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研究纳豆菌在脱脂大豆发酵过程中,对健康很有益的纳豆激酶和大豆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的变化.结果显示纳豆菌在脱脂大豆固态发酵中,发酵初始pH为8.0,水分质量分数为70%时,在37 ℃发酵48 h,产纳豆激酶活力最高;固态发酵条件为发酵初始pH为7.0~9.0,水分质量分数80%时,40 ℃发酵48~96 h,原料中大部分大豆异黄酮苷转化为大豆异黄酮苷元.  相似文献   

2.
纳豆制备过程中大豆异黄酮的转化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日本古法制备纳豆,从纳豆中分离筛选出高活性的纳豆菌为实验菌株。研究了纳豆制备过程中大豆异黄酮的转化情况,发酵液中的大豆异黄酮在大豆异黄酮糖苷酶的水解作用下水解掉侧链糖基,转化为活性更高的大豆异黄酮苷元。根据薄层层析法确定了大豆异黄酮转化为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最佳培养条件:培养温度为37℃,培养时间2 d,pH 7.0,含水质量分数60%。发酵液中大部分的大豆异黄酮苷转化为大豆异黄酮苷元,从而得到更利于人体吸收的大豆异黄酮苷含量较高的纳豆制品。  相似文献   

3.
使用日本古法制备纳豆,从纳豆中分离筛选出高活性的纳豆菌为实验菌株。研究了纳豆制备过程中大豆异黄酮的转化情况,发酵液中的大豆异黄酮在大豆异黄酮糖苷酶的水解作用下水解掉侧链糖基,转化为活性更高的大豆异黄酮苷元。根据薄层层析法确定了大豆异黄酮转化为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最佳培养条件:培养温度为37℃,培养时间2 d,pH 7.0,含水质量分数60%。发酵液中大部分的大豆异黄酮苷转化为大豆异黄酮苷元,从而得到更利于人体吸收的大豆异黄酮苷含量较高的纳豆制品。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纳豆及纳豆胶囊中的大豆异黄酮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纳豆及纳豆胶囊中大豆异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重复性及样品稳定性良好.实验对原料黄豆、纳豆和纳豆胶囊样品采用石油醚索氏脱脂后,对固体样品进行乙醇回流提取,分析了4种大豆异黄酮组分,即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素和染料木素.结果表明,原料黄豆总异黄酮质量比为1 260 mg/kg,纳豆比原料黄豆总异黄酮含量明显高约30%,纳豆胶囊比原料黄豆总异黄酮含量高约11%.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利用纳豆菌发酵法生产风味纳豆的工艺过程及物料衡算.基本生产参数为:种子液37℃下培养16 h,大豆加3倍水浸泡12 h,沥干,121℃蒸煮20 min,接种量为4%(w/w),37℃发酵24 h,经后熟即得成品.在适宜发酵条件下,对大豆进行了风味调制,并以黑豆、豇豆等为原料进行了对照试验.研究证实,调味纳豆中的纳豆激酶活力降低很少,可以大批量生产,结合物料衡算,初步设计了小型纳豆加工厂的工艺路线及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pH、温度、发酵时间等条件进行了考察,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菌剂,考察了β-环糊精、蔗糖、可溶性淀粉及脱脂奶粉作为保护剂对菌剂制备的影响,并研究了储藏时间及条件对菌剂发酵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为黄豆浸汁培养基:黄豆以5倍水体积浸泡8~14h,121℃~126℃,0.1~0.15MPa处理1h,滤除黄豆,取豆水,加入5%的葡萄糖和0.02%的K2HPO4,调节pH至7.0;最优发酵工艺:初始pH7.0,37℃发酵10h;喷雾干燥最佳保护剂为5%脱脂奶粉;菌剂4℃冷藏180d以内不影响发酵活力.上述工艺下所制得的纳豆芽孢杆菌菌剂活菌数为6.5×108 CFU/g,发酵生产纳豆激酶性能良好.发酵生产纳豆激酶酶活为2 000~2 200IU/g.本研究为纳豆芽孢杆菌菌剂制备提供了一条较为合理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纳豆激酶的产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 NK4进行发酵条件优化,获得该菌种液体发酵产酶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产纳豆激酶最佳的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培养基初始pH值6.0,培养温度34℃,发酵时间72h。此时,纳豆激酶酶活力由848.28IU/mL提高到1 569.31 IU/mL。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影响纳豆菌发酵的主要因素:培养温度、pH、接种量、培养时间。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纳豆菌发酵的最适条件为:培养温度37℃,pH 7.0,接种量4%,培养时间30h。在最适条件下,以黄豆、豇豆、绿豆、红豆、饭豆、黑豆制成纳豆产品,并通过气味、拉丝、颜色、口感等感官指标评定纳豆质量。综合来看,以黄豆、饭豆为原料发酵的纳豆产品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9.
以豆粕为原料固态发酵产纳豆激酶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食品级豆粕为唯一培养基成分,通过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培养基的优化实验,确定优化条件为:接种量5%,装量为40,g于250,mL锥形瓶,培养基含水量60%,浸泡水pH,7.5,发酵温度37,℃.在培养24,h后达到产酶高峰,产酶活力达到1,662,FU/g.比较了在相同的发酵条件下,以食品级豆粕为培养基比大豆为培养基获得的酶活力和活菌数,都高出50%左右.  相似文献   

10.
以豆浆和脱脂奶粉为底物进行发酵,制备出一种富含纳豆激酶的新型蛋白饮品,为改善其口味及提高纳豆激酶活性,分别研究了豆奶比、初始pH、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蛋白饮品品质的影响。通过工艺优化得出在V(豆浆)∶V(牛奶)为1∶1、接种量为2%,39℃下发酵16 h后制备得到的饮品呈乳白色,口感润滑带有豆奶香气,纳豆激酶活性高达27 033 U·mL-1且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1.
低分子大豆蛋白肽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功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通过优化纳豆菌液态发酵产低分子大豆蛋白肽的工艺,使发酵产物低分子大豆蛋白肽的产量得到提高。最终得到最优发酵条件为:初始pH为8.0,发酵原料的质量分数为5%,接种量为1.0%,装瓶量为250mL锥形瓶分装30mL,发酵温度为42℃,180r/min振荡培养12h。在最优条件下发酵,大豆蛋白的水解率最高,最高值可达到44.40%。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魔芋粉为碳源培养枯草芽孢杆菌S-88获得一种β-甘露聚糖酶粗酶液,粗酶液通过硫酸铵梯度盐析、超滤、HiprepTM 26/10脱盐柱脱盐、HiprepTM 16/10 DEAE FF阴离子树脂和G-75凝胶柱的纯化,该枯草芽孢杆菌S-88产的甘露聚糖酶的酶活力达到61697.52 IU/mL。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纯化后酶的分子量为30 kda,比其它细菌产的β-甘露聚糖酶分子量(50 kda)小。β-甘露聚糖酶在pH 6.0和50℃的酶活性最大。它在pH 4.4~6.8之间有很好的稳定性,37℃水浴2 h酶活保持在80%以上。55℃以下水浴2 h,酶活力保持在90%以上,该酶有较好的耐热性,煮沸80 min该酶活力才能基本上消失。  相似文献   

13.
纳豆菌发酵鱼肉蛋白制备低分子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纳豆菌为发酵菌种,以鱼肉为原料,利用菌种发酵产酶降解鱼肉蛋白制备低分子肽,并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从而获得较高的低分子肽产量.即在不同的发酵条件下,通过双缩脲和凯氏定氮法计算发酵液中蛋白水解度,比较得出适宜的发酵条件.实验结果显示,纳豆菌发酵鱼肉蛋白适宜的发酵条件为:初始pH 7.5,鱼肉质量浓度250 g/L,补加蔗...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讨论摇瓶发酵控制条件对红霉素发酵水平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最佳发酵条件为A1B2C2D2前期发酵、中期和后期发酵三阶段发酵温度分别为31℃、33℃、29℃,发酵起始pH值为6.7,摇床转速控制为:0-48h为220r/min,48-96h为300r/min,96-144h为220r/min,144-168h为150r/min。优化后菌株UL5的发酵水平比优化前提高15.54%。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固体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培养纳豆菌,将其投加到水样中,通过分析水样中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以及CODM n和UV254的变化情况,研究了纳豆菌对景观水和自配污水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纳豆菌对景观水中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可达86%,对硝酸盐氮的去除率达35%,由于景观水中有机物含量比较低,纳豆菌有机物降解作用不明显;对有机物含量很高的自配污水,纳豆菌能有效的降解水中有机物,CODM n去除率达51%,同时为反硝化作用提供能量,使硝酸盐氮的去除率达34%.  相似文献   

16.
干燥方式对纳豆纤溶活性有直接的影响.通过实验对比了3种干燥方式在不同干燥条件下对纳豆纤溶活性的影响,确定出3种干燥方式中真空冷冻干燥效果最佳.在-55℃、真空度0.08Mbar条件下干燥18-26h,纳豆纤溶活性损失10%~15%;电热鼓风干燥在50-60℃条件下干燥16-32h,纳豆纤溶活性损失25%~50%;电热真空干燥在50-60℃条件下干燥16-32h,纳豆纤溶活性损失40%~60%,实验证明电热鼓风干燥效果总体优于电热真空干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