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形理论可以洞察隐藏于混沌现象中的精细,本文利用多重分维以及数理统计的方法定量,半定量地描述了辽南金伯利岩岩田断裂构造与岩(矿)管(脉)分布的分维特征及其空间分维关系,从而有效地揭示并证实了各断裂构造在成岩成矿中相应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对指导找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深入研究前人资料及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新路锡矿田成矿控制条件,着重分析了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通过对花岗岩顶板等高线的趋势面分析及区域应力场的研究,预测该区浮船岭东段、小弧山南段和半路圩东南段为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3.
姑婆山花岗岩体西南接触带的新路和水岩坝钨锡矿田的控矿构造主要是侵位构造,包括侵位断裂、侵位褶皱穹起、侵位界面和侵位面理等。白面山式锡矿床,并不是以“过渡层”为矿源层成矿,而是以“过渡层”这种构造薄弱层产生犁式滑脱断裂,矿液通过侵位断裂上升沿之充填交代成矿。  相似文献   

4.
多个造山带和盆地矿田地质调研发现,热力作用和热力构造有其广泛性和特殊性。岩浆-热力构造是指受岩浆-热力作用影响或控制,与岩浆侵入或火山喷发活动有一定联系,形成于岩浆岩体中或围岩地层中或远程热力作用影响区的一系列热力(含部分应力作用)形成的构造类型。在矿田、矿田地质和矿田构造的概念及类型划分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矿田构造和岩浆-热力构造的类型划分方案。按成矿期构造形成的主控作用方式,将矿田构造划分为:应力、热力、重力和复合转化4种构造类型。按照矿田岩浆活动-热力作用对成矿作用的控制影响深度、构造环境和成矿类型,将矿田岩浆-热力构造分为五大类24个亚类:①近地表热水喷流沉积-地热异常群集型;②热液型;③岩浆侵入-斑岩-矽卡岩-韧性剪切流变-热穹窿型;④岩浆通道-小岩体矿床-壳幔混合成矿型;⑤地幔热柱型。这些不同深度的岩浆-热力构造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矿床,在壳幔岩浆-热力构造作用下,经常形成重要矿床类型组合和超大型矿床。对盐丘、岩浆热穹窿、地热异常、壳幔热柱等几种特殊类型的岩浆-热力构造进行了简要的特征分析。以青海祁漫塔格矿带景忍—虎头崖多金属矿田为实例,在矿田地质学指导下,以矿田建造和构造-岩相填图为基础,剖析矿区岩浆-热力构造特征,归纳其岩浆-热力构造类型为斑岩型+矽卡岩型+断控热液型,认为晚三叠世岩浆侵入作用是该区多金属大规模成矿的主要内因,岩浆侵入作用与各时代碳酸盐岩接触带形成了矽卡岩矿床,并且显示出印支期岩浆侵入体、斑岩、矽卡岩带、多组断裂破碎带和热液蚀变带的发育与找矿富集中心紧密套合,不同方向断裂控矿作用不同,近EW向和NWW向断裂控矿显著,矿田中深部成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5.
广西老堡铅锌矿褶皱形成机制及其控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堡铅锌矿床主要赋存在陡山沱组白云岩或老堡组硅质岩中,顺层产出,受地层与褶皱的双重控制。矿区主干褶皱为一复式向斜,由2个次级向斜和1个次级背斜组成。从构造几何学、运动学角度,运用现代测试技术,对矿区的小构造、显微构造和组构进行构造分析后揭示,老堡褶皱构造的形成机制是以弯滑作用为主、兼具弯流作用的纵弯褶皱作用的产物。铅锌矿体主要赋存在褶皱的转折端虚脱部位及两翼滑移量较大的层间滑动破碎带中。  相似文献   

6.
刘千户构造混杂岩带中黑云母的击象和压象是两种不同应变速率下变形的产物。击象是快速变形的结果,与构造混杂岩带形成的早期阶段相关;压象是蠕变的产物,形成于构造混杂岩带晚期糜棱岩阶段。击象形成的应变速率远大于压象形成的应变速率。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简称“塔西地区”)中—新生代盆-山-原镶嵌构造区形成了铜铅锌-天青石-铀-石膏-煤-天然气等多矿种同盆共存富集成藏成矿,是中国陆内特色成矿单元。以成矿系统理论和波浪镶嵌构造理论为指导,采用构造岩相学研究方法,对砂砾岩型铜铅锌-天青石-铀-煤成矿系统的物质-时间-空间结构模型进行研究,探索该陆内特色成矿单元内区域成矿规律。按照塔西地区盆-山-原耦合转换不同期次的构造岩相学序列、构造岩相学组合类型、原型盆地和盆地动力学等综合角度,将塔西地区砂砾岩型铜铅锌-天青石-铀-煤成矿系统划分为燕山期铜多金属-铀-煤成矿亚系统、燕山晚期—喜山早期铅锌-天青石-铀成矿亚系统、喜山晚期铜-铀成矿亚系统。它们在物质-时间-空间分布规律上受塔西地区盆-山-原镶嵌构造区挤压-伸展转换过程控制显著。燕山期铜多金属-铀-煤成矿亚系统形成于中生代陆内走滑拉分断陷盆地中,受对冲式厚皮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裙边式复式向斜构造和碱性辉长辉绿岩脉群侵入构造系统等复合控制,形成于盆地正反转构造期并耦合了深部热正反转构造作用。燕山晚期—喜山早期铅锌-天青石-铀成矿亚系统分布在乌拉根晚白垩世—古近纪挤压-伸展转换盆地中,受后展式厚皮型前陆冲断褶皱带、斜歪复式向斜构造和层间滑脱构造带复合控制,砂砾岩型铅锌-铀矿床形成于盆地正反转构造高峰期,而天青石矿床形成于盆地负反转构造期初期。喜山晚期铜-铀成矿亚系统形成于新生代周缘山间咸化湖盆,受前展式薄皮型前陆冲断褶皱带等复合控制。  相似文献   

8.
岩石标本磁各向异性的统计检验准则适用X~2检验。矿区岩石的磁组构与岩石组构及有限应变形态组构具有相同的极密优选组构特征。磁面理平行于矿区第一期劈理,也平行于应变椭球最大拉长轴面;磁线理与拉长线理近于平行。磁化率椭球与应变椭球具有共轴性,二者的两半轴比存在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9.
分布在坎巴尔达许多富矿体中的滴状矿石,是德坑和阿托矿区的主要矿石类型,目前对其成因争论较大。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及在相图中的位置、典型的矿石结构构造、硫化镍中钴元素及铂族元素的含量、滴状矿石中硅酸盐矿物成分与基质中相应矿物成分对比等推测,滴状硫化物是从硅酸盐溶浆中分凝出的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溶浆在低温和富硫条件下,又重新组成针镍矿-紫硫镍矿-黄铁矿溶浆分凝出的。对几个钻孔剖面详细的岩性、橄榄石形状、粒度等系统研究发现,滴状硫化物富集在某些岩浆旋回的上部近鬣刺结构层,形成于岩浆流动过程中,以致可携带较大的(1~3cm)镍硫化物液滴在岩浆旋回的上部结晶而不沉入底部。  相似文献   

10.
平桂地区不同隐伏矿床上方,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的特征不同。根据电导率异常的特征及其差异,能够进行隐伏矿床预测,区分隐伏矿床类型。本文以实例说明了电化学找矿预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经显微镜及电子探针分析证实,广西珊瑚钨锡矿床中有深红银矿、硫银锡矿、银黝铜矿、块硫铋银矿、硫银铋矿和脆银矿六种银矿物。它们主要赋存于第Ⅲ矿化阶段的硫化物如闪锌矿、黄铜矿、黝锡矿中,形成于中温(227~277℃)、弱碱性(pH=7.6±)的岩浆热液环境。  相似文献   

12.
方铅矿、闪锌矿及黄铁矿的特征微量元素含量与其之间的关系表明:该铅锌银矿床与岩浆(火山)热液矿床特征相似,而有别于同生沉积或沉积改造矿床。根据矿床次火山岩脉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特征,认为该矿床属中温次火山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3.
栗木矿田的地表标志带是矿床分带的一个组成部分,按其特征可分为成矿标志带和无矿标志带。其中成矿标志带对找寻隐伏花岗岩型矿床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贵州西北部铅锌矿床普遍含有较高的伴生银,银随铅锌品位的增高而增高。矿床中显微级独立银矿物有辉银矿、自然银、硫锑铜银矿和银黝铜矿,主要分布于方铅矿中。但由于锌品位高于沿,闪锌矿成为银的主要载体矿物。银可能主要以超显微矿物包体形式存在于闪锌矿和方铅矿中。  相似文献   

15.
含金石英热发光曲线以双峰、三峰为特征而区别于不含金石英。随成矿作用的演化,石英的热发光峰温趋于降低,发光强度趋于增加。变质热液石英脉,石英的热发光曲线简单,峰温高,发光强度低;岩浆热液石英脉以石英的高发光强度为特征;复合成因石英脉,石英的热光曲线复杂,发光强度的变化幅度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