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成功地钻探大位移井,钻井岩屑携带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近期科研人员在开发模拟大位移井钻屑流动瞬态模型过程中,开发研制了一种测量流过振动筛岩屑流量的测量仪器,它可测定返出的钻屑量,与钻井产生的岩屑量进行,比较,再与系统采集到的其它钻井参数进行综合考虑,便可价井眼的净化程度。这样有助于钻井工程师确定循环环空的合适时间,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循环,以便节约钻井成本且实现优化钻井。  相似文献   

2.
3.
4.
图305井位处于新疆雏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本布图乡,是焉耆盆地本东区块一口重点评价井,也是本东区块简化井身结构、不下技术套管、实施长裸眼定向施工的第一口实验井,钻井难度大,但通过采取多种针对性的技术措施,确保了该井短周期、无事故顺利完钻。  相似文献   

5.
泡沫钻井环空岩屑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地计算泡沫钻井环空岩屑浓度,利用多相流体力学方法计算了该值,并着重分析和讨论了岩屑直径、岩屑形状和注液流量对其的影响,建立了泡沫钻井过程中泡沫、岩屑在环空中流动的数学模型,还采用修正Simple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计算结果表明:①岩屑颗粒直径越大,环空岩屑浓度越大;②岩屑形状越不规则,环空岩屑浓度越低;③在浅井段,环空岩屑浓度随注液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而在深井段,环空岩屑浓度随注液流量的增大而增大;④该数学模型考虑了加速度和泡沫与岩屑之间相对滑动的影响,预测的井底压力更接近于实验数据,计算的环空岩屑浓度更准确。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分析了大位移钻井过程中的岩屑床的危害,并探讨了一些因素对岩屑携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位移钻井的关键技术包括 :井眼设计、钻柱设计、降低扭矩和阻力、井眼稳定技术、井眼清洁技术、固井技术以及钻井动力学等。大位移钻井是一项技术难度大、投资高的工程 ,它需要全面的周密的考虑才能获得成功 ,取得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图305井位处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本布图乡,是焉耆盆地本东区块一口重点评价井,也是本东区块简化井身结构、不下技术套管、实施长裸眼定向施工的第一口实验井,钻井难度大,但通过采取多种针对性的技术措施,确保了该井短周期、无事故顺利完钻。  相似文献   

9.
10.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位移井钻井是断水平井之后国外90年代发展起来的钻井新技术。它是优化开发海上或浅海油田的有效方法,并能节约油田开发综合成本。本文介绍了大位移井的特点,发展的原因,大位移井钻井的技术关键以及在大位移井钻井中应用的几面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大位移井岩屑动态运移计算简便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有岩屑运移稳定和不稳定模型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基于大位移井岩屑运移机理和连续性定理提出了一种半经验半理论的岩屑动态运移计算新方法,可以将稳定模型方便地用于大位移井岩屑动态运移计算中,可以简单描述岩屑实际运移和累积过程,同时计算简便,易于编程,适合工程应用.计算结果表明,使用稳定模型计算大位移井环空岩屑运移状态将会产生...  相似文献   

12.
海油陆采大位移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辽河油田首次施工的 15口海油陆采丛式大位移井的情况 ,分析了其施工技术难点 ,重点介绍了新技术的应用 ,包括导向钻井技术、PDC钻头、无线随钻 MWD、优化井身结构设计、大位移井清岩携砂井眼净化技术、摩阻与扭矩的随钻监测技术等。15口大位移井井身质量、固井合格率均为 10 0 % ,无事故及复杂情况 ,共节省钻井时间 3 5 5 d,节约费用 860万元。该项技术对开发浅海油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大位移井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位移钻井代表了当今世界的最高钻井技术,它已成为开发边际油田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在英国的WF油田,最近已钻成了水平位移10000m的大位移井,位移与垂深的比值达6.14。严格说,我国还没有独立完成过大位移井(最高指标是水平位移2600m,位移与垂深的比值不到1.5)。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已获油气储量中近一半是边际油田的,它们无法用常规技术开发。用大位移钻井技术开发这些边际油田,是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重要课题。文中介绍了国内外大位移钻井技术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存在的差距,以期促进我国海上大位移钻井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大位移井钻井技术飞速发展。为了发展我国自己的核心钻井技术,在国家“863”项目的支助下,研究了一套以扭矩、摩阻为核心的集成钻井设计和施工监测软件,及一套正排量井下可变径稳定器和一套井下闭环可变径稳定器;在钻成6口水平位移近4000 m的大位移井的基础上,集成了一套实用的钻井技术。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范围的石油资源开发进程中,大位移水平井工艺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一项技术。但是在大位移井的实际开采过程中由于钻井地区环境特殊的缘故,所以在开发过程中,钻井技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首先本文针对大位移井开采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并A油田实地调查的情况,分析了钻井液的性质,并对实际区块大位移钻井施工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解决措施,为大位移井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6.
《石油科技论坛》2009,28(3):79-79
针对4000m大位移井钻井过程中存在的井深剖面优化困难、轨迹控制难度高、摩阻和扭矩大、管柱下人困难等关键技术和难点,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通过自主研发,集成应用先进技术,形成了4000m大位移井的钻井配套工具,率先完成了国内水平位移超过4000m的大位移井,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位移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减摩减扭等配套工具,以及悬挂筛管完井、下套管完井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斜井和水平井数量的不断增加,井眼清洁已成为钻井的关键技术和难题之一。在过去的60多年里,人们对钻井过程中的岩屑运移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对这一课题有了较多的认识,建立了一些模型,为实际钻井过程中水力参数设计提供了有效的依据。本文对描述岩屑运移规律的经验模型和分层理论模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专门对泡沫携岩模型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岩屑运移模型的发展进行展望,最后给出了研究建议,为今后深入开展岩屑运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斜井和水平井数量的不断增加,井眼清洁已成为钻井的关键技术和难题之一。在过去的60多年里,人们对钻井过程中的岩屑运移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对这一课题有了较多的认识,建立了一些模型,为实际钻井过程中水力参数设计提供了有效的依据。本文对描述岩屑运移规律的经验模型和分层理论模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专门对泡沫携岩模型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岩屑运移模型的发展进行展望,最后给出了研究建议,为今后深入开展岩屑运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桩1291HF大位移井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桩129-1HF井摩阻扭矩大、携岩困难、井壁失稳突出等问题,在分析大位移井钻井中钻井液技术难点的基础上,通过评价悬浮剂CDXW的悬浮能力和携岩能力、高效润滑剂 BH-1 在常温和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润滑效果,以及优化粒度级配、优选页岩抑制剂,形成了铝胺基聚磺钻井液,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铝胺基聚磺钻井液的API滤失量小于3mL,高温高压滤失量小于10 mL,动塑比在0.5以上,黏附系数小于0.05,说明该钻井液抗温性能好,携岩能力强,润滑性能可以满足大位移井的润滑要求.桩129-1HF井使用铝胺基聚磺钻井液钻进的井段,起下钻正常,没有发生井下故障,三开油层段平均井径扩大率仅为3.85%,钻井周期比设计周期缩短了22.09 d.这表明铝胺基聚磺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携岩能力、润滑性和抑制性,能有效解决大位移井井眼清洁效果差、摩阻和扭矩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位移井钻井液体系的研发与现场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位移钻井液体系(BH-ERD体系)是以高密度、强抑制、复合有机盐水为配浆基液,配合其他处理剂而形成的高性能水基钻井液体系。室内进行了核心主剂产品及配方研发,形成了复合有机盐加量为15%~20%的钻井液配方,各项性能均优于国内外传统的钾盐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先后在大港埕海一区、二区人工岛进行了12口井的现场试验,其中最大位移为3567.55m,最大井斜为95.23°,最大水垂比为2.57,没有发生任何事故与复杂。该钻井液体系解决了大位移井钻井施工过程中井壁稳定、井眼净化、润滑防卡等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公司技术垄断的局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现已形成了大位移钻井液设计、现场施工技术规范,实现了低成本国产化目标,为推广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