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大庆油田采油四厂信息中心档案室的前身是四厂档案科,成立于1980年6月,1993年10月同当时的四厂计算机站合并成立信息开发服务中心,由此演变成了如今的档案室。成立至今,历经38载风雨,磨砺出了四厂档案人对工作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优良  相似文献   

2.
杏六区工程在设计中根据已建区块的实际开发特点,通过优化工艺方案、密闭集输流程、变频泵、高效炉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通过对施工及运行期产生污水、污泥等的深度处理、循环利用,取得良好经济效果。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及规范,HSE指标也达到了国家和行业规范要求。对以后的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杏北油田已经进入特高含水期,分析了该油田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并提出了合理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喇萨杏油田开发阶段划分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大量资料的对比分析,提出衡量油田进入第四阶段的两类五项指标,其中第一类指标基于国内外油田共性特点而提出,第二类指标根据喇萨杏油田开发后期阶段调整潜力小、经济效果差而提出。确定了喇萨杏油田开发阶段划分标准,并将喇萨杏油田32个开发区块及分类井进行了阶段划分。目前喇萨杏油田处于开发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5.
2009年9月,杏河站沉降罐运行波动较大,出现沉降罐满罐乳化现象,严重影响杏河站生产。在实验条件下,采用加大破乳剂浓度,使用净水剂、反相破乳剂方法对乳化油进行破乳试验。结果表明,沉降罐满罐原油乳化时,增大破乳剂浓度能使乳化油破乳;但是当增大到一定浓度时,反而导致破乳后原油反乳化,使沉降罐原油形成O/W、W/O乳化油复杂体系;将净水剂和反相破乳剂按比例混合使用,破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杏北油田地面工程的优化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田地面工程系统存在的系统能力布局不合理、能耗偏高等问题,通过调整系统能力、优化老区布局、简化新建产能工艺等技术措施,使地面工程系统得到有效调整和优化,更好地适应了油田开发生产需要,同时也为今后杏北油田地面工程系统优化简化工作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针对杏北油田套损井的形成机理分析,合理的应用各种测试方法检测套管损坏状况,并及时发现井身结构的变形,防止油水井套管损坏的进一步发生。  相似文献   

8.
两年来,杏北油田充分利用机械采油井平稳的压力能和井口油温的热能,在203口电泵井上实现了常年不加热集油,在50口抽油机上实现了季节性不加热集油。与掺水流程生产相比,年节水299.1万米~3,年节电365.4万度,年节气1390万米~3,获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杏北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三采技术得到应用和推广,开发规模不断扩大,三采注水站数量不断增多。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三采注水系统独立运行泵水单耗高、三采产水不能完全回注普通注水井网等问题。分析了杏北油田三采注水系统运行存在问题,结合三采注入井网不同阶段压力、水量变化特点,论述了三采注水系统优化运行和调整的基本思路,即空白水驱及化学段塞阶段开放连通运行、注水泵减级运行,后续水驱阶段采取井网负荷转移、注水站功能转换调整和开放式连通运行方式,对油田三采区块注水系统的优化调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油田开发需要、节能降耗、降低生产运行成本 ,大庆采油四厂经过常温集油现场实验对国产流动改进剂的性能、工艺做出了评价 ,认为国产流动改进剂可以取代进口药剂 ,且经济效益较好 ;通过对生产实例进行研究 ,分析、评价了埋地金属管道检测技术 ;改进了深度处理水注水系统优化软件 ;开展了采油关键生产设备抗震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进入开发调整期,单井可采储量降低,要继续经济开发就需要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为了实现钻井提速降本,进行了钻井优化设计、超长水平段钻井、强化参数钻井提速、基于等寿命理念的"一趟钻"钻井、"钻刮通洗一体化"完井和长效密封固井等方面的技术攻关,形成了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调整井钻井技术.现场应...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段合注合采油田中高含水期面临的调整井储层水淹问题,基于已实施井钻后储层水淹状况和生产效果分析,研究水淹层避射对油井产液量、初期含水率和含水上升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多主力层合采油井部分储层适当避射对产液能力影响不大,整体水淹弱仅主力层强水淹油井对强水淹层避射可降低油井初期含水率(较同条件井下降5%~30%);储层...  相似文献   

13.
磁性导向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云龙  马凤清  冯光通 《钻采工艺》2012,35(2):35-37,8,9
磁性导向钻井技术是指利用磁性导向仪器测量信号源和仪器位置的距离和方位信息,控制井眼轨迹在目的层连通或者平行,是现有的导向钻井技术的有效补充。目前,磁性导向钻井技术主要应用于钻成对平行水平井进行超稠油SAGD开采,钻水平连通井进行煤层气开采,同时该技术也可应用于地下可溶性矿物开采、救援井等方面。文章详细介绍了磁性导向钻井技术、磁性导向仪器及该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东方1-1气田丛式水平井及大位移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方1-1气田的丛式水平井及大位移井在采用常规的定向钻井技术的条件下,使用Landmark公司的Compass&wellplan软件对该项目的所有井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底部钻具组合,井眼轨迹、井身结构及钻井顺序方案。使用导向马达+AGS+MWD/LWD的组合,解决了大斜度长稳斜裸眼井段的井斜控制问题和摩阻大、滑动送钻困难与井眼轨迹控制和控制方位漂移及提高机械进尺的问题,优快地完成了该项目的所有大位移水平井。  相似文献   

15.
气体钻井的岩屑特征及粒度分布测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气体钻井因其独特的钻井工艺和优势,正在成为我国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主导技术之一。现场调研表明:与常规钻井液钻井相比,气体钻井中钻具的冲蚀磨损和断裂尤其突出,造成钻具过早降级和报废,钻井事故井数占总井数的77.8%。钻具的冲蚀磨损除与钻井工艺参数有关,还与岩屑的基本属性如粒径大小及其分布、形状、硬度等密切相关。采用筛分法对气体钻井的岩屑粒径分布进行了测定,得到了岩屑粒径分布的直方图,通过计算得到普光103-4井的岩屑平均粒径为1.05 mm,大邑3井的岩屑平均粒径为0.26 mm。岩屑的形状与钻井参数有关,空气锤破碎岩石的岩屑形状呈不规则片状,牙轮钻头破碎岩石的岩屑形状呈纺锤形。  相似文献   

16.
介绍使用已钻开井段的测井数据,预报井底以下未钻开地层孔隙压力和破裂压力的方法.该方法经过12口井,19井次预报,已经DST和Leak off试验证实孔隙压力预报成功率为90.91%;破裂压力成功率为96.15%.此技术不依赖邻井的有无与距离远近,因此除海洋钻井外,还适用于陆上钻井.该方法对安全钻进和降低钻探成本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斜度井环空岩屑床厚度评价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斜度井段和水平井段极易在钻井过程中形成岩屑床,为解决定向井井眼净化问题,在考虑钻杆旋转、钻井液性能和岩屑颗粒尺寸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推导出了一套适合大斜度井、水平井的无岩屑沉降的环空临界返速模型。在此基础上,修正了环空岩屑床厚度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冀东柳103-平1井环空岩屑床厚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井在井斜角为66°左右时岩屑床厚度达到了最大,但没有达到发生复杂事故临界点。实践表明:该方法可为现场工程师在大斜度井段和水平井段水力参数的设计提供指导,能有效避免钻井复杂事故。  相似文献   

18.
深井超深井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随着深部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深井及超深井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而深井超深井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窄安全密度窗口内的安全钻井是当前国内外都未能很好地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确定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是钻井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深井超深井更是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表明:温变应力、水化作用及渗流产生的附加应力场对深井超深井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的确定有很大影响。为此,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可为准确确定深井超深井的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影响深井和越深井钻速的主要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深井、超深井地质情况不明,地质预告不准等原因,钻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复杂情况,使钻井速度大大下降。为此,分析了影响深井和越深井钻速的主要原因,认为:1.由于地质因素和井身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复杂情况影响钻速;2.国产大尺寸钻头结构单一,型号少,不能满足深井段地层岩性变化的需全;3.破岩机械能量不足;4.水力能量不足,井底岩屑清除不净;5在易斜地区,为了控制井斜被迫采用小钻压吊打;6钻井液性能及井眼净化不好,造成井下复杂情况;7深部致密硬塑性泥页岩地层难钻,造成钻速低;8.小井眼钻井装备不配套,影响深部小井眼钻速。  相似文献   

20.
影响深井和越深井钻速的主要原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由于深井、超深井地质情况不明,地质预告不准等原因,钻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复杂情况,使钻井速度大大下降。为此,分析了影响深井和越深井钻速的主要原因,认为:1.由于地质因素和井身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复杂情况影响钻速;2.国产大尺寸钻头结构单一,型号少,不能满足深井段地层岩性变化的需全;3.破岩机械能量不足;4.水力能量不足,井底岩屑清除不净;5在易斜地区,为了控制井斜被迫采用小钻压吊打;6钻井液性能及井眼净化不好,造成井下复杂情况;7深部致密硬塑性泥页岩地层难钻,造成钻速低;8.小井眼钻井装备不配套,影响深部小井眼钻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