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达木盆地黄瓜峁—黄石高陡构造区,近年来采用高密度二维采集,资料品质有所提升,但在一些区域资料仍无法满足地质任务需求。分析以往地震资料,运用模型正演分析了影响柴达木盆地高陡构造区地震资料品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适合该区的二维宽线高密度采集技术及一系列提高地震资料品质的措施,包括单点低频激发、小道距接收、合理选择线距等。这些技术措施为柴达木盆地高陡构造带地震勘探带来了新的技术思路,解决了该区资料品质多年来一直较差的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2.
高陡构造地震勘探圈闭要素畸变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高陡构造勘探开发风险远大于平缓构造,其原因在于高陡构造地震圈闭要素及反射层产状与实际情况有效大差异,即高陡构造地震圈闭要素及反射产状已发生畸变。在应用地震勘探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采用模型正反、演技术,分析畸变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然后提出校正方法。根据多年来从事高陡构造勘探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高陡构造井位部署的4项基本原则,它可起着校正高陡构造地震圈闭要素畸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库车和川东分别代表了西部(新、甘、青)和中部(川、渝、湘、鄂)的山地高陡复杂构造特征。对于地震勘探而言,虽两地区构造和石油地质特征有所差异,但都属于山地复杂高陡构造地震勘探类型。通过对比分析两地区的构造特征及褶皱变形机理、地震地质条件及反射特征,表明其勘探方法和经验具有相似性、可比性和互补性。对于落实构造圈闭而言,偏移处理和解释显得尤为重要:勿对地震剖面修饰性处理过强,要保真反射波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充分认识山地复杂构造畸变规律,做好叠加成像和偏移归位;处理解释一体化,有利于提高地震剖面信噪比和构造可靠性;做好精细地震解释,切忌模式化解释,为油气勘探提供可靠的圈闭形态和井位;应重视小型构造圈闭勘探,积极开展非背斜圈闭的油气藏研究;采用地震测井综合层速度量板法进行时深转换,有利于提高圈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陡构造变动剧烈,形态复杂。它具有地层上陡下缓,差异悬殊,构造两翼不对称,地层倒转逆掩、下盘牵引,厚度变化,断面平躺等特征。在地震资料上各类波干涉严重,时间剖面的位置和形态都有严重畸变,因此认识陡构造的地质规律和地震波特点是解释陡构造资料的基础。本文对陡构造的地质和地震波特点作了细致分析,用勘探实例和图幅论述了陡构造地震资料解释的复杂性和有效作法。文中指出,在利用钻井资料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地面地质资料;在资料解释中强调解释工作与处理紧密结合,并用正演模型验证解释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D区块作为油气远景重点地区,利用地震老资料的重新处理、解释,发现D区块存在Manhuduang和Patolon逆冲构造带,断上盘为高陡构造,断下盘为隐伏圈闭,受断上盘陡倾角和断层遮挡的影响,下盘隐伏构造资料普遍较差。为了提高地震采集资料的品质,搞清断下盘隐伏构造,进行了提高该区块资料信噪比和针对主体构造成像品质采集方法攻关研究。在充分吸收南方山地勘探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射线追踪理论和照明技术的正演模拟方法,研究不同采集参数对构造成像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确定了合理的观测系统,实施后采集到的资料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陡构造勘探开发风险远大于平缓构造 ,其原因在于高陡构造地震圈闭要素及反射层产状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 ,即高陡构造地震圈闭要素及反射层产状已发生畸变。本文应用地震勘探基本原理 ,采用模型正反、演技术 ,分析畸变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然后提出校正方法。作者根椐多年来从事高陡构造勘探的实践经验 ,提出高陡构造井位部署的 4项基本原则 ,它可起校正高陡构造地震圈闭要素畸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陡构造在四川油气地震勘探中占有重要地位。陡构造地形复杂,出露地层岩性变化大,反射界面陡曲,层状结构被断层切割,表层和深处地震地质条件复杂;记录剖面多变,图象奇异,资料处理和解释有若干特殊性。文中介绍了陡构造山区动静校正的做法,在各种偏移方法中,肯定了变范围等效速度二维绕射扫描偏移的效果,指出各种偏移的局限性;比较了影象追踪法;提出以变范围偏移做初始模型结合正演,逐次逼近求得相对准确的地质解释剖面,以及应用变范围等效速度偏移使复杂的深部断块基本归位,影象射线追踪将构造高点归位。通过实例说明对陡构造山地区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技术已有显著进展和成效。  相似文献   

8.
川东高陡复杂构造地震资料成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东地区地表条件极为复杂,地形起伏大,构造顶部多出露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地腹地层强烈褶皱,地层倾角大,直立甚至倒转,逆冲断层发育。地震原始资料的声波、面波、侧面波及其它干扰波能量较强。  相似文献   

9.
概况盆地东部断斜带中有一个低背斜构造。地面构造闭合面积176平方公里,闭合幅度1880米。西翼地层倾角50°-70°,东翼25°-52°。地下断层发育。已被钻探证明为高压、高产、多产层的气田。1971年钻探的10号井在三迭系地层中又获得了轻质原油。  相似文献   

10.
山地高陡构造地震资料采集质量分析、评价及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山地高陡构造区地震地质条件可描述为地表起伏大、地层倾角大、变速和非均匀介质 ,不满足多次覆盖的假设条件 ,因此限制了现行的多次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 ,制约着地震资料反射品质。地震资料采集质量不仅与野外施工质量有关 ,还取决于地震地质条件。本文根椐地震勘探基本原理 ,应用非零炮检距模型正演 ,模拟野外地震资料采集过程 ,结合实际资料 ,全面深入地分析影响山地高陡构造地震资料品质的因素 (构造几何形态、地层及岩性变化、地形起伏和表层地质结构 ) ,提出山地高陡构造地震资料的品质评价标准及采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本刊一九六八年第五、六期合刊号止曾发表1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即《消除干扰改进原始记录质量》,后因故中断。最近不少读者来信要求续登此文,经过研究,现将此文的利余部分一次刊出,以适应当前地震勘探找断层、查断块、准确落实与断层有关的油气圈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本刊一九六八年第五、六期合刊号上曾发表了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即《消除干扰改进原始记录质量》,后因故中断。最近不少读者来信要求续登此文,经过研究,现将此文的剩余部分一次刊出,以适应当前地震勘探找断层、查断块、准确落实与断层有关的油气圈闭的需要。为了与前文呼应,本文的图序接着前文顺排。  相似文献   

13.
川东高陡构造具有同心褶皱的特点,地下构造的脊点与地面构造的形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这种规律设计出的地质物理模型,不但可以帮助处理好构造顶部和轴部的地震资料,还能使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更加合理。本文中的地质模型就是依据地面地质横剖面设计的,文中用实例说明了地面地质横剖面在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九九六年濮城地区深层油气勘探取得新进展,发现并落实了一系列有利的含油构造,为东濮凹陷的勘探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奠定了濮城油田稳产超产的坚实基础。面对处于高成熟勘探阶段的濮城油田,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濮城室科研人员,及时转换勘探思路,引入高新技术,通过精细构造研究和油气分层评价等措施,开辟了勘探新领域。在读城、户部塞两个构造单元的系统研究中,通过重点地区的综合评价,落实含油面积5.5km’,含气面积1.3km2,石油地质储量300万t,天然气地质储量40000万m2,新增含油面积65km2,石油地质储量330万t,含…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用模型研究指导地震资料叠前处理、解释与处理相互渗透及修正的方法,纠正了由于处理人员对复杂构造形态缺乏足够的认识所导致的地震资料处理及解释的失误,从而在玛纳斯构造地震资料处理中得到了突破,并对该区主体构造形态获得了新的、更准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四川东部高陡构造时深转换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四川东部高陡构造由于地表和地下两翼地层陡峭、断层发育以及由此产生的断层上下两盘地层速度横向的变化,造成在时间剖面上的反射复杂,甚至有构造假象的存在,由时间域向深度域的转换是一个重要环节。正确的时深转换处理是搞准地腹构造形态的关键。层速度时深转换处理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所建立的时深转换速度模型的正确及合理性。通过层速度时深转换方法的改进,较好地解决了多年来高陡构造大断层上、下盘,因速度突变而造成时深转换之后的深度误差和构造形态的畸变,大大提高了钻探符合率。该方法操作容易,实用性强,在四川东部DTC构造带上的MYB、XJG和WQJ构造带上已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四川东部高陡构造的归位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智仁 《石油物探》1991,30(4):1-13
四川东部高陡构造由于地表和地下地层陡峻、断层众多和速度横向变化急剧,造成在叠加剖面上的复杂面貌。正确的归位处理则是搞准构造形态的关键。横向变速f-k偏称和层速度时深转换两步归位处理的效果,主于所建立的偏移速度模型和时深转换速度模型的正确、合理性。波组分离校正偏移是针对f-k偏移局限性而提出的一种改进设想。射线变速深度偏移是基于射线理论以迭代方式在深度域完成偏移归位的一种方法,应用于高陡构造的归位处理中见到较好效果。以横向变速f-k偏移和层速度时深转换为主,结合射线变速深度偏移和模型正演的揿种归位处理方法综合应用,是进一步搞准高陡构造形态的必要措施,在四川东部大地干井构造上已见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孙皓 《新疆石油地质》2000,21(4):290-292
高陡构造资料处理采用层速度时深转换技术和射线深度偏移技术,将得到比较准确的构造成像剖面。从形成机制上分析了火焰山断层下盘构造褶皱变形特征,并通过建立正确的地质物理模式,确定反映凹凸陡断反射波阻,进行地震精细解释,然后变速成图。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介绍川东陡构造、大山区的地震勘探方法。从选测线定井位,鑽炮井到山区因地制宜的开展多次复盖方法,灰岩出露地区的工作,一直到资料数字处理的基本方法,都作了扼要的分析。石灰岩出露地区的打井工作一向是老大难問题,本文总结了广大群众创造的一整套经验,对今后提高灰岩区地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具有普遍意义。因地制宜的采用多次复盖方法,也是在陡构造大山区工作中初步摸索出的一套规律,对这种资料进行数字处理也有其独特的一面,可以作为同类地区工作的借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