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了解泸州市售自制饮料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为泸州市创建食品安全城市提供依据。按GB 5009.35-2016、《2015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及GB 5009.28-2016的检测方法对自制饮料中的7种人工合成色素、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安赛蜜进行测定。参照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对饮料制定的相关标准进行判定,在79份样品中,合成色素检出35份,检出率43%;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检出61份,检出率77.2%;甜味剂(糖精钠、安赛蜜)检出41份,检出率51.9%;检出糖精钠超标样品1份。泸州市市售自制饮料中合成色素、防腐剂、添加剂的使用普遍存在,除一份样品糖精钠不合格,其余均在可使用范围内,但仍需继续监管,以确保泸州市人民的健康安全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市市售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3种食品添加剂的含量及其超标情况,为食品安全市场监管提供建议。方法:对5类饮料进行抽样调查,经前处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食品添加剂的含量。结果:在100份饮料中共检出含食品添加剂的饮料43份(检出率43.0%),超过食品安全标准的有13份(超标率13.0%)且5类饮料的检出率、超标率均有统计学差异(F=43.08,P<0.001;F=16.68,P=0.005);蛋白(乳)饮料总检出率以及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检出率最高,碳酸饮料总超标率、苯甲酸检出率最高。特殊用途饮料3种食品添加剂的检出率不高,但其苯甲酸、山梨酸检出含量最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关部门应加强食品饮料添加剂的监督管理,提高其安全性,减少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武汉市小型餐饮单位热干面调料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含量情况,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根据随机抽样法采集武汉市小型餐饮单位热干面调料共251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含量。结果 251件热干面调料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均有检出和超标,总检出率为72.9%,总超标率为26.7%,4类不同样品中3种食品添加剂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心城区和新城区热干面调料中3种添加剂超标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武汉市小型餐饮单位热干面调料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存在超限量滥用现象,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该类食品中3类食品添加剂查处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称取、加热、定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甲醇水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PDA检测器检测,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苯甲酸和山梨酸在0.05~0.30 mg/mL、糖精钠在0.0025~0.0125mg/mL时,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0.999。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LOD分别为1.8、1.2、0.1g/kg,LOQ分别为5.4、3.6、0.3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5.1%~96.4%,RSD为2.6%~3.8%。50份黄酒样品中,苯甲酸检出有19份,检出率为38.0%,检测结果范围为0.0025~1.48g/kg;山梨酸检出有6份,检出率为12.0%,检测结果范围为0.028~0.44g/kg;糖精钠检出有24份,检出率为48.0%,检测结果范围为0.005~0.73g/kg。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回收率高,检测限低,符合分析要求,适合黄酒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5.
依据GB 5009.2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槟榔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较全面地考察整个测定过程中产生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量化。样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含量测定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04 10,0.030 7,0.200g/kg。食用槟榔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检测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曲线的拟合。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梅州特产盐炳禽类食品中防腐剂的添加情况,监督和指导生产厂家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促进梅州市盐炳禽类食品质量的不断提高,采集生产厂家及市场销售的盐炳禽类食品,按GB/T5009.29-2003(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方法》检测防腐剂,按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共检测78份样品,检出苯甲酸钠48份,含量为0.04~0.6g/kg,检出率61.5%;检出山梨酸7份,含量0.04~0.48g/kg,超标6份,含量0.12~0.48g/kg,超标率7.7%。盐炳禽类食品中存在违禁加入苯甲酸和山梨酸超标的现象,应加强监督监测。  相似文献   

7.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奶酪中的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得到该方法中三种添加剂的检出限分别为1.0mg/kg、0.5 mg/kg、3.0 mg/kg。用空白样品进行回收率试验,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8%、98.65%、96.48%。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该样品,方法操作简单、回收率高、检测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8~2019年洛阳市市售熟肉制品亚硝酸盐含量情况,掌握洛阳市市售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情况,为相关部门监督抽检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采集洛阳市市售熟肉制品222份,按照GB 5009.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第二法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依照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进行判定。结果 222份市售熟肉制品中,127份检出亚硝酸盐、检出率57.2%,平均含量7.8 mg/kg,14份样品超标、超标率6.3%。腌腊肉亚硝酸盐检出率100%,牛肉、猪肉中亚硝酸盐检出率均超50%,专营店售卖的熟肉制品亚硝酸盐检出率和超标率均最高。结论 洛阳市市售熟肉制品仍存在超标使用和滥用亚硝酸盐的状况,但总体情况是可控、安全的,建议相关部门继续加强亚硝酸盐使用的监管。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本地区酱腌菜中常用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对市售174批次不同种类的酱腌菜进行亚硝酸盐、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安赛蜜等常用添加剂检测。结果发现:酱腌菜的总体不合格率为48.28%。复合添加剂的使用较普遍,同时使用防腐剂的样品有78批次,占44.83%,总和超标占31.61%;同时使用甜味剂的样品有18批次,占10.34%。苯甲酸使用量较大,最大添加量为8.51g/kg,超过国家标准7.51倍,不合格率为26.43%。亚硝酸盐的含量和各添加剂的添加量总体呈负相关性。散装样品不合格率较高,为56.34%。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甜蜜素、糖精钠的HPLC/MS分析方法。样品中的添加剂用水提取,经HPLC分离后,在ESI负离子模式下检测。4种添加剂测定的线性范围均为10~5 000 ng/mL,检出限均优于0.1 mg/kg;各组分加标回收率分别为:苯甲酸92.1%~96.7%,山梨酸92.3%~94.4%,糖精钠94.0%~97.3%,甜蜜素95.1%~96.9%。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掌握烟台市散装市售酱腌菜中防腐剂的残留情况,了解其残留水平和程度,为市民的饮食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的方法,对分层多级多阶段随机抽样的市售散装酱腌菜中7种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脱氢乙酸、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尼泊金丙酯、尼泊金丁酯)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调查的300份市售散装酱腌菜中,苯甲酸检出率99.7%(299/300),不合格样本数188份,合格率仅为37.3%;苯甲酸残留平均值为1.55 g/kg,最大检出值5.31 g/kg,是GB2760-2011限值5.3倍。调查的9种酱腌菜中,什锦菜苯甲酸残留平均值(2.34g/kg)最高,合格率(13.9%)最低。山梨酸的检出68.7%(206/300),不合格样本3份,平均值0.10g/kg,最大检出值2.35 g/kg,是GB2760-2011限值2.35倍。脱氢乙酸检出率为25%(75/300),脱氢乙酸残留量平均值为0.032 g/kg,合格率100%;尼泊金酯类在酱腌菜中尚无人为的添加的情况。结论 酱腌菜中苯甲酸含量的超标率最高,超标倍数最大,建议应作为今后重点监督、监测的对象;加强散装酱腌菜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烟台市市售散装酱腌菜中防腐剂含量情况.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法检测300份市售散装酱腌菜中7种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脱氢乙酸、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尼泊金丙酯、尼泊金丁酯)含量.结果 苯甲酸检出率为99.7%(299/300),合格率仅为37.3% (112/300),含量平均值为1.55 g/kg,最大检出值5.31 g/kg,是GB 2760-2011规定最大使用量的5.3倍.9种酱腌菜中,什锦菜苯甲酸平均值最高(2.34 g/kg),合格率最低(13.9%).山梨酸的检出率为68.7% (206/300),平均值0.10 g/kg,最大检出值2.35 g/kg,是GB 2760-2011规定最大使用量的2.3倍.脱氢乙酸检出率为25.0% (75/300),脱氢乙酸含量平均值为0.032 g/kg,合格率100%.结论 酱腌菜中苯甲酸含量的合格率最低,超标严重,建议应作为今后重点监督、监测的对象;加强散装酱腌菜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13-2014年辽宁省动物性水产干制品中山梨酸与苯甲酸的使用情况,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数据支持,促进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方法 从农贸市场、餐饮企业、大型综合超市等58个报验单位抽取了152批动物性水产干制品,产品类型主要为:鱿鱼丝、烤鱼片及各类鱼干等,依据GB/T23495-2009《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的苯甲酸及山梨酸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152批次产品中山梨酸检出率为28.9%,其中有一批超出限量320%;苯甲酸检出率为9.87%。结论 部分预包装动物性水产干制品中存在山梨酸超限量使用的情况,而散装动物性水产干制品中存在违规使用苯甲酸的情况,应加强对山梨酸及苯甲酸的使用量及使用范围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2019年河南省抽检肉制品中亚硝酸盐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方法 在全省随机抽取肉制品共529批次, 按照GB 5009.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中第二法分光光度计法进行检测, 参照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进行判定评价。结果 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检出率较高, 为67%。但检出值多低于10 mg/kg, 远低于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最大允许使用量。 结论 目前, 亚硝酸盐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中被普遍使用, 在本次抽检中发现肉中亚硝酸盐虽然检出率较高, 但都在合格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方便、准确并能同时测定多种食品添加剂的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的方法。方法 选择糕点、辣条、饮料、酱油为基质,采用HPLC同时测定食品中11种添加剂,包括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苄基。结果 该方法中11种食品添加剂线性范围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糕点、辣条、饮料、酱油中的回收率分别为92.9 %~116.2 %、92.4 %~116.5 %、84.6 %~111.7 %、89.1 %~111.2 %;RSD(%)分别为1.1 %~7.8 %、0.8 %~8.4 %、0.7 %~7.4 %、0.9 %~8.4 %,且每种添加剂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均低于国家标准,符合检测要求。结论 该方法具有简单、方便、灵敏度高等优点,能够满足多类食品中添加剂检测的需要,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采用液相色谱条件在波长230nm下,以0.02mol/L乙酸铵:甲醇(95:5)为流动相,快速测定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安赛蜜含量,样品处理简便快捷。方法添加标准回收率分别为99%、98%、97%、99%。本法与国家标准检验方法(GB/T5009.140—2003、GB/T5009.28—2003、GB/T5009-29—2003)比较,经配对t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目前辣条食品中常用的3种防腐剂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市售30批辣条产品中的苯甲酸、山梨酸和脱氢乙酸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30批样品中16批检出防腐剂, 检出率高达53.3%。样品中的山梨酸检出范围为0.0096~0.9100 g/kg, 脱氢乙酸的检出范围0.0064~ 0.4400 g/kg, 苯甲酸检出范围为0.0061~0.0077 g/kg。若按照方便食品类标准执行, 因方便食品中规定3种防腐剂均为不得使用, 产品不合格率高达46.7%。结论 目前市面上辣条的新标准尚未实行到位, 给消费者在市场上挑选合格产品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8.
食品中天然含有食品添加剂成分,如苯甲酸、硝酸盐、二氧化硫等,但目前对食品中天然产生的这些物质的本底值数据还较少。本文重点介绍苯甲酸、硝酸盐、亚硝酸盐、丙酸、二氧化硫在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情况,这些成分的产生途径,在食品中的含量范围。其中苯甲酸在部分水果中的含量很高,如红莓、青梅、李等中约有0.5 g/kg,接近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其的限量要求(0.2~2.0g/kg);蜂蜜和发酵乳等乳制品中也天然含有苯甲酸。硝酸盐在果蔬中的含量远高于亚硝酸盐,部分果蔬中天然含有的硝酸盐的量超过了国家对硝酸盐的规定。丙酸、二氧化硫也天然存在于水果、果酒、食醋等食品中。随着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天然本底研究的深入,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食品添加剂成分是天然存在的,了解这些情况将有助于更科学、更准确地进行食品安全综合判定,有利于更有效地进行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19.
Benzoic acid and sorbic acid are widely used for food preservation. These preservatives are generally recognised as saf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level of benzoic and sorbic acid in food samples that are usually consumed in Iran. Therefore, 54 samples, including 15 soft drinks, 15 ultra-high-temperature milk, 15 ketchup sauces and 9 bread samples, were analys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UV detection. Benzoic acid was detected in 50 (92.5%) of the samples ranging from 3.5 to 1520 µg mL?1, while sorbic acid was detected in 29 (50.3%) samples in a range of 0.8 and 2305 µg mL?1. Limits of detection and limits of quantification for benzoate were found to be 0.1 and 0.5 µg mL?1, respectively, and for sorbate 0.08 and 0.3 µg mL?1,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enzoic acid and sorbic acid widely occur in food products in Ir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