噪声互补型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EEMD)模糊熵和泄漏积分型ESN(LiESN)的组合预测方法。为降低对负荷序列进行局部分析的计算规模以及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性,首先采用CEEMD模糊熵将负荷时间序列分解为具有明显复杂度差异的负荷子序列;然后,通过对各子序列进行特性分析,分别构建相应的子LiESN预测模型;最后将各子序列的预测结果叠加得到最终预测值。将CEEMD模糊熵结合LiESN的组合预测方法应用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短期电力负荷实例中,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组合预测方法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煤炭消费量的时变性、非平稳性特点,为了提高煤炭消费量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鲶鱼粒子群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煤炭消费量预测模型(CEPSO-LSSVM)。将LSSVM参数编码成粒子位置串,并根据煤炭消费量训练集的交叉验证误差最小作为参数优化目标,通过粒子间信息交流找到最优LSSVM参数,并引入“鲶鱼效应”,保持粒子群的多样性,克服传统粒子群算法的局部最优,根据最优参数建立煤炭消费量预测模型,并采用实际煤炭消费量数据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预测模型,CEPSO-LSSVM可以获得更优的LSSVM参数,提高了煤炭消费量预测精度,更加适用于复杂非线性的煤炭消费量预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卷烟销售量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一种改进布谷鸟算法(MCS)优化混合核最小二支持向量机(LSSVM)的卷烟销售量预测模型(MCS-LSSVM)。收集卷烟销售量数据,并构建LSSVM学习样本,然后混合核函数的LSSVM对样本进行训练,并采用改进布谷鸟算法对混合核函数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建立卷烟销售量预测模型,并用于某卷烟公司卷烟销售的预测。结果表明,相对于对比模型,ICS-LSSVM模型获得了更优的建模效果和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3.
旅游客流量的准确预测为旅游目的地资源优化配置、景区战略计划制定提供有效依据。为了提高景区日客流量的预测精度,提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的预测方法,针对PSO算法的惯性权重在采取线性递减策略时不能满足粒子寻优非线性变化的缺陷,从种群中粒子的聚合程度以及种群进化中粒子适应度同惯性权重的关系出发,利用对数函数非线性变化的特性,提出基于对数函数的惯性权重自适应调整方法(Adaptive Logarithmic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LPSO)。通过改进的PSO算法优化LSSVM的参数,建立山岳型风景区日客流量的预测模型。以黄山风景区2012-2015年景区每日上山人数为例,实验结果证明,与基于标准PSO算法、正弦粒子群算法(Sinusoida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PSO)和高斯粒子群算法(Gaussia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GPSO)优化的LSSVM模型相比,ALPSO-LSSVM模型的预测性能更好,是准确预测景区日客流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网中风电渗透率的逐年提高,对其出力进行精确预测是保障电网可靠运行的技术措施之一.建立了基于CEEMDAN-SAFA-LSSVM短期风功率组合预测模型.采用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将原始风功率序列分解成特征互异的各个本征模态分量,对分解产生的本征模态分量进行相空间重构,然后根据得到的新模态分量建立相应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预测模型.针对LSSVM模型的预测精度易受参数选择的影响,提出萤火虫算法(SAFA)优化LSSVM模型的参数,解决了 LSSVM参数寻优效率低的问题.算例分析表明CEEMDAN-SAFA-LSSVM模型在风功率预测中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预测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准确、有效地预测短期负荷,提出了一种鲶鱼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BFPSO-SVM)。基于混沌理论对短期负荷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将支持向量机参数的组合看作一个粒子位置串,通过粒子间互作找到最优支持向量机参数,并引入“鲶鱼效应”,克服基本粒子群算法的缺点;根据最优参数建立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并对模型性能进行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预测模型,BFPSO-SVM不仅加快了支持向量机参数寻优速度,而且提高了短期负荷预测精度,更适用于短期负荷预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针对短期负荷预测精度与运行时间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郊狼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阐述了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原理,分析郊狼优化算法并在郊狼成长方式和贪心选择策略上进行改进。通过利用负荷、天气、日期等数据训练SVR模型,同时采用改进郊狼优化算法选择SVR参数并建立ICOA-SVR负荷预测模型。经算例分析与比较,表明在短期负荷预测方面,ICOA-SVR模型比COA-SVR、BP神经网络和LSTM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快的预测速度。  相似文献   

17.
利用标准BP神经网络建立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其算法存在最终解过于依赖初值和过学习现象,并且训练过程中存在局部极小问题且预测精度低等缺点。为了提高电力负荷模型的预测精度,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构建了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权值和阈值进行初始化,以相对误差和附加动量法相结合的方式去计算权值修正量。比较改进后的BP算法和标准BP算法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效果,从实验仿真的效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电力系统的管理和调度对精确的负荷预测模型有着极高的要求。为全面提高负荷预测模型的性能,提出一种新型的结合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EEMD)和小波核函数极限学习机(WKELM)的短期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CEEMD将历史电力负荷数据自适应地分解为一系列相对平稳的子序列,对各分量建立小波核极限学习机的预测模型,预测各分量的负荷值并对其进行求和得到最终预测结果。用四种预测模型对真实的负荷数据进行训练预测,算例表明新模型在预测精度和效率上都具有一定优势,同时克服了传统EMD中容易出现的模态混叠问题以及ELM中存在的过拟合等缺陷,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煤改电”地区短期负荷预测水平,本文基于北京市大兴区“煤改电”工程,探索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对“煤改电”地区短期负荷进行预测。本文首先研究了“煤改电”地区负荷的年周期、周周期以及日周期负荷特性,并对负荷预测进行分类,分析得出了负荷预测的主要影响因素,明确了负荷预测的步骤及误差分析方法。其次,本文研究了BP神经网络的构成和运算过程,分析了历史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改电”地区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并对短期负荷预测模型进行检验。最后,为进一步提高预测效果,本文研究利用粒子群算法和列文伯格-马夸尔特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优化改进,建立了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模型,满足了预测目标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量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t]分布变异的蝙蝠算法(ATM-BA)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WNN)预测模型(ATM-BA-WNN)。在基本蝙蝠算法(BA)中引入带有线性递减控制因子的自适应[t]分布变异,使其具有变异机制,能够跳出早熟收敛。并将ATM-BA与WNN两者相互耦合,利用ATM-BA优化WNN的参数配置,进而提高WNN的预测精度。运用ATM-BA-WNN模型对郑州地铁1号线短时客流量进行预测,并与传统的WNN预测模型、BA优化的WNN(BA-WNN)预测模型以及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模型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3种模型,所建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最高,拟合能力更强,误差最小,从而证明了该模型在短时客流量预测领域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