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清梳联生条重量不匀率及自调匀整器作用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费青 《棉纺织技术》1999,27(9):532-537
介绍了生条重量不匀率(包括总不匀率、内不匀率、外不匀率)的概念,并不要将总不匀率外不匀率,同时介绍了清梳联系统的三个匀整环节以及目前国内外高产梳棉机主要采用的自调匀整器形式、性能和匀整效果;并分析了自调匀整器的滞后时间对不同波段匀整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设计并研制了一种新型梳棉机自调匀整装置,该装置可在喂棉和出棉口两处进行检测,并控制喂棉罗拉速度和道夫速度,结构设计独特.针对梳棉机纤维梳理规律复杂、难以精确建立模型的特点,设计了基于现场调试经验的智能控制算法.新型自调匀整装置安装应用于JE226型高速梳棉机的实践证明能有效控制生条的重量偏差和不匀率.现场试运行情况表明,该控制方案最小匀整片段小于0.05 m,5 m生条重量不匀率小于1.5%,实现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推广.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清钢联喂入不匀的分析和生条条干不匀试验,论述了清钢联生条的重量不匀特性与清钢联梳棉机自调匀整器的作用,介绍了FT021A型梳棉机闭环式长片段自调匀整器的匀整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厂1989年安装了10台FA201型梳棉机,专纺JC14.6tex精梳针织用纱,生条的萨氏条干达到9%,条干CV值2.4%,生条疵点20粒/克左右,棉网清晰度100%,生条重量不匀率4%以内,均好于A186系列梳棉机。  相似文献   

5.
探讨降低清梳联生条重量不匀率的措施。介绍了梳棉生条内不匀率和外不匀率概念及测试计算方法,分析了影响生条内不匀率和外不匀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善生条不匀率的技术措施和一般工艺调整原则。在保证机械状态良好的情况下,通过对整个系统参数的规范、细化调整与优化,保证各机械的运转效率,使清梳联生条的内不匀率和外不匀率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认为:只有做到清梳联设备状态良好稳定、操作规范、参数调整合理,才能有效地稳定并降低清梳联生条重量不匀率。  相似文献   

6.
用系统论观点探讨清梳联各个子系统对生条重量不匀率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开清棉系统、棉箱系统、梳棉系统、自调匀整系统、环境温湿度系统等对生条重量不匀率的影响,指出:清梳联各个子系统都会对生条重量不匀率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改善清梳联生条重量不匀率必须抓好各个子系统影响生条重量不匀率的因素,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才能充分发挥整个清梳联的效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同时进行生条质量内外不匀率控制的新方法,影响外不匀率的主要因素是棉卷间的定量差异和梳棉机台落棉率差异,影响内不匀率的主要因素是棉卷的均匀度和梳棉机的机械状态,文章通过大量试验数据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FT-025型梳棉机自调匀整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研制的FT 0 2 5型梳棉机自调匀整器 ,采用混合环控制方法 ,应用在郑州纺织机械厂的清梳联上 ,有效地控制了生条的重量偏差和不匀率 ,实现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推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SS-1型自调匀整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试用况。情通过30天的对比试验,使用该匀整装置的梳棉机生条20米重量不匀率为1.57%,不使用的对比机台为4.27%;经27天在3台使用该装置机台上进行的内不匀试验,得到平均内不匀率为1.68%;证明该装置自身的运行也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
探讨生产中如何合理地使用梳棉机的自调匀整装置。以MC403型梳棉机和FA221B型梳棉机为例,介绍了梳棉机自调匀整装置的特点及其使用注意事项,分析了自调匀整器的不良使用方法对自调匀整效果的影响。指出:自调匀整装置属于高科技自动化产品,尽管不能完全控制生条重不匀率,但使用好和进一步完善自调匀整装置,可以有效降低生条重不匀率,为后道工序的稳定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自调匀整装置与清梳联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费青 《棉纺织技术》2002,30(7):12-19
简单介绍了清梳联的工艺技术进步和清梳联生条结构的特点 ,分析了清梳联生条存在的长片段、超长片段不匀率大 ,重量偏差大的原因 ,提出安装梳棉机自调匀整装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并分别介绍了开环、闭环、混合环几种自调匀整装置的结构特点、匀整机理及匀整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CJ 7.3 tex纱的百米重量CV,通过改进开清棉工艺,以降低棉卷重量不匀率;针对梳棉工序后区落杂差异大、盖板花不均匀采取措施,以降低生条重量不匀率;针对精梳落棉率偏高,且台间差异大等问题进行了工艺优选,以降低精梳条重量不匀率;细纱以提高条干水平、减少细节、降低成纱重量CV为原则.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工艺配置.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的实施,最终使CJ 7.3 tex纱的百米重量CV由原来的2.6%降低到1.5%左右.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梳棉机棉层横向厚度不匀检测装置,从装置的组成、检测方式和动态特性等几个方面叙述了检测装置的性能和特点。在A186型梳棉机上进行了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安装检测装置后生条1m、5m、10m片段条干CV分别降低了47.7%、11.4%和4、4%。对利用新设计的棉层横向不匀检测机构改造国内梳棉机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梳棉机生条结杂的研究与控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探讨梳棉机生条结杂的控制措施,研究了影响梳棉机生条结杂的主要因素,得出影响梳棉生条结杂的因素很多,情况也比较复杂,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处理,从原棉抓起,采用合理工艺,以最小成本来控制生条的结杂数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发挥并条机自调匀整装置的作用和效能,系统控制并条重量不匀和不稳定现象,从工艺设计、匀整工艺、匀整电气、匀整机械、匀整操作、运转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并条产生重不匀和不稳定的原因,并采取了相应措施,最终有效地防治了并条重量不匀以及出现的不稳定现象,提升了纱线品质。  相似文献   

16.
国产清梳联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扼要叙述了国产清梳联技术的发展及目前推广的国产清梳联生产线的主要形式,介绍了引进清梳联和国产清梳联的生条质量和成纱质量情况,指出清梳机联质量考核的首要指标是生条5m重量不均率及其合格率、5m重量偏差合格率,其次是生条条干CV%。国产清梳机经过不断完美已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其余条质量水平较好的已经达到了引进国际知名厂家清梳联设备的质量水平,且适纺品种范围广,纺纱质量好于传统清棉-梳棉工艺。经过分析。  相似文献   

17.
DK903型梳棉机工艺设计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DK903型梳棉机纺棉和纺超细纤维为例,分析了针布、速度及主要隔距的配置情况,探讨了DK903型梳棉机工艺设计思想.DK903型梳棉机通过采用较重定量、配置Graf针布、增加固定附加分梳件根数与针布密度,配置三剌辊系统及采取较小梳理隔距,加强了纤维分梳,提高了梳棉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