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铝水泥系统中硅铝酸二钙向Q相的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分析纯的化学原料,将高铝水泥中的惰性成分硅铝酸二钙(C2AS,又称钙铝黄长石)转化为水化活性良好的Q相,组成Q相-铝酸-(CA)-七铝酸十二钙(C12A7)水泥系统.并研究转变前后两系统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高铝水泥系统中的C2AS,在加入MgO和系统补钙的条件下,经过高温煅烧能够转化为Q相,高铝水泥系统CA-二铝酸-钙(CA2)-C2AS变化为Q相CA-C12A7。Q相-CA-C12A7的烧成温度为1260~1300℃.保温时间为30~60min。组成为Q相-CA-C12A7水泥的抗压强度比组成为CA-CA2-C2AS的高,而且其后期强度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韩凯宁  王盼盼  林海  杨红丽 《广州化工》2013,41(8):71-72,159
以南美白对虾的虾壳为原料,研究在不同有机酸溶液中虾壳钙的溶出特性,探讨了有机酸种类、酸溶时间、酸溶方式、酸溶温度和甘氨酸对钙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虾壳中总钙含量为31.5%(干重)。三种有机酸对虾壳中钙的溶出效果先后顺序为:柠檬酸〉乙酸〉酒石酸。在柠檬酸体系中,酸溶时间为20 min,酸溶方式为水浴,酸溶温度为80℃时钙的溶出率较高;添加甘氨酸可以大大提高钙的溶出率。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一种含碘溶液的除氟工艺,添加钙盐和铝盐是处理600~750 mg/L的高氟碘溶液的有效方法,通过设计正交实验得出了富碘溶液脱氟的最优工艺条件,在pH为7左右,铝盐量为50 g/L,钙盐量为5 g/L,静置时间为3 h的条件下,碘溶液的氟含量能降到10 ppm以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配制不同摩尔比值的碳酸钙渣(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7.29%)和硝酸进行反应,得到了钙的溶出规律,确定了硅和磷的溶出曲线,用MATLAB对数据作图,分别得到钙硅和钙磷的溶出差值三维图形。结果表明,在保证钙的较大溶出率条件下,碳酸钙渣和硝酸的最佳摩尔比为1∶1.8,从而为钙渣中活性钙的溶出工艺过程提供了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5.
从铝酸钠溶液中液液萃取氢氧化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正辛醇、正己醇和氟代醇3种萃取剂对NaOH的萃取平衡.实验表明,3种萃取剂的萃取平衡曲线均随水相浓度而上升,氟代醇的萃取效率较二者好.三者均能将NaAlO2溶液中游离的NaOH萃入油相,油相NaOH浓度可达34g·L-1.  相似文献   

6.
从贝壳中制取乳酸钙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采用一次煅烧法,研究了用贝壳制备乳酸钙的工艺条件.本文综合利用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对影响反应的各因素进行了考查,得出制备乳酸钙的最佳条件,制得乳酸钙的产率为76.32%,纯度为87.54%.  相似文献   

7.
不同废渣中游离氧化钙水化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定高钙粉煤灰及钢渣在水泥浆体中的膨胀率、强度,研究两种不同来源的游离氧化钙水化活性,得出:高钙粉煤灰中的游离氧化钙的水化活性比钢渣中的游离氧化钙的活性要好得多。不应对不同的工业废渣中的游离氧化钙同样看待,应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政性,达到高效、高值化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加深我国低品位高硅铝钒土、以及煤系伴生矿(高岭土、耐火粘土等)的综合利用层次,作者进行了铝氧生产非减法工艺的系统研究本文报导了低品位高硅铝钒土生产铝氧的H+法和铵盐法的实验研究.实验考察了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配比对溶出反应的影响,获得了溶出反应的工艺条件;对铝盐的提纯和解高,也进行了成功的工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H+法和铵盐法工艺,可以生产出合格的氢氧化铝和氧化铝产品.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利用酸溶—微波热解从粉煤灰中制取聚合氯化铝(PAC)的方法;阐述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条从锂业排放的废液中回收铝的新工艺。采用废液、氨水反应得氢氧化铝(含氟化铝)沉淀,分离得到滤饼和滤液。将滤饼洗涤、干燥得氢氧化铝(含氟化铝)固体。实验研究了加水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过滤、铝回收率的影响。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废渣、废气,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11.
12.
介绍了铝酸钙的两种溶出方法 ,从基本反应原理出发 ,客观地分析了二者的优缺点。建议利用工业化生产氧化铝的成熟理论指导铝酸钙的碱法溶出 ,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较高的溶出率及较纯净的铝系产品 ,进而促进铝酸钙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
范剑明 《无机盐工业》2019,51(11):65-68
分级研究了热活化条件下高铝煤矸石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铝硅溶出行为。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比表面积测定仪(BET)对煤矸石试样做了表征分析。通过正交实验分析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初始酸碱浓度和固液比对热活化处理后高铝煤矸石中Al2O3和酸浸渣SiO2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浸溶出Al2O3反应过程中,固液质量比和酸浸时间对溶出率的影响最为显著,酸浸过程的最优工艺条件:初始盐酸质量分数为20%、酸浸温度为90 ℃、酸浸时间为2.5 h、固液质量比为1∶6,在此条件下,Al2O3的浸取率达82.95%;强碱溶解酸浸渣溶出SiO2反应过程最优工艺条件:碱溶温度为95 ℃、碱溶时间为2.0 h、NaOH质量分数为20%、固液质量比为1∶10,在此条件下SiO2溶出率为69.74%,碱溶温度和碱液浓度对溶出率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铝厂赤泥中提钪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赤泥的基本性质和综合处理的现状,研究提高赤泥中稀有金属钪回收率。采用逆流循环浸出赤泥,通过调节浸出过程中各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900~1000g/L,浸出温度90℃以上,液固比5:1,浸出时间4h,钪的综合回收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异丙醇铝、异丙醇为原料,在反应釜中加热到250℃,压力为5 MPa,然后迅速泄压,水解,得到粒度分布窄的亚微米级球形氧化铝颗粒。对粉体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热分析(TG-DTG)等表征。结果表明,加压水解法得到了白色蓬松状前驱物粉末,其颗粒呈球形,比表面积大,粒度分布窄,经过500℃2 h,800℃2 h,1 050℃2 h阶梯式加热焙烧后,得到产物α-Al2O3球形度不变、粒径0.4-1.2μm。此法具有设备简单、无毒无害、无杂质引入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利用盐湖水氯镁石制备高纯氢氧化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察尔汗盐湖的水氯镁石和氨为原料,通过工艺条件的选择,制备出过滤性能良好的氢氧化镁沉淀物,该沉淀物经洗涤、干燥就可以得到高纯度氢氧化镁.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液质量浓度100 g/L,温度80℃,晶种添加量10%.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NaOH溶液对气化煤泥(CS-R)进行改性,考察了改性时间、温度、NaOH溶液浓度、液固比等因素的影响,利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碱改性煤泥(CS-OH)对水溶液中对氨基苯酚(PAP)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碱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改性时间24h,温度100℃,液固比10∶1,NaoH溶液浓度2 mol/L;CS-OH吸附PAP的综合性能优于CS-R.对于低浓度PAP废水,经CS-OH处理后可以达到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硫化氢制取硫化钠工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阐述了在氯化钡生产过程中,将产生的硫化氢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并制取硫化钠的生产工艺,分别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讨论其可行性:用380~420 g/L氢氧化钠溶液在填料塔中吸收硫化氢,反应终点控制硫化钠质量浓度为330~350 g/L,硫化氢吸收率达95%~98%。该工艺不仅可有效保护环境,而且可为企业创造效益。  相似文献   

20.
A novel procedure was devised, whereby crystalline boehmite, γ-AlO(OH), was efficiently precipitated from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s, NaAlO2(aq), following controlled addition of H2O2 aqueous solution. The effects of the aluminate solution variables (viz. concentration, volume, caustic ratio, pH and temperature), as well as the H2O2/Al2O3 molar ratio, on the amount and composition of the yield, were examined. Accordingly, optimal conditions for 98% recovery of the aluminium content of the parent aluminate solution were realized. The remaining NaOH can be recycled and used to extract further amounts of aluminium from bauxite (Bayer process).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resulting boehmite was explored by thermogravimetry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Accordingly, various calcination products of the boehmite were obtained at some selected temperatures in the range 400–1100°C and characterized by chemical analysis, X-ray powder diffractometry, and surface charge and specific area measurements. The results obtained indicated the synthesis of relatively high surface area transitional aluminas of industrial and catalytic merits. © 1998 S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