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运用空间句法的研究方法,对仙林新城区的空间布局进行分析评价,集成度与智能度的分析结果表明:仙林新城区分别以仙林大道和二环路为横纵轴线展开布局分区,由于开发时序的原因,西部玄武软件园、马群科技园及大学集中区的集成度高,与区域的联系及可达性好,社会性强;而高科技园区、国际会展区和高尚住宅区相对较差。再继续推进二期开发的同时,应对各分区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优化,调整目前分区功能过于单一的问题,优化区域设施、产业、资源。  相似文献   

2.
科技园是我国开发科研生产,提高工业技术生产水平的重要平台,文章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园建设,并介绍作者设计的三亚大学科技园项目。  相似文献   

3.
《景观设计》2006,(F02):17-20
广州番禺天安节能科技园是国家级民营科技园,总占地面积50公顷,为低密度科技园区,由写字办公楼、科技类生产厂房组成的综合科技“孵化器”。在2005年的设计竞标中,我司一举中标,并完成景观概念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4.
刘念雄 《世界建筑》2002,(12):30-35
盖尔森基兴日光能科技园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德国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部分。它象征新时代的到来,给这个传统的工业区带来希望和灿烂的前景。它的场地、城市肌理和建筑为产业调整树立了一座象征性的符号,为指导未来产业发展的德国尖端科技研究和创新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环境。作为盖尔森基兴传统的玻璃和能源产业的延续,科技园扩展为一个太阳能研究中心,它致力于创造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科技园的工作环境。在这里,技术创新一直开发到生产阶段。为了促进鲁尔中心区新产业结构的形成,科技园为致力于创新的公司提供了理想的工作条件和环…  相似文献   

5.
科技园和城市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科技园、工业园区的发展与城市的关系,通过介绍分析近年来欧美国家的创作实践,阐述科技园从郊区到城市的变迁及这种发展的强大潜力。强调形成连续完整的城市有机空间的重要性,对传统城市构成要素如街道广场的运用,把景观设计纳入城市自然和人工环境之中以及表现新时代新技术的创作追求,特别注重不同生活内容的相互交差和渗透而不是严格的功能分区,从而维护城市生活及其空间结构的完整。  相似文献   

6.
市场     
<正>启迪与上海松江区签约共建互联网+科技园5月13日上午,清华科技园建设运营方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临港集团和松江区举行签约仪式,共同投资运营启迪漕河泾科技园。根据合作协议,合作方将共同出资成立启迪漕河泾科技园投资、开发、运营公司,依托启迪控股最新发布的全国首个"互联网+科技园"运营体系,共同推进启迪漕河泾科技园的开发建设。该科技园  相似文献   

7.
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了国际间竞争的白热化。而这种竞争的实质则是科技水平的竞争。实践证明,科技园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好见证之一,承载了促进科研成果的转换.提高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创新科技园是以创新研发为核心,开发前瞻性、关键性技术。并向产业界转移。推动产业的发展,是创新型人才、研发机构、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创新科技园对创新品质有较高需求.作为物质载体的创新科技园公共空间环境便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本文以创新科技园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成功高科技园的调研和总结之上.探讨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试图从空间的尺度、形态、界面、限定与组合等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当前现代科技园景观关注度不高、重视程度不够,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功能布局不合理、生态理念不够深入、人性化设计理念缺乏、多元文化融合较差等问题,以柳州市鲁板科技园绿地景观设计为例,深入分析了科技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设计思路、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以及主题营造,以期为创造生态自然、人文共享、情感回归"宜研、宜产、宜居、宜憩、宜品"的现代科技园景观环境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项目概况金地威新软件科技园坐落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南部核心地带。园区始建于1999年,共分三期开发,其开发运营商为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金地商置集团有限公司,金地物业于2013年接管本目。项目特色金地威新软件科技园投资逾40亿元,专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智能传感技术等高新技术企业及研发中心量身定制。园区全部竣工后可提供约60万平方米的研发空间及占30%的绿化和室外公共用地。  相似文献   

10.
从安全可靠的功能分区、高效便捷的医疗流线、模块化的发展理念、绿色生态医院设计等方面介绍了云南省传染病医院/艾滋病关爱中心的设计过程.并提出对于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只有充分把握设计关键点.做到从整体把握、控制,在细节多方式精心组织.才能有效的进行功能分区和流线组织.更好地保证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武汉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为例,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方向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践实习、毕业设计等6个方面作全面深入的比较。结果表明,武汉大学侧重某一方向的工程技能培养,南洋理工大学更强调科研、工程技能、职业能力、团队合作、职业伦理等综合素质培养。南洋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数量多于武汉大学,涉及范围也大于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大部分课程的学时数量多于南洋理工大学,课程学习主要为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南洋理工大学主要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且南洋理工大学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思辨能力和工程交流能力。对于土木工程的实践实习,南洋理工大学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武汉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阶段,尚缺乏对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对于毕业设计,南洋理工大学在内容的广度和工作量上,均大于武汉大学土木工程的要求。根据6个方面的比较,给出武汉大学或国内其他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进建议,供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武汉大学文、法学院新区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研究,从整体布局、建筑设计和文化融合三个方面,探讨岭南建筑如何实现与武汉大学原有建筑群的相融、相生。  相似文献   

13.
分析武汉大学图书馆的结构现状,根据检测鉴定结果,结合加固技术研究新成果,提出相应的修缮方案,讨论了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问题。实践证明修缮效果良好,满足建筑保护和结构承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TBM施工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将分级网络计划技术应用到TBM施工中,实现了系统单代号、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进而有助于对TBM的施工过程进行分析与优化。  相似文献   

15.
王莹 《建筑与文化》2016,(2):194-195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功能日益繁荣,武汉市城市空间特色和城市性格却在逐渐消退,当前正面临城市定位不明确和城市特色丧失,“千城一面”的问题突出。为加强城市重要窗口地区景观环境建设,完善城市重要景观控制管理依据和办法;同时围绕“美丽武汉”建设,进一步加强武汉市城市特色塑造和品质提升,本文试图寻找武汉市空间形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对策,从而引导城市景观环境形象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常健  金陵生 《华中建筑》2009,27(10):17-20
建国后武汉城郊工业区发展经历了多个时期。伴随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武汉市区空间结构由工业郊区化—郊区工业区城市化—城市扩散化—工业再郊区化的循环螺旋发展模式,并不断向外扩张,郊区城镇也因此得到极大的带动。其城市化过程中的经验,对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尹勤旺 《华中建筑》2009,27(6):158-163
该文介绍了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校园规划的主要设计思想,探索了弹性生长校园的规划设计手法,从交通、空间及景观设计等各个方面,强调了“以人为本”、安全高效的规划设计理念。该设计对于地块分割的校区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凯尔斯到沈国尧--武汉大学人文科学馆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秉德 《新建筑》2000,(1):61-64
从建筑史学研究视角探讨1928 ̄1990年武汉大学的校园规划与单体建筑设计,用比较研究方法评价凯尔斯与沈国尧在武汉大学的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19.
陈铭 《华中建筑》2000,18(3):139-140
该文从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基本原则出发,探讨我国建筑教育的发展方向,通过总结武汉工业大学建筑系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就建筑学专业教学中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杨建华  崔璨 《华中建筑》2011,29(12):59-62
该文从规划布局、道路交通、绿化景观以及建筑造型设计、户型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武汉保利海上五月花住宅小区进行介绍.在规划布局上,以低密度联排别墅与高密度高层住宅混合的布局方式;在道路交通上,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采用以分为主、适当结合的方式;在户型设计中,选用了不同功能组合、不同面积区间的户型产品并且选择英伦风格作为建筑造型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